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今风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今风谣

古今风谣

古歌谣总集。不分卷。明杨慎编纂。此书辑录从上古到明代的歌谣,其中多数条目注明出处及本事便于查考。书中所载歌谣始于《列子》中载《尧时康衢歌谣》,终于《嘉靖初童谣》。这些歌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风物习俗和人民的愿望,特别是辑录的明代歌谣当为直接采集于民间的第一手材料,如《天顺丁丑童谣》:“京城老米贵,那里得饭广;鹭鸶冰上走,何处寻鱼嗛。”(注云:“范广,天顺中名将;于谦,少保肃愍公也。未几,范广死,谦遭石亨之患。”)表现了人民对含冤而死的民族英雄的同情。《正德中川蜀童谣》:“强贼放火,官军抢火。贼来梳我,军来篦我。”说明了“官军所过,掠劫甚于流贼”。《嘉靖初童谣》:“前头好个镜,后头好个秤。镜也不曾磨,秤也不曾定。”可见当时政治昏暗,持法失平。这些多为后来史书所取材。由于封建时代把民谣、童谣看成诗妖谶语,认为这些预言着政治变动或灾异,因而带有迷信色彩。另外,此书把《史记正义》中所载《虞美人帐中歌》(“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种近于小说家言,也作风谣收入,似不妥。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排印本。

☚ 风雅逸篇   古今谚 ☛

古今风谣

民谣集。明杨慎(1488—1559)辑。一卷(一作两卷)。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文学家,正德进士,授翰林修撰。世宗时,以直言极谏贬云南永昌。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后受业李东阳门下,诗有拟古倾向,贬谪后,多感愤之作,一生所著甚丰,词曲、杂著等百余种,亦重视民间文学,后人辑有《升庵集》,散曲有《陶情乐府》。是书系杨慎居云南时,为游目遣怀,博采古书及民间流传之歌谣成集,故名。成书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约两万字。是书所收民谣自上古至明代,共二百八十余首,内容多牵涉时政,反映国家盛衰兴亡,重要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历史变迁等。多反映出作者同情劳动人民,憎恶统治阶级暴政等思想倾向,不避有关农民起义之歌谣。是书为中国较早民间歌谣专集,大体展现出中国古代风谣之面貌,有助于了解中国民谣性质、形式、特点及产生历史背景等。作者选谣标准不甚严格, 多有阙遗。是书为研究民间歌谣学、 民俗学提供宝贵资料,对研究民众心理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最初由杨慎之、孙宗吾刊刻问世。有清光绪七年(1881)广汉重刊本(李调元校定),《函海》本,《艺海珠尘》本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