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可突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可突于?—734契丹大贺氏联盟长、部落军事首领。原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氏族贵族。唐开元三年(715年),随联盟长失活归附于唐朝,唐玄宗封为静析军经略副使,统领原部兵马。八年,杀松漠部都督、八部盟长婆固,大贺氏联盟走向衰落。十八年,又杀大贺氏部落联盟最后一任首领李邵固,大贺氏联盟被推翻。他拥立遥辇氏族首领屈列(洼可汗)为联盟首领,自任军事首长,索兵马大权。深恐将受唐朝谴责,于是率部投附突厥,激起唐发兵进讨。二十二年,被唐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和大贺氏残余势力李过折的联合进攻所败,被李过折斩杀。 可突于?—735一作“可突干”。唐代契丹大贺氏联盟军事首领。地位仅次于联盟首领。唐开元三年(715,一说二年)突厥势衰,随联盟首领失活率部附唐,被封为静析军副使,执掌兵马。六年失活死后,恃权屡废立联盟首领娑固、郁于、吐于(咄于),十八年又杀李邵固,立别部屈列(屈烈)为联盟首领,使联盟领导权逐渐由大贺氏转入遥辇氏。胁众复降突厥,屡扰唐边,先后为幽州长史赵含章、张守珪所败。二十二年底(735年初)与屈列同为契丹别部长遇折(过折、郁捷)所杀, 部众溃散。 可突于?~734契丹大贺氏联盟长、部落军事首领。唐开元三年(715年),归附于唐朝,唐玄宗封为静析军经略副使,统领原部兵马。八年,杀松漠部都督、八部盟长婆固。十八年,又杀大贺氏部落联盟最后一任首领李邵固。他拥立遥辇氏族首领屈列(洼可汗)为联盟首领, 自任军事首长,率部投附突厥,激起唐发兵进讨。二十二年,被唐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和大贺氏残余势力李过折的联合进攻所败,被李过折斩杀。 可突于?—735唐代契丹部落联盟军事首领。一作可突干。出自大贺氏族。统领兵马,悍而有谋,得众心。契丹附唐后,受唐封静析军副使。时契丹军权渐显,屡废联盟首领。开元八年(720),谋废首领娑固,娑固力单,引唐兵救援,他举兵对抗,杀娑固,另立其从父弟郁于,乃遣使赴唐,迫唐应允。数年后,又与部落联盟新首领咄于(吐于)不协,逼其于开元十三年(725)奔唐,不敢返回。遂立其弟邵固。是年,亲赴唐贡物,见唐平章事李元紘,受其怠慢,深为忌恨,心知唐对己擅权不满,终于开元十八年(730)五月,废杀亲唐首领邵固,推翻大贺氏族在联盟内的传统统治地位,新立遥辇氏族屈列为首领,率众叛唐,并胁迫奚族共投突厥。是年六月,进攻唐地平卢(今河北卢龙),被唐平卢先锋乌承玭战败于捺禄山。二十年(732)三月,与唐军战于幽州(今北京)北山,再败,率兵北走。次年春,在突厥苾伽可汗支持下,再领兵攻唐,败唐军于都山(今河北青龙西北)。二十二年(734)六月,又为唐幽州节度史张守珪所败。无力再战,乃与部落联盟首领屈列谋,遣使诈降,为守珪识破。时与别帅李过折分掌兵马,相互争权有隙,守珪乘机派管记王悔离间,拉拢过折。是年底(735年初),为过折所杀,首级献唐,传至东都(今河南洛阳),枭于天津桥南。过折被立为契丹首领,契丹重又归唐。 可突于?—734契丹大臣。因骁勇颇得众心。其主李娑固谋欲除之。后被可突于所杀,遂立娑固从弟郁于为主,遣使请罪,赦之,拜为左羽林将军。郁于死,其弟吐于代统其众,与可突于相猜阻,携燕郡公主奔唐。可突于立李尽忠弟邵固为主,后又杀之,率部落并胁奚众降于突厥,为衙官李过折袭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