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台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台阁tái gé❶尚书省的别称,泛指中央机关。孙逖《和韦兄春日南亭宴兄弟》:台阁升高位,园林隔旧乡。韦应物《大梁亭会李四栖梧作》:英声久籍籍,台阁多故人。 台阁 作山林诗易,作台阁诗难。山林诗或失之野,台阁诗或失之俗。野可犯,俗不可犯也。盖惟李、杜能兼二者之妙。若贾浪仙之山林,则野矣; 白乐天之台阁,则近乎俗矣。况其下者乎? 唐人早朝诗,贾至倡咏,王维、岑参、杜甫和之,俱称典丽。然王警句则曰:“九重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岑则曰:“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贾则曰:“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气象诚高,波澜诚阔,终是落境语耳。杜子则云:“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以旌旗所画之龙蛇,对真燕雀,已极变化; 而“动”字、“高”字,俱含生气。“风微”字,则以燕雀因风微得至殿屋,风稍壮不免抢地矣。且大厦成而燕雀贺,又本成语,见朝廷宽大、群情乐附之意。有比有兴,六义具涵,转辗咏之,弥堪咀味。杜真诗圣,三子咸当北面。 早朝四诗,名手汇此一题,觉右丞擅场,嘉州称亚,独老杜为滞钝无色。富贵题出语自关福相,于此可占诸人终身穷达,又不当以诗论者。 唐人早朝,惟岑参一首,最为正当,亦语语悉称,但格力稍平耳。老杜诗失“早”字意,只得起语见之; 龙蛇燕雀,亦嫌矜拟太过。 早朝倡和,舍人作沉婉秾丽,气象冲逸,自应推首;“衣冠身”三字微拙。右丞典重可讽,而冕服为病,结又失严。嘉州句语停匀华净,而体稍轻飏,又结句承上,神脉似断。工部音节过厉,“仙桃”、“珠玉”近俚,结使事亦粘带,自下驷耳。四诗互有轩轾,予必贾、王、岑、杜为次也。 《早朝》 四诗,贾舍人自是率尔之作,故起结圆亮而次联强凑。少陵殊亦见窘。世皆谓王、岑二诗,宫商齐响。然唐人最重收韵,岑较王结更觉自然满畅。且岑是句句和早朝,王、杜未免扯及未朝、罢朝时矣。 毛子大可夜酌,尝言:“酬和诗不易作。如老杜一代诗豪,其和王维、岑参诗皆逊。《和贾至早朝》,‘春色仙桃’语既近俗,即‘日暖龙蛇’、‘风微燕雀’,并非早朝时所见; 五六遽言朝罢,殊少次第,故当远让王、岑。然王作气象压岑,而‘衣’字犯重,末又微拗,推岑作独步矣。”一日语少子恪,恪诵吟一过,笑曰:“洵如毛说,则早朝时无‘莺啭’,亦不见‘春色’。”余更思不可得。一日卧舟中,忽改数字云:“鸡鸣禁苑漏声残,马簇天街曙色寒。”景切而语贯,且免复,末句“春”字,直是无瑕可指矣。《紫桃轩杂缀》又云:“王警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岑则‘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贾则‘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气象诚高阔,终是落境语耳。杜子美则云:‘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以所画之‘龙蛇’对‘燕雀’,已极变化; 而‘动’字、‘高’字,俱含生气,‘风微’字则以燕雀因风微得至殿屋,且大厦成而燕雀高,又见朝庭宽大,群情乐附之意:有比有兴,六义具涵,杜真诗圣,三子咸当北面。”诗之无定论如此。愚意“日暖”二句虽工,却非早朝时所见,毕竟毛见为是。 施诸廊庙之诗,尤宜平易。如《早朝大明宫》,杜之“九重春色醉仙桃”,仙语也,却不如贾至、王维之稳。《敕赐百官樱桃》,亦惟王维合局。后来韩昌黎、张文昌亦有此题七律,则寒俭粗疏,似为长裙高屐,不屑循行逐队者,而宗庙会同,有此五服五章哉! 文章有台阁体,当于古文大家外另列一品,不可偏废。唐诗如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张说,亦属台阁体裁,翰院清华者宜宗之。 《和贾至舍人早朝诗》,究以岑参为第一。“花迎剑珮”、“柳拂旌旗”,何等华贵自然! 摩诘“九天阊阖”一联,失之廓落;少陵“九重春色醉仙桃”,更不妥矣。诗有一日短长,虽大手笔不免也。 台阁 台阁táiɡé━┃ 指尚书长官。《抱朴子·审举》:“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三国志·魏书·孙礼传》:“假虚讼诉,疑误台阁。” ☚ 台光 台铉 ☛ ![]() ![]() ![]() 尚书【同义】总目录 尚书台阁闺台 台阁 台阁尚书的别称。《后汉书·仲长统传》:“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李贤注:“台阁,谓尚书也。” ☚ 嬖大夫 闺台 ☛ 台阁❶ 指尚书台。因尚书台在宫廷之内,故称“台阁”。《后汉书·仲长统传》:“光武皇帝……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泛指大的官府。《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任宦于~。” 旧政府机关 旧政府机关辕(辕垣;辕门) 署(署府;云署;解署;节署;曹署) 衙(衙门;衙府;衙署;官衙) 牙(牙门;牙署;牙阖) 庭(庭阁)府(~司;府朝;府署;府室;府馆;府廨) 局(局子;局署;官局;曹局) 廨(廨署;官廨;公廨) 司 邸 官(官署;官府;官厅;官司;官家;官衙;官寺;官室;官廷;授~厅) ☚ 国家行政机关 朝廷 ☛ 台子 台子台(平~;亭~;检阅~) 坛(法~) 另见:台阶 舞蹈 祭祀 眺望 ☚ 台子 各种用途的台 ☛ 台阁古代对某官府的一种代称。东汉时,设尚书台辅佐皇帝,直接处理政务,因尚书台置于宫廷之内,故称之“台阁”。“台阁”往往与“公府”对举。《后汉书·仲长统传》汉光武帝“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李贤注:“台阁谓尚书也。”此时三公之权比前朝大多减轻。 台阁 台阁东汉时期尚书的别称。《后汉书·仲长统传》:“光武皇帝……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李贤注:“台阁,谓尚书也。” ☚ 闼林 台官 ☛ 台阁pavilion 台阁tái gé1、尚书(省)的别称。《后汉书·仲长统传》:"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注:"台阁谓尚书也。"其后,隋唐也沿此称。 2、指御史台、秘书监。《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注:"《魏略》曰:兰台为外台,秘书为内阁,台、阁一也。" 3、对御史台和诸阁官员的省称。北宋时即如此简称。 台阁❶指中央朝廷机构。 台阁汉代尚书台之别称。 台阁乐汉时尚书台的别称。辅佐皇帝直接处理政务,驾空三公。因尚书台在宫廷之内,故有此称。《后汉书·仲长统传》:“光武帝惕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台阁指尚书台。东汉以尚书辅佐皇帝,直接处理政务,三公之权渐轻。因尚书台设在宫廷内,故称台阁,常与在外之公府对举。《后汉书·仲长统传》:“光武皇帝……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李贤注:“台阁谓尚书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