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口腔颌面恶性黑色素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口腔颌面恶性黑色素瘤

口腔颌面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来源于成黑色素细胞,好发于皮肤,但在我国发生于口腔粘膜者反而较多。发病年龄多在40岁左右,青春期发生者较为少见。在性别方面,男女无大差别,但预后女性较好。颜面部的恶性黑色素瘤,常在色素痣的基础上发生,主要是交界痣或复合痣的交界痣成分恶变而来;口腔内的恶性黑色素瘤系来自粘膜黑斑,约有30%的粘膜黑斑可发生恶变。损伤、慢性刺激、不恰当的治疗均常为恶性黑色素瘤诱发的原因。此外与内分泌和营养因素也有关,例如,在青春期前很少发生恶性黑色素瘤; 妊娠期肿瘤发展较快。因此,早期处理颜面皮肤痣及口腔内粘膜黑斑是预防恶性黑色素瘤有效的措施。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表现绝大多数为皮肤痣及粘膜黑斑;发生恶变时,则迅速长大,色素增多,为黑色或深褐色,呈放射状扩展;在肿瘤周围及基底有色素沉着加剧的增生浸润现象,病变内或周围出现结节(卫星结节),表面发生溃疡,易出血和疼痛,并有所属区域的淋巴结突然增大。口腔内恶性黑色素瘤更为恶性,多发生于腭、牙龈及颊粘膜。肿瘤呈蓝黑色,为扁平结节状或乳突状肿块,生长迅速,常向四周扩散,并浸润至粘膜下及骨组织内,引起牙槽突及颌骨破坏,使牙齿松动。如肿瘤向后发展,可造成吞咽困难及张口受限。恶性黑色素瘤常发生广泛转移,约70%早期转移至区域性淋巴结。肿瘤又可经血循转移至肺、肝、骨、脑等器官,其转移率可高达40%。
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对放射治疗不敏感。手术原则必须作广泛彻底切除,切除范围要比其他恶性肿瘤更广、更深。由于恶性黑色素瘤早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且转移率较高,因此应施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对发生在耳部、下颌及唇颊部的肿瘤应作联合根治性切除术。上颌恶性黑色素瘤应行上颌骨全部或次全切除。颈淋巴清扫术可同时或分期进行。化学药物如二甲三氮烯唑酰胺、卡氮芥、羟基脲、噻替派、苯丁酸氮芥、更生霉素、溶肉瘤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对恶性黑色素瘤有一定疗效。最好作局部动脉插管注射,也可用静脉注射,作为手术前后的综合治疗。近年来应用几种化学药物合并治疗。如二甲三氮烯唑酰胺、卡氮芥及长春新碱合并应用,其疗效较好。此外,还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作为辅助治疗。免疫治疗对恶性黑色素瘤有一定效果。Morton等将卡介苗注射于黑色素瘤的局部,或直接注入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结节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近年来报道口服卡介苗对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的肿瘤也有一定的疗效。1976年应用卡介苗对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手术后行辅助治疗,认为可减少复发和延迟复发期。故应用卡介苗皮内注射或大面积划痕可作为恶性黑色素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1974年Gutter等采用化学免疫疗法,即应用二甲三氮烯唑酰胺与卡介苗综合治疗,瘤体消退率增高,消退持续时间延长,病人的生存期也较长; 治疗前有免疫能力的病人和治疗中免疫能力有增强者,其生存期的延长尤为显著。冷冻治疗对恶性黑色素瘤也有一定疗效,经过2~3次冷冻后,肿瘤可以完全消失,颌骨暴露,死骨脱离后,肉芽组织形成,最后创面完全愈合。

☚ 颌面软组织肉瘤   颌骨肉瘤 ☛
000175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