后勤院校军队培养后勤指挥、专业技术和医务军官的各级各类学院和学校的统称。培养、提高后勤军官的主要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后勤院校体系。包括军事经济学院和各军种勤务学院、后勤工程、技术、军医学院、后勤技术、军医学校和海、空军指挥学院的后勤指挥班等各级各类院校。后勤学院自创建以来,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门人才,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工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勤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后勤院校军队培养后勤指挥、专业技术和医务军官的各级各类大学、学院和学校的统称。中国军队近代后勤学校始于清廷1893年创办的天津军医学堂。1905年,清廷又开办了军医、马医、军需、军械4所学堂。民国时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等设有辎重兵科,培养军械、粮秣、被装等后勤人才。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31年组建了看护学校和医务学校,1932年组建了供给学校,其后又调整和组建了卫生、军需、财务、汽车、军械等几十所后勤技术、医务和勤务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后勤院校体系,设有后勤指挥院校、后勤专业勤务院校、后勤专业技术院校、后勤工程技术院校和后勤管理院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