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全身麻醉
口腔颌面部手术多数可在局麻或针麻下进行,但有些手术由于创伤大、时间长或难于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因小儿不合作,仍需选用全身麻醉(全麻)。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麻有以下特点:
❶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与麻醉多数在呼吸道上端区域内进行,以至手术与麻醉可能互相干扰。因此,应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区既能管理好呼吸保证病人安全,又不致妨碍手术操作的麻醉装置和全麻方法。由于麻醉者远离病人头部,往往不便观察病情变化。未作气管插管者较难维持呼吸道通畅,即使作了气管内插管,因头部被消毒巾覆盖,病人头四周又有手术者围绕,有时只能依据血压、脉搏和呼吸的变化来判断情况,麻醉者必须有高度警惕性,也要求术者熟悉全麻的基础知识,并在手术过程中主动关心病人情况,共同协作,搞好麻醉。
❷口腔颌面外科病人常因炎症、肿瘤和创伤后瘢痕挛缩(尤其是颞颌关节强直,颌间挛缩),都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或完全不能张口,麻醉诱导与气管内插管均有一定困难。特别是采用乙醚开放点滴吸入诱导麻醉时,常可因诱导期的分泌物增加或呕吐物不易吸出而发生误入呼吸道或因舌后坠不能牵出引起阻塞与窒息的危险。一旦发生误吸,由于张口受限更增加了抢救的困难。因此,对于此类病人进行全麻时,应采用清醒插管或静脉强化诱导麻醉后,再作盲探插管较安全。
❸颜面部、鼻孔、鼻中隔、口唇、颏、颈部有瘢痕挛缩畸形,不能往口腔或鼻腔作气管内插管麻醉者以及颌面部外伤伴有颌骨骨折,口腔内有创口出血在麻醉诱导期容易发生误吸的伤员,应先作气管切开,再施行麻醉。
❹口腔颌面部肿瘤可压迫呼吸道,使气流阻力增加,在病人清醒状态尚能耐受,一旦使用抑制呼吸药,如哌替啶和静脉全麻药物等,即使用量小亦可引起呼吸停止。
❺口腔颌面部血液循环丰富,手术中易出血和渗血以及口内的分泌物易引起呼吸道阻塞、窒息或引起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所以口腔内以及有可能穿通口腔的手术,常选用经鼻腔的气管内插管麻醉方法,依靠插管和气囊或用纱布轻填咽腔,使口腔与呼吸道完全隔离,从而保证呼吸道畅通。
❻口腔颌面外科除某些腭裂和咽部手术,陈旧性关节脱位复位以外,许多手术均不需要深麻醉。一般将麻醉维持在第三期第一级。这样既可以减轻全身麻醉对机体循环、呼吸等生理功能的干扰,又可以使病人在手术结束后迅速清醒,避免发生并发症(误吸、窒息等)。
❼全麻手术后护理极为重要,病人未清醒时应有专人护理。病人应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防止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吸入气管。要注意舌后坠,颌后退,包扎过紧等情况发生。经常抽吸口腔内或气管插管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面色、呼吸、脉搏、体温等。一般每小时测血压一次,清醒后可酌情减少,直至稳定。如使用气管插管或通气道者,要特别注意待病人完全清醒后方可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