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古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纽指先秦两汉时期汉语的声母。古纽的研究主要利用谐声偏旁、声训、读若、异文、异切这五种材料。最先从事古纽研究的学者是清代钱大昕,以后有章炳麟、黄侃、曾运乾等人。古声纽到底有多少,现在尚言人人殊,但不少学者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见解:(a)古无轻唇,即上古汉语没有轻唇音声母,钱大昕提出。(b)古无舌上,即上古没有舌上音声母,钱大昕提出。(c)娘日归泥,即中古娘、日两个声母在上古属于泥母,章炳麟提出。(d)照系二等归精系,照系三等归知系,即中古照系二等字在上古属于精系,照系三等字在上古属于知系,黄侃提出。由于钱大昕已明确提出“古无舌上”,所以“照系三等归知系”实际就是“照系三等归端系”。这一说法实际是由钱大昕“古人多舌音”之说发展而来。事实上,照系三等只有一部分字在上古归端系,另一部分则归见系,如“忪”、“枢”等字。(e)喻三归匣,喻四归定,即中古喻母三等字在上古属于匣母,喻母四等字在上古属于定母,曾运乾提出。以上五条分别反映了部分声母之间曾经存在过的密切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五条可以称为学术界基本认定的结论。有的学者还认为上古声母有复辅音,这个问题已引起语言学界的讨论。 古纽 013 古纽指先秦两汉时期汉语的声母。古纽的考证自清代始,其主要依据是谐声偏旁、声训、读若、异文和异切(不同的反切)。古音学家通常拿传统的36字母和古纽作比较研究。根据清代和现代学者考证,初步拟定上古声纽系统为6类27个。其中有如下几种见解:(1)古无轻唇音 (清·钱大昕); (2) 古无舌上音 (清·钱大昕);(3)娘日归泥(清·章炳麟);(4)照系2等归精系(清·黄侃); (5) 喻三归匣 (曾运乾); (6) 喻四归定(曾运乾)。 ☚ 古音 古韵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