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同源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同源词❶普通语言学术语。指亲属语言中由原始共同语的某一个词派生出来的在语音、语义和形态上相关的词。这种相关性包括语音形式和构词成分有规律地对应,语义相同、相近或相关。如:法语的vache,西班牙语的vaca,意大利语的vacca,语音、构词都形成对应,意义都相同,都指“母牛”,同出于原始拉丁语的vacca,它们是一组同源词。确定这种意义上的同源词,要注意两个问题:(a)不能把借词或外来词当作同源词。如:汉语的“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外来词,英语的montage是法语借词,都不是同源词。(b)不能把没有共同来源的两种语言中音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当作同源词。如:汉语的“妈妈”与英语的mamma(妈妈)。 同源词 同源词由同一个语源派生出来的一组词,叫做“同源词”。它们往往音同义近,音近义同,或音义皆近。由于语音的发展,同源词的现代读音和字形可能变得彼此不同,意义之间的联系也可能不易辨认。但是只要深入分析,它们在读音和意义上的联系总是可以发现的。 ☚ 同素反序词 同类词 ☛ 同源词词汇中音义相关、同出一源的词。习惯上亦称“同源字”。例如“分、半、泮、叛、班、副、剖、别”几个词,古代读音相近,意义都与“分”相同或相关,是一组由同一个语根分化派生出来的同源词。研究同源词,必须摆脱字形束缚,从语音分析入手,去探求词和词之间的意义联系。同时,也可以审慎地使用一些辅助手段。比如根据前人的训诂材料来推断:一般地说,语音相近的互训词、同训词和声训词等,大致可以确定为同源词。如《说文解字·页部》: “顶,颠也”;又“颠,顶也”。“顶”、“颠”互训,是同源词。《国语·晋语》韦昭注: “偪,迫也”;《尔雅·释言》: “逼,迫也”。“偪”、“逼”同训,是同源词。《说文解字·攴部》: “改,更也。”“改”、“更”同声相训,亦为同源词。此外,还可以根据某些字形来推求同源词:一般地说,在声符相同的形声字中,声符和字义密切相关的,大多也表示的是同源词。例如“侨、骄、桥、𫐆、峤、轿”都以“乔”作声符,意义上都与“乔”所含有的“高”义相联系,也是一组同源词。同源词的研究,对于探求古汉语词汇系统和语义发展演变规律,对于正确地系统地掌握古汉语词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同源词 同源词tongyuanci语言学术语,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语音相通,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由同一个语源派生出来的一组词。所谓语言相通,从汉语说,是指在上古时代语音相同、相近,而不是就后代的语音来说的;所谓意义相同、相近或相互关联,必须以古代文献中的训诂材料为依据。这样音、义皆通的一组词常常派生于同一个语源,它们之间互为同源关系。语言的发展,产生语词的分化,一个新词产生,常是由某一个旧词的音义出发派生出来的,这是同源词形成的主要原因,如“授”与“受”。方言的差异是构成同源词的另一个原因,如“迎”和“逆”。追溯同源词,一般有两条线索:声音和意义。在声音上必须以上古的声韵部类为基础去探寻,或者声音相同,或者有双声或叠韵关系,或者声音互可通转,如“广”与“旷”,“混沌”与“馄饨”等。在意义上必须以古代的解释和古书中应用的词义为依据,意义要素可以是相同的,如“決”为水缺、“玦”为玉缺、“缺”为器缺、“阙”为门缺;意义要素也可以是相反的,如“买”和“卖”、“授”和“受”。根据一组词的声音和意义的相关程度,可以确定它们是否具有同源关系。系联同源词,以至于由此而上推较早的词源,是对词汇系统性的探导,这项工作对理清词汇系统,了解汉语词汇发展脉络,确定某词在系统中的位置,更确切地理解词义,具有重大意义。有关汉语同源字的研究的第一部著作是西汉刘熙作的《释名》,他首先试图以声音为线索,探索事物命名的缘由。近世章太炎作《文始》,先立语根,再沿声音和意义的线索梳理词族,第一次使得貌似一盘散沙的汉语词汇有系统可观。王力作《同源字典》,也是据声、义的途径系统同源词。传统所说的“同源字”实际上就是同源词,只是“同源字”这一概念包括不了双音节的同源词,如“混沌”与“馄饨”。参见“语源学”条。 ☚ 贬义词 借词 ☛ 同源词 同源词Tongyuanci在语义上有派生关系,在语音上有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符合该语言的演变规律)的词。在汉字里,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音同义近的字,叫同源字,也叫同源词。如“背”和“负”,“氂”和“旄”,“广”和“旷”,“改”和“更”,“箦”和“第”,这些字都有同一来源,语义上相通或相同,在声音上相近或相通转,所以可称为同源词。同源词,常常是以某一概念为中心,而以语音的细微差别(或同音),表示相近或相关的几个概念。如:小犬为狗,小熊、小虎为豹,小马为驹,小羊为羔;草木缺水为“枯”,江河缺水为“涸”,为“竭”,人缺水欲饮为“渴”。同源词有两个来源: ☚ 反义词 同音词 ☛ 同源词词汇系统中同出一源,音义相同、相近或密切相关的词。如“决”(河堤的缺口),“玦”(有缺口的半环形佩玉),“缺”(器物的残破处),“阙”(宫室供出入的通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