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叶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叶韵

叶韵

读诗术语。亦称“协韵”。又近人做诗,或称押韵为“叶韵”和“协韵”。南北朝学者用当时语音读《诗经》,多有不和谐者,便以为作品中某些韵字应改读某音,方为和谐,称“叶韵”。后人并以此应用于其它古代韵文。至宋极为盛行。明陈第始根据语音演变原理,指出所谓叶韵之音即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

☚ 押韵   转韵 ☛

叶韵

一作“谐韵”,“协韵”。诗韵术语。意谓某些字如读本音,便与其他韵脚不合,须临时改读其他音,才能协调声韵。如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薜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修能”的“能”,读若“耐”,方协韵。明陈第根据语音演变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即可叶韵,不可改读。《楚辞》及《文选》诗,用韵属古音,读时需用叶韵法。

叶韵

❶又称取韵、 合韵、 叶句、 叶音。 指古人以当时语音诵读上古韵文, 力求和谐, 临时任意改读韵脚读音的一种诵读方法。 参见 “叶音说”。
❷见 “押韵”。

叶韵xié yùn

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押韵,使音调和谐: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语,比上一句都要~,错了的罚一杯。(四十·926)

叶韵

叶韵

一作“谐韵”,“协韵”。诗韵术语。意谓某些字如读本音,便与其他韵脚不合,须临时改读其他音,才能协调声韵。如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修能”的“能”,读若“耐”,方协韵。明·陈第根据语音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即可协韵不可改读。《楚辞》及《文选》诗,用韵属古音,读时需注意用叶韵之法。

☚ 险韵   诗的平仄 ☛
叶韵

叶韵

同“协韵”(一)。

☚ 协韵   古同声必同部 ☛

叶韵

亦作协韵。即后人对古诗韵脚采取临时改变读音的办法以求谐韵。如南北朝人沈重撰《毛诗音》,在《邶风·燕燕》三章“远送于南”下注: “协句,宜乃林反。”认为周人作此诗时是将“南”临时改读,以与一、二章的韵脚“音、心”相协的。其实古人赋诗作文,皆依当时的语音系统押韵,后人之所以感到韵脚不合,是因为语音已经发生了变化。叶韵法完全是强古就今。其风以唐宋最盛,唐明皇随意将《尚书·洪范》“无偏无颇,遵王之义”的“颇”改为“陂”,以求与“义”相押。朱熹注《诗》,凡以宋音读来不合的韵脚,一一注下“叶某某音”之类。直到明人陈第《毛诗古音考》才第一次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观点,从而打破了叶韵的理论基础。

叶韵

218.叶韵(p467.3)

释文有云: “南北朝时有‘叶韵’之说,如梁·沈重《毛诗音》,於《诗·邶风·燕燕》三条,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下注‘协句,宜乃林反’(见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五); 以求 ‘南’ 字与 ‘音’‘心’字叶韵。”
按:行文失缜。所谓“以求‘南’ 字与 ‘音’ ‘心’ 字叶韵”,令人费解,因前引文中仅见“远送于南”,未见“音、心”二字所在之句,则亦难领会所谓“叶韵”之说。故须全引诗之第三章:“燕燕于飞, 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然后再说: “南字下注”,则南、音、心三韵句皆在,读者易解矣。

☚ 右职   叫化 ☛
000002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