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阳关
见《花草粹编》卷一一引宋杨湜《古今词话》录无名氏词。词系据唐王维《渭城曲》铺衍而成,犹保留当时歌唱之风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九曰:“右丞此绝句,近世人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是谓时人以《小秦王》之曲调唱《渭城曲》之辞,而《渭城曲》则已更名为《阳关曲》。此调名为《古阳关》,或其唱法远祖唐音,与以《小秦王》曲调配唱之《阳关曲》有所不同。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一五引苏轼语曰:“尝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其言验诸无名氏词,颇有所合,是否即为唐音嫡传,尚俟考证。此调《词律》、《词谱》均未载。《词律拾遗》卷五列之,定为双调,注云:“平仄互叶兼通叶体……可为奇格。”又,宋初寇准曾隐括王维《渭城曲》作《阳关引》词,后晁补之继作,名《古阳关》,见《晁氏琴趣外篇》。其调名虽与无名氏词相同而体格实异。参见《阳关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