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同光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同光体 同光体清末至辛亥革命前后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因始于清同治、光绪年间,故名。代表作家有陈三立、陈衍、沈曾植、陈宝琛、郑孝胥等。论诗渊承“宋诗派”,主张学习宋诗,尤重宋江西诗派,强调忌熟避俗,流于隐晦艰涩,内容上流露出不满民主革命情绪。 ☚ 宋诗派 南社 ☛ 同光体 同光体指清末和辛亥革命后一段时期以陈三立、陈衍、沈曾植、郑孝胥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因为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称同治、光绪以来“诗人不专尊盛唐者”为“同光体”,后来便以此称这一流派。此派主张不应墨守盛唐,也要学习宋诗,即打破唐宋界限,宗主三元:开元年间取杜甫、元和年间取韩愈、元祐年间取黄庭坚而兼及苏轼。同光体诗,又分闽派、赣派、浙派三大支,三派主张相同,但宗尚有所不同。其作品虽然也有一些要求变法图强、反对外国侵略的较好的内容,但更多的则只写个人身世、山水景物,清亡后较多地表现出对民主革命不满的情绪和复辟思想。在创作方法上,此派极力把诗歌创作引入艰涩隐晦的“荒寒之路”,热衷于模仿江西诗派,好用僻词拗句,力求生涩、枯淡、迂缓,因而毫无生气。早在陈衍标榜同光体的光绪年代,就有人提出批评和非议,如陈衍的同乡林纾在《旅行述异·文家生活》识语中指出:“至于今日,则又昌言宋诗,搜取枯瘠无华者,用以矜其识力,张其坛坫,……揭麾举纛,令人望景而趋,是身为齐人,屈天下均齐语,身为楚产,屈天下皆楚语,此势之必不至也。”民国初年,“同光体”诗风又侵入革命文学团体“南社”,掀起了一场反对者与赞成者的斗争。后来不断有人对“同光体”诗风进行抨击,但直到1937年陈衍、陈三立先后病死,这个诗派才告终结。 ☚ 粤东三子 宋诗派 ☛ 同光体 380 同光体晚清诗歌流派,即“同光以来诗人不专宗盛唐者”(陈衍《石遗室诗话》)一派的创作风尚。因兴起于同治、光绪年间而得名。代表人物主要有陈三立、陈衍、沈曾植、郑孝胥等。其文学主张继承道光、咸丰年间的宋诗运动的余绪,并成为这一运动的末流。论诗崇尚宋代的江西诗派,提倡写诗应把“别才”与“学问”结合起来,并对神韵派、格调派取法汉魏、六朝、盛唐的模拟之弊进行了批判。但同时他们自己又陷入了对杜、韩、苏、黄等唐宋诗人的模拟。他们所倡导的诗歌应走向“荒寒之路”的逃避现实的主张和力避熟俗、刻意艰深的文风,反映了该派保守的政治立场和落后的艺术倾向。 ☚ 宋诗派 谴责小说 ☛ 同光体 同光体tongguang ti近代诗派。“同光”指清代“同治”、“光绪”两个年号。这个诗派兴起于清末,结束于辛亥革命之后。其特点是提倡仿宋,兼学中唐,在艺术上一味拟古,力求生涩、枯淡、迂缓,毫无生气,使形式主义大为泛滥。在内容上,早期还有些主张变法图强、反对外来侵略之作,更多的则是写个人身世、山水咏物,而清亡之后,大都表现复辟思想。早期代表有郑珍、金和等。他们的《捕豺行》、《兰陵女儿行》对现实有所反映。这一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清末三杰”的陈三立、陈衍、郑孝胥。陈三立有《散原精舍诗》,他主张学习韩愈、黄庭坚,反对浅俗,语言艰涩怪僻不可解,影响极大,为“同光体”的典型代表。 ☚ 汉魏六朝诗派 诗界革命 ☛ 同光体清同治、光绪年间的诗派。代表人物为陈三立、陈衍、沈曾植等。诗作多模拟江西诗派,但不持门户,广泛学习,强调真实,对清末诗风转变有促进作用。因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把同治、光绪以来“诗人不专宗盛唐者”称为“同光体”,后遂以此作该诗派的名称。 同光体 同光体近代诗歌流派。主要代表作家有陈三立、陈衍、郑孝胥、陈宝琛、沈曾植等。因形成于清末同治、光绪年间,故名。其诗歌主张与道光、咸丰年间“宋诗运动”一脉相承,提倡学习宋祷,兼学唐代韩愈、孟郊、柳宗元等,强调忌熟避俗,要求“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早期作品倘主张变涤图强,反对外国侵略,清亡以后,多表现复辟思想,不满于民主革命。行文又好艰深,用典常至堆砌,险奥聱牙,难以卒读。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主要代表作家相继病死,此诗派遂告终结。 ☚ 宋诗运动 汉魏六朝诗派 ☛ 同光体tong guang tiStyle of Tongguang (a poetry style formed at Tongzhi and Guangxu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which did not follow the poetry style of High Tang,its representative poets were Chen Sanli,Shen Cengzhi and Zhen Xiaoxu,and its main theorist was Chen Yan) 同光体清末和辛亥革命后一段时期内的旧诗流派。代表人物有陈三立、陈衍、沈增植等。他们的作品思想保守,流露出对民主革命的不满情绪;艺术上模仿宋代的江西诗派。因陈衍《石遗室诗话》以同治、光绪以来“诗人不墨守盛唐者”,称“同光体”,故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