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同步人造卫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同步人造卫星 同步人造卫星tongbu renzao weixing沿一定轨道运行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人造卫星。又称同步轨道卫星,简称同步卫星。这种卫星进入同步轨道后与地球某点的相对位置不变,在地球上某点看来人造卫星是静止不动的。实际上它以一定的速率自西向东绕地球运动,每24小时绕地球一周。实现与地球自转同步的条件之一是卫星离地面必须有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大约是3.6×104千米。该数值可以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计算得到,即(R+h)3/T2=Rt3/Tt2,其中R表示地球半径,h表示卫星离地面的高度,R′表示月球的轨道半径,T和T′分别表示同步卫星和月球的公转周期。由上式解出h=R′[T/T′]2/3-R。已知R′≈60R,T=1天,T′≈27天,R=6.37×106米,代入得h=3.6×104千米。此外,要使卫星与地球某点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卫星必须在赤道面中沿圆形轨道运行。如果卫星的轨道是椭圆的,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速率时刻在改变,在远地点速率最小,在近地点速率最大,所以在椭圆轨道上的同步卫星,由于速率不断变化,对地球上某点会时而偏东时而偏西。如果卫星的轨道平面与赤道面成一个角度,这时卫星对地球上某一点来说,会时而偏北时而偏南,这种卫星称之为倾斜同步卫星。实际上卫星在同步轨道上定位后,由于受到太阳、月球和其他天体引力作用的影响,它会产生不同方向的漂移运动,偏离原来的位置。因此在地球上看到的同步卫星并不是完全静止的。卫星偏离轨道后,可以发动卫星上的小发动机进行修正。用于通信的同步卫星,可以转播远地的电视节目。人们把电视讯号发射到卫星上,由卫星上的电视转播台把所收到的电视讯号放大,然后再向地面发射回来。凡是面对卫星的地面,都可以收到它转播的电视节目。如果在赤道面的同步轨道上,等距离地放置三个同步卫星,就可以实现有效的全球通信。美国于1965年4月6日发射第一个用于通信的同步卫星。我国于1984年4月8日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同步轨道通信卫星,8天后定位于东经125°的赤道上空,我国是少数几个能独立发射同步卫星的国家之一。 ☚ 人造地球卫星 第一宇宙速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