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粘膜类天疱疮
口腔粘膜类天疱疮可分为两种临床类型: 大疱性类天疱疮,好发于皮肤而口腔少见;良性粘膜类天疱疮,好发于口腔和其他粘膜处而皮肤少见,且由于愈合后形成疤痕粘连,故亦称疤痕性类天疱疮。发病以老年居多,预后一般较佳。通过免疫荧光检查,显示抗体与补体沉积于基底膜。本病不发生棘层松解,病理变化表现为非特异性的上皮下水疱。
病程较长,粘膜水疱少见,破裂后的疱壁不能揭去,尼氏征(见“口腔粘膜天疱疮”条)阴性,创面无扩大趋势。良性粘膜类天疱疮容易发生疤痕粘连的区域为软腭、悬雍垂、舌腭弓、咽腭弓与前庭沟; 眼结膜损害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炎症,水疱少见,容易发生疤痕粘连。
由于病程较长,除重症外,应尽量减少或避免肾上腺皮质类固醇与细胞毒药物的全身给药,而以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较为适当。消炎防腐止痛剂含漱与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