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合肥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合肥市Hefeishi安徽省省会。位于安徽省中部。面积7266平方千米。总人口422.3万(1997),其中市区122.8万人。辖肥东、肥西、长丰3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7℃。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全市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互联的交通网络:淮南铁路纵贯南北;骆岗机场为国内现代化大型机场之一;水运客运航线7条,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00万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10所高等院校坐落在该市。主要名胜古迹有逍遥津公园、教弩台、包拯墓、三国合肥新城遗址、明教寺、大蜀山、巢湖风景区等。在合肥市举行过的国内赛事主要有安徽省人民体育运动大会、华东区游泳赛、华东区篮球赛、华东区第3届射击(步枪)锦标赛、华东协作区篮球赛等。1999年合肥市体育代表团参加了第4届城运会,取得了2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81分的成绩。位于该市的大型体育设施有安徽省人民体育场、安徽省体育中心、安徽省射击培训中心、合肥市体育场、安徽省游泳馆等。 合肥市安徽省省会。总面积7266km2,市区面积458km2。2000年总人口438.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3.1万;市区人口135.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07.5万。年平均气温16.3℃,1月均温4.9℃,7月26.7℃。年降水量894.6mm。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24.73亿元,人均7410元。工业总产值296.85亿元,农业总产值64.44亿元。拥有机械、电子、冶金、化工、纺织、轻工、食品、建材等工业部门。有耕地26.6万hm2。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142.9万t,油料27万t,肉类22.9万t,禽蛋7.94万t,水产品10.26万t。有淮南铁路复线、合九铁路汇经合肥。2000年铁路客运量485万人,货运量185万t;公路客运量4465万人,货运量1157万t。南郊的骆岗机场有飞往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和直飞香港的固定航班。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有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9所,在校学生6.9万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86万。城市建成区面积125km2。市区道路面积1264万m2,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1548辆。自来水日供水能力85万t,年供水总量1.97亿t。园林绿地面积3290hm2,建成区绿化面积4006hm2。有逍遥津公园、包河公园、包公祠、明教寺等景点。市西有三国合肥城遗址,城南巢湖为著名风景区。合肥市2003年总人口456.6万,其中市区人口155.87万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84.96亿元,工业总产值534.86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4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43亿元。高等院校24所,在校学生15.25万人。 合肥市 合肥市合肥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地理坐标在北纬31°31′-32°37′、东经116°40′-117°52′。因东淝河与南淝河于此汇合而得名。位于江淮之间,南濒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是安徽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现辖3县4区和3个开发区,总面积7266平方公里,人口446万。其中,城区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166万。 ☚ 旅游城市/著名城镇 黄山市 ☛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北倚江淮丘陵,南临巢湖。南淝水穿城而过,地势平坦,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1949年设市,现为省会和经济、科教中心,面积458平方公里,人口95.4万。工业有冶金、机械、电子、纺织、化工、轻工和食品等。交通运输主要靠淮南铁路连通京沪、皖赣、宁铜等和新建大型骆岗机场。名胜有包拯墓、教弩台和逍遥津。 任瑰/王潜/瞿章/李友/台濛/戴友规/王景仁/王绾/骆知祥/郭师从/钟泰章/王稔/王舆/朱令赟/王崇文/姚铉/马亮/包拯/马仲甫/杨察/杨寘/包繶/毛璞/胥致尧/李台卿/钟离瑾/密佑/褚一正/窦默/束遂庵/潘纯/葛闻孙/王翰/左君弼/王德/朱鼎/石明/杨璟/张德胜/徐明/汤昭/周顕/郭德/郭昌/马云/萧春/瞿通/赵馘/宋炳/韦权/王珪/李荣/郑祥/濮英明/胡通/文景宗/陈文/赵庸/叶升/余瑱/徐凯/宁忠/刘真/杨文/程嘉真/李恒/孔立/龙源/方正/郭亮/陈瑄/刘友仁/刘谦/孙镇/蔚绶/张瓛/史昭/陈怀/王宪/程式/张敔/吴镒/巫凯/方杲/陈豫/王胜/沈惠/陈锐/郭鋐/吴凯/张淳/邹琥/蔚春/周玺/杨钦/孔彪/沈俊/高海/程鉴/方介/董子策/秦宠/蔡悉/万振孙/贺沚/黄道年/黄道月/黄克嘉/黄道日/窦子偁/赵元吉/高麟游/龚承先/龚萃肃/龚鼎英/高效恺/程楷/胡志藩/李蘧/李澹然/李懋修/吴士讲/黄得功/郑文雄/王浸大/蔚之瑚/鲁弘道/苏万汇/余瑞紫/王裕铨/陈圭/王清/赵连城/林时/王藿/张娴婧/孙荆/龚鼎孳/顾眉/龚鼎孠/许学文/季友贤/吴嘉善/郑达/李万化/赵函乙/李世藻/程汝璞/应天申/王丝/萧嗣奇/王纲/倪衷复/许裔蘅/龚士稹/王綍/李天馥/王舟/陈懋昭/孙日升/褚云/叶文举/王迪康/王基/董正/许孙荃/何五云/徐国显/">王 ☚ 盛习友 任瑰 ☛ 合肥市 合肥市古为庐州,战国属楚,秦汉属九江郡领合肥县。