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话剧团全国唯一用朝鲜族语言表演的话剧团体。1956年1月30日建立于延吉市,1969年12月解体,保留17人,组成“话剧小分队”,隶属延边自治州政治部文工团。1972年12月20日重新恢复建制。现有人员96人,自建团以来,上演剧目130余个,其中自编剧目占40%。50年代改编的大型话剧 《春香传》,在1956年全国第一届话剧观等演出会上获奖;根据朝鲜唱剧改编的《沈清传》、自创剧目《长白之子》演出均超400场以上。1980年后相继创编演出的《雪中俏》、《春到海兰江》、《城市十农民=?》、《再见吧,梅花鹿》、《卖豆腐的小伙》、《忧与喜》等大部在全国和省内获奖。主要业务人员有编剧黄风龙、崔静渊、金承久、金在汉、朴泳一、金勋、朴应兆、洪成道、李光洙;导演许东活、金光出、金秀龙、李东哲;舞美设计车基石、南承哲、徐道烈、金应云、韩东彦、郑基镐 (灯光设计)、李连善(效果设计);演员郑仁德、许昌锡、李东范、李永根、廉清子、郭贞姬、韩成厚、高松姬、李明姬、崔今顺、洪春植、全静子等。该团始终坚持上山下乡,为农民服务,1964年出席了文化部召开的全国文艺团体上山下乡经验交流会。自1980年以来,连续9年获得省、州文艺团体“上山下乡送戏上门先进集体”,受到表彰和奖励。在艺术实践中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坚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在喜剧和话剧演出中的载歌载舞、声情并茂方面作了大胆的革新和尝试,形成了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生活气息的艺术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