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希腊奴隶制经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希腊奴隶制经济

古希腊奴隶制经济

古希腊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可上溯至公元前2600年的克里特文化时期。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岛便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小国,约在公元前17世纪末到公元前16世纪初克里特岛出现了统一的王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手工业和农业方面,手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农业已开始大量栽培大麦、小麦、大豆、豌豆、橄榄和葡萄等。畜牧业和渔业也很发达。在克里特和小亚细亚、埃及、腓尼基、意大利、西班牙特别是希腊半岛之间,有密切的商业贸易联系。奴隶制获得极大发展,在公共建筑、农业生产、作坊中大量使用奴隶。奴隶为国王及贵族劳动,劳动成果全部归国王和贵族,奴隶只能得到极少的口粮。克里特文化衰亡后,迈锡尼文化的兴起使古希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奴隶也广泛使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建筑工程中,拥有奴隶主要是统治阶级上层。国王和寺院是最大的奴隶主,同时也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即是习称 “荷马时代” 时期。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铁器广泛使用于生产领域,农具得到改善,手工业出现了行业分工。冶炼术不断进步,商业交换出现萌芽,并产生了牲畜、铜铁片等交换媒介。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和发展,奴隶和田产等被视作生产资料或生产工具。奴隶多半来自战俘和被贩卖的人,女奴用于家务劳动,男奴主要用来做牧养人。
公元前8一前6世纪由于铁矿大规模开采,希腊各地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发展。大片农田和果园的开垦使农业生产获得飞跃。手工业的生产力和生产规模的提高更为显著,在冶金术、造船等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希腊各城邦出产的陶器被大宗地输往地中海各地。商业交往十分繁荣,希腊各城邦之间以及希腊与东方之间的海上和陆上贸易联系十分频繁。各种手工业和一部分农业都带有商品生产的性质,出现了由城邦铸造的货币。随着生产和商业的繁荣,希腊奴隶制关系和自由民内部的阶级分化也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势头。城邦国家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若干地区已开始形成土地私有制,与土地城邦公有制并存。氏族贵族不断侵夺公社土地,土地私有化面积和比重不断扩大,窒息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奴隶来源有两个方面: 一是来自外地人,即战俘和被拐卖人口; 另一类是来自本地人,即通过债务奴隶方式奴役本地自由民。但个别城邦如斯巴达则保持土地公有制和奴役被征服地的居民的制度。在荷马时代形成的希腊各族的分布范围,以后几个世纪都没有变化。希腊城邦便在这些范围内一个接一个地形成起来,比较有名的有雅典、斯巴达、科林斯、以弗所等等。整个希腊世界包括数以百计的独立城邦,每一城邦以城市为中心,周围有乡镇。城邦是城市和周围农村构成的整体。雅典和斯巴达后来发展成为最大的两个城邦。从各地城邦兴起之时,希腊城邦经济便发展起来。
古希腊城邦经济随着古希腊各地城邦的出现和发展,在公元前8—前6世纪兴起了城邦对外移民的大潮。这种移民并非荷马时代部落迁徙,而是城邦经济、政治扩张的一种形式。移民由城邦政府主持,政府确定移民点,征集移民。移民到达目的地后建立新的城邦以及财产和阶级关系。最初移民主要是农业性质,以后随着贸易交换关系的发展,移民逐渐具有工商业性质。移民一方面侵略、压迫原有居民,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移民运动影响深远,它是由城邦经济、政治发展所引起,但又反过来影响城邦的经济与政治。通过移民运动,希腊和海外各地贸易联系加强了,也扩大了各城邦之间的商业往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壮大起来。
公元前492—前449年发生了希波战争。希腊取得了希波战争的胜利。希腊主要工商业城邦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奴隶劳动广泛使用,手工业、商业、航海业高度发展,以适应对外经济交往需要。手工业的分工十分细密,手工业产量也达到相当高度。最重要的手工业中心是雅典,在冶金、造船、武器、陶器、皮革、建筑等方面最发达。优卑亚半岛和萨摩斯岛以冶金业闻名。科林斯出产最好的纺织品、毡毯。其他许多城邦也以手工业闻名。各城邦商业在公元前5世纪也大为发展。城市手工业生产大部属商业生产,农产品相当一部分也投入市场。各工商业城邦的国内外贸易都很发达。在国外贸易中又有希腊各城邦之间和希腊城邦与希腊以外地区之间的贸易,其贸易范围极为广阔。雅典在公元前5世纪是海上霸权全盛时期,就商业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言,当时雅典已达到古代希腊城邦经济的高峰。与此同时,奴隶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奴隶劳动在许多希腊生产部门中得到普遍应用。农业中以贵族田庄中使用奴隶较多,一般小自耕农有的使用1—2个奴隶。使用奴隶劳动最普遍的还是手工业。小手工业作坊中一般有5—10个奴隶,担任笨重的劳动。在公元前4世纪初的大型奴隶作坊中奴隶数目一般在20—30人左右,有的甚至上百人。矿山使用的奴隶数目最大,劳动也最笨重。奴隶来源于俘虏、拐卖、海盗劫掠等。当时奴隶人口远远超出公民人数,奴隶劳动为希腊古典城邦经济创造了大量财富。
公元前431—前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由于战争破坏以及奴隶逃亡,社会经济矛盾急剧激化,雅典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几乎陷入停顿。小农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各城邦在社会和经济方面都陷入了动荡局面。由于大奴隶主阶层集中财富,奴隶制关系大规模发展,排挤了小农经济和独立手工业经营,破坏了古典城邦所建立的社会经济基础。奴隶制经济发展和城邦制度成为不相适应的东西,导致了城邦制危机。城邦制度已无法实现当时奴隶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统一和强大的政权。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使大奴隶主阶层将寻求出路的希望寄托于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东征之上。
公元前334一前325年亚历山大东征后,大量波斯和东方的财富被劫到希腊等地,也获得大量奴隶。东征后大量希腊奴隶主、商人和移民流入东方。东方高度生产技术和丰富的资源使其成为工商业中心。大量希腊财富和人力物力流向东方,希腊各城邦的经济地位在东侵后相对削弱。虽然当时希腊各城邦相继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来缓解业已十分尖锐的社会政治经济矛盾,但先后遭到失败,经济一蹶不振。奴隶制城邦经济制度已不能适应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奴隶制城邦危机一再冲击已过时的城邦制度,最后在公元前2世纪,整个希腊便并入罗马版图。曾经辉煌一时的奴隶制城邦经济彻底灭亡。

☚ 古印度奴隶制经济   古罗马奴隶制经济 ☛
000038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