后汉置合肥侯国,建安中为扬州州治。三国时属魏,晋时属淮南郡。东晋侨置汝阴郡,改合肥为汝阴县。《隋书·地理志》载,开皇初废汝阴郡,恢复合肥县。自隋至清,先后为庐州、庐江郡、庐州路、庐州府治。1929年裁庐江府,为合肥县。1949年析置肥东、肥西二县,并于城区设合肥市,定为省会。合肥古城,几度变迁。《太平寰宇记》载:汉合肥故城,“在今县(城)北”。东汉末年,战乱不息,合肥成为废墟。据《三国志·魏书》记载:建安五年(200),扬州刺史刘馥单骑赴任,重建“合肥空城”。魏青龙元年(233),为防御吴兵围攻,魏将满宠曾放弃旧城,分筑“合肥新城”。嘉庆《合肥县志》载:“新城移址,在鸡鸣山麓。土城废基,至今犹存,周围三里”。《读史方舆纪要》载,西晋统一后,废三国时所筑新城,迁回合肥旧址。南梁天监五年(506),北魏占合肥,梁豫州刺史丰睿领兵围城,堰淝水,灌合肥,破魏军。战后,城区又成废墟。合肥旧城,地势低洼,唐贞观年间(627—649),大将军尉迟敬德在旧城东南高地重筑土城。《读史方舆纪要·城邑考》载:“唐贞元(785—804年)中,刺史路应求以(合肥)古城皆土筑,特此甓焉。”从此合肥始有砖城,因“合肥分野入斗度多”,当时称为“金斗城”。合肥自古就是政治、经济、军事要地。《史记·货殖列传》称合肥为南楚都会,《太平寰宇记》称合肥为淮南重镇,经济、军事地位都很重要。《汉书·地理志》载:“合肥受南北湖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读史方舆纪要》称庐州为“淮右噤喉,江南唇齿”。综观历代战例,自大江而北进者,得合肥则可西向申、蔡(豫南地区),北向徐、寿(江北地区),而取胜于中原。中原得合肥,则振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因此,历来“淮西有事,必争合肥”。 ☚ 一 城市发展历史简介 芜湖市 ☛ 合肥市 合肥市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全市面积7226平方公里,人口386万,城区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75万。1989年国家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提出在全国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以后,合肥市委、市政府大张旗鼓、扎扎实实地坚持抓“创建”,1990年即获得全国卫生城市称号。此后,合肥市继续抓创建,从发展经济的高度,强化对创建工作的领导;以改革精神调整城市管理运行机制,理顺城区关系;依法治市,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创建,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主要表现在:(1)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市区交通状况大大改善,污水得到彻底根治;供热、供气(煤气)工程进度较快,有效降低了市区大气总悬浮微粒,自来水供应能力大大提高;市容整洁,公厕数量足,水厕率100%,垃圾日产日清,处理率100%;窗口单位卫生清洁,有保洁制度;注重住宅小区建设,改善了居住条件,提高了环境卫生质量;园林绿化继续取得成绩,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再次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城市”称号。(2)宣传教育形成网络,市民现代环境意识普遍提高。(3)城市综合管理效果明显,摊点管理、交通管理、市容卫生管理均不断改善。(4)除害灭病和防疫工作取得成效,市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健全,从业人员健康合格率、五病调离率、卫生知识培训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指标等。 ☚ 阜阳市 第三节 公共卫生 ☛ 合肥市 合肥市市区 庐州府城隍庙 段芝贵住宅 李鸿章住宅楼 李国衡住宅 高家祠堂(映典小学旧址)李鸿章享堂 大雁墩古文化遗址 烟火古堆古文化遗址 大古堆古文化遗址 三国新城城址 桃花店古墓葬群 环城公园东汉古墓 大孔祠堂 ☚ 三 安徽省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蚌埠市 ☛ 合肥市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安徽省省会。省直辖市。南临巢湖,南肥水穿城而过。汉置合肥县,东晋改汝阴县,隋以后为庐州府治。1949年2月设市。面积7266平方公里,人口 402.7万(市区62平方公里,人口112.7万)辖东市、中市、西市、郊区4区及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历史上为皖中重要商埠,今已成为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及综合性工业城市。有机械、钢铁、化工、电子、纺织、印染、食品、轻工、建材等行业,产品包括电视机、自行车、手表、冰箱,洗衣机、电解铝、轮胎、塑料、烧碱、挖掘机、液压机、汽车、拖拉机、电力变压器等。设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等多所高等院校和众多科研单位,享有科技城的称誉。城市建设获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的意大利古里亚国际荣誉奖。园林化建设很有特色,有公园城市的称誉。淮南铁路经过,与皖赣铁路相连;合肥九江铁路兴建,使之与京九铁路接轨。水路经巢湖可通长江。公路已网络化,可直达省内外大中城市。水陆交通便利。名胜古迹有逍遥津公园、包河公园及包河祠、包拯墓、教弩台、张辽衣冠冢、明教寺等。 ☚ 瑞金市 芜湖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