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生活制度的制订
把儿童一日生活中的主要环节,在时间和顺序上加以安排,形成制度。家庭和托幼机构都应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使儿童的生活有节奏、有规律,使各种生理过程形成一定的生物节律,使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各部的活动和休息适当地交替,使营养得以及时补充,并为实现早期教育提供条件,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有睡眠、进餐、户外活动、作业等。
❶睡眠:儿童时期,脑发育还不成熟,容易疲劳,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进行休整。在整日制幼儿园,3—7岁儿童,中午安排一次午睡(1.5小时—2小时);在寄宿制幼儿园,3—7岁儿童一昼夜需要12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可使儿童精神不振、脾气暴躁、食欲减退。长时间睡眠不足,可使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下降。睡眠时间安排过多也不利于健康,因影响了其他活动的安排,使儿童的活动量减少。午睡时间过长还会影响夜间入睡。
❷进餐:应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消化能力和营养需要,规定进餐的次数、时间及各餐热量的分配,使进餐与消化过程协调一致,各种营养素得以充分地利用和吸收。两餐之间的间隔不宜过长、过短。过长,消耗体内贮存的能量,甚至会发生低血糖;过短,营养物质未被消耗,胃未排空,会影响消化功能。儿童因胃容积较小,胃排空时间较短,且肝糖元贮存量少,每日宜进食4次,每餐间隔3—4小时。每餐约半小时,让儿童充分咀嚼。在咀嚼过程中,食物被磨碎,与酶的接触面积增加,有利于消化吸收。不应该比谁吃得快,或用水(或汤)泡饭,以图让儿童快吃完。
❸户外活动:儿童在户外活动,接受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的刺激和阳光的照射,呼吸新鲜空气,能增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可安排每日户外活动3—4小时。冬季可适当缩短,但不能取消。
❹作业:幼儿园作业时间应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主动注意时间而定。一般小班每天安排一节作业,10—15分钟;中班每天两节,每节25—30分钟;大班每天两节,每节30—35分钟。作业之后可安排游戏、体操等活动,动静交替。作业宜安排在每天精力最充沛的时候,一般在早饭后一小时左右。一节课的作业内容应从易到难,每周开始时也要安排比较容易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