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音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音学

古音学

古音学就是研究周秦两汉语音系统的学问。严格地说,是研究以《诗经》为代表的上古语音系统的学问。研究上古音,有多种资料。许瀚《求古音说》谈到:
求古韵之道有八:一曰谐声,《说文解字》某字某声之类是也。二曰重文,《说文解字》所载古文、籀文、奇字、篆文或从某者是也。三曰异文,经传文同字异,汉儒注某读为某者是也。四曰音读,汉儒注某读如某,某读若某者是也。五曰音训,如“人仁”“义宜”“庠养”“序射”“天神引出万物”“地祗提出万物者”是也。六曰叠韵,如“崔嵬”“虺”“伛偻”“污邪”是也。七曰方言。子云所录,是其专书;故书雅记,亦多存者。流变实繁,宜慎择矣。八曰韵语,九经、楚辞、周秦诸子、两汉有韵之文是也。尽此八者,古韵之条理秩如也。
其中研究上古韵部以《诗经》用韵和谐声字为主,研究上古声母以异文、声训、音读、谐声字等材料为主。此外《广韵》的声、韵、调系统是研究上古音的桥梁,方言和古代外语借词对于上古音研究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在汉代已有人谈到古音。如刘熙《释名》:“古者曰车,声如居,所以居人也。今曰车,音近舍。”但古音学的真正建立,从宋代才开始。吴棫著《韵补》,创“古韵通转”的学说;程迥著《音式》,主张“三声通用,双声互转”;郑庠开始分古韵为六部。陈第指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为清代古音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清代古音学达到全盛时期,顾炎武离析唐韵,分古韵为十部,开创了古音研究的新时代。随后,江永、戴震、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严可均、江有诰以及章炳麟、黄侃等学者,在古音研究上都有创获。王力分为二十九部或三十部,使古韵分部更趋精密。现在,古音学发展很快,古音构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整个古音学已达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参见“古音”条。

☚ 上古音   考古派 ☛

古音学

传统音韵学的一个部门。以上古音为研究对象(传统音韵学称中古音为“今音”, “古音”专指上古音)。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成就是对上古韵部的研究。其方法是把上古典籍如《诗经》、《楚辞》及其它先秦古籍中的押韵材料加以归纳整理,再参照《说文解字》中形声字的声旁系统和经籍中的异文、假借以及汉代的声训等佐证,即可整理出上古的韵部情况,这是古音学的主要内容。如《广韵》里属东韵的“风”字,在上古不与东韵其它字相押,而与属侵韵的“心、林、侵”押韵,据此可推知上古的“风、心、林、侵”等同为一个韵部而不是分为两类;又如“母”在上古没有作过韵脚,但从它得声的“海、悔”等字上古属于灰韵,由此亦可推定“母”在上古亦当属灰韵。古音学对上古音声母系统和声调的研究开始较迟,成果也远比不上韵部的研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