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腔内放射性胶体治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腔内放射性胶体治疗

腔内放射性胶体治疗

腔内放射性胶体治疗是将放射性胶体注入体腔,利用其发射的β线直接对小的肿瘤组织或瘤细胞进行照射,以控制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或控制由癌细胞播散引起的胸水或腹水的一种治疗方法。可分胸腔、腹腔、膀胱腔、滑膜囊腔和心包膜腔内治疗等,其中以胸、腹腔内治疗为常用。
放射性胶体注入体腔后即附着于体腔内皮层表面或停留在肿瘤转移灶近旁。β线不但对体腔内游离的癌细胞有直接致死作用,而且能直接破坏浆膜表面粟粒样转移灶使其趋向纤维化。此外,还可促使内皮下层纤维化、局部血管和淋巴管闭塞、浆膜脏层和壁层粘合而使渗液减少。胶体本身则为巨吞噬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所吞食。放射性胶体制剂所用的放射性核素主要是198Au、32P、90Y和177Lu四种,其中以前两种较为常用。32P半衰期较长,无γ线,防护上要求较低,故应用更为广泛。
腔内放射性胶体治疗常用于以下情况:
❶防止手术播散和残留病灶(肉眼不易发现)的复发,如卵巢癌和胃癌等;
❷消除残留病灶,如胸、腹膜表面有广泛的米粒样转移性肿瘤,手术不易切除,或大病灶切除尚遗留小病灶者;
❸减少或消除肿瘤引起的渗液;
❹治疗膀胱乳头状瘤、关节滑膜渗液、慢性上颌窦炎、面颌部颌骨囊肿等。腔内放射性胶体治疗不宜用于以下情况:
❶癌瘤晚期极度恶病质者;
❷胸、腹腔术后已有一定时间,形成局限性粘连或包裹性积液者;
❸伤口渗液或因引流无法暂时关闭体腔者;
❹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下降,肝肾功能极度不良者;
❺儿童或孕妇(除特殊需要外)。
治疗前应作如下准备:
❶详细询问病史并作体检,会同临床医师作出治疗决定;
❷血常规、血小板、肝肾功能检查;
❸治疗前先作气腹透视,或用99mTc或113mIn胶体腹腔显象,以确定有无腹腔内粘连;
❹尽量减少腔内积液(可多次抽液),以免使注入的放射性胶体被稀释,此外,治疗后短期内不要抽液。


胸腔内放置操作方法基本上与胸腔穿刺抽液相同。放射性胶体32P的剂量为5~6mCi,生理盐水稀释后用针筒注入。放射性胶体198Au的剂量为30~50mCi,胶体198Au的远距离推进装置(a)盐水滴入压出铅罐内小瓶中的198Au (b)盐水推注压出铅罐内小瓶中的198Au用远距离推进装置(见图)压入。一般4~6周后可重复注射。
腹腔内放置有三种情况:术后立即、术后二周内或手术超过二周后放置。最好术中腹腔放置保留塑料导管,或腹腔穿刺后注入少量气体或盐水确证在腹腔内,然后注入放射性胶体。如为腹水病人,则与抽腹水一样,抽液后注入放射性胶体。腹腔内放置成人剂量32P为10~12mCi,198Au为100~150mCi,用生理盐水或10%的右旋糖酐稀释。在放置后24小时内必需变动体位,使放射性胶体均匀分布。
本疗法疗效出现缓慢。预防性治疗时,早期卵巢癌的五年生存率可提高82%。米粒样转移灶可全部消失。即使是晚期病人,存活率亦有明显提高。对胸腹水仅为姑息治疗。
腔内放射性胶体治疗很少出现全身反应,偶有乏力、头晕或恶心等胃肠道反应。并发症有白细胞减少,误入肠道和粘连包裹腔时可引起放射性肠炎或局限性放射性炎症。
☚ 放射性核素敷贴疗法   放射性核素组织间插植治疗 ☛
000187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