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德
治史所要讲求的品德,或史学家的职业道德。刘知几曾首倡史家三长: 才、学、识,普遍为史学界所接受。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又增一长曰史德,即指史家心术,也就是说史家必须心术端正,治史目的正确。如果治史在于“持谄媚以偷荣”,就会在编修史著时,“曲笔阿时”,“谀言媚主”,凭空捏造,留给后人秽史、伪录,此乃史德的败坏和史学的末路。反之,把治史看作是一种持大义、别善恶,为本阶级提供镜鉴的神圣事业,就会“书法不隐”,“务在审实”,不避强御,无所阿容,为人们留下流传久远的“信史”。史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史德。人民的史学家应具备优良史德,其重要标准是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不唯书,不唯上,不私情,不因爱而溢其美,不因憎而增其恶,尤其不能趋炎附势,看风写史,随意编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