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台湾的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台湾的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 台湾的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在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中,学者们最感兴趣的是建安文学。1982年,台北源流文化事业公司出版了赵福坛的《曹魏父子诗选》,文史哲出版社出版了江健俊的《建安七子学述》。1984年,陈应龙在《艺文志》上连续发表了几篇评述曹操的文章,充分肯定了曹操在推动文学发展方面的功绩。关于曹植,袁宙宗《论曹子建一生的际遇和姿质》(《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14卷第1期)、戚宜君《曹子建才高八斗而情有独钟》(《中华文艺》第25卷第1期)等都对曹植的身世和诗歌作了探索。台湾学者在参加由大陆主办的有关学术会议上也提交了不少高质量的论文。如1995年11月在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梅家玲提交的《论建安赠答诗及其在赠答传统中的意义》探讨了赠答诗的起源与成型,概括了建安作者群赠答诗的群体特色和个体特色,并且指出建安赠答诗在赠答传统中的示范意义。洪顺隆提交的《六朝诗系统论》由题材入手,提炼出分别六朝题材诗类型的九个因素,并据此将六朝诗分为抒情和叙事两大系统十六个题材单元,从而试图全面而新颖地把握六朝诗的诗体本质。杨承祖《从〈五君咏〉论赞贤诗组》从颜延之的《五君咏》入手分析,提出这一组诗上追《春秋》义法,在“赞贤”之外,还寓有“讥贬”。陶渊明研究也颇受重视。在这次会议上,胡楚生提交了《陶渊明咏史诗三首探微》。陈怡良认为陶渊明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人物。他在《陶渊明创作背景浅探》(《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17卷第1、2期)一文中,探讨了时代环境对陶渊明创作的影响。陈怡良又作《陶渊明的家世与家庭》(《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17卷第8、9期)探讨了陶渊明的家世和家庭对他的影响:❶陶的历代祖先,如遇衰世,往往恬淡仕途,怡然自得于家居之乐; ☚ 郑骞 八十年代以来台湾的唐诗研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