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口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口岸kou3ngan4(名)指店铺所处的位置:这家馆子地处背街小巷,讲~,说不上好,却店中客常满。(成报84.10.25) ![]() ![]() ![]() ![]() ![]() 口岸kǒu'àn港口 口岸kǒu’àn〈名〉港口:货物运到口岸。 口岸kǒu'àn〈名〉经国家批准允许境外人员出入或集中进行贸易活动的固定场所。 口岸kǒu’àn经国家批准允许境外人员出入和进行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固定场所。例如:“去年一年,我国港口口岸、铁路口岸、航空口岸、陆路口岸共完成外贸进出口任务1.56亿吨,超过历史最高纪录。”(《人民日报》1987.2.21)“作为国门第一站的海、陆、空一类口岸,目前全国已有154个对外开放,比1978年增加两倍。这些口岸在我国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人民日报》1992. 2.25) 口岸kǒu ànпорт口岸 口岸kǒu’àn国家指定的对外往来的门户,是国际货物运输的枢纽。口岸原指由国家指定的对外通商的沿海港口,现包括到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旅游和移民等方面,场所也从沿海的港口扩大到陆地、航空等地方。 ☚ 抠抠族 口袋书 ☛ 港口 港口港(港埠;港浦) 口岸 顶水点 ☚ 渡口 湖、池 ☛ 口岸水、陆、空港口。四川省虽然地处内陆,但在对外开放中已形成水、陆、空并举的口岸格局。现有2个国家一类口岸 (成都、重庆机场)、1个国家一类水运口岸 (重庆港)、4个二类口岸(成都、重庆、攀枝花铁路口岸和万县水运口岸),使四川具备直接对外交往的能力。 口岸 口岸国内、国外商品出入的地方。亦称海关。凡口岸处国家设关,进出口商品要课关税。《清史稿·食货志六》:“(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复定考核关税赢余例,清查外省私设口岸。” ☚ 口赋 口税 ☛ 口岸 口岸指人员、货物(包括国际邮件)、交通工具出入国境的港口、机场、车站、通道等,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窗口。为了加强口岸分级管理,我国口岸又分为一类和二类两种口岸。一类口岸是指由国务院批准开放的口岸,其中有中央管理的口岸和由省、市、自治区管理的部分口岸,具体包括:对外籍船舶、飞机、车辆等交通工具开放的海陆空客货运口岸;只允许我国籍船舶、飞机、车辆出入境的海陆空客货运口岸;允许外国籍船舶进入我国领海的海面交货点。一类口岸均设有海关、卫生检疫、商品检验、动植物检疫等查验部门。二类口岸有:依靠其他口岸派人前往办理出入境查验手续的国轮外贸运输装卸点、起运点、交货点;同毗邻国家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小额贸易的人员往来的口岸;只限边境居民通行的出入境口岸。二类口岸一般不设立查验部门。 ☚ 一 口岸 口岸开放 ☛ 口岸指供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国境的港口、机场、车站、通道等。根据管理权限,口岸分为一类口岸和二类口岸两种, 口岸一国供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国境的港口、机场、车站、通道等。在我国,口岸分为一类口岸和二类口岸。一类口岸是由国务院批准开放的口岸,包括中央管理的口岸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的部分口岸;二类口岸是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并管理的口岸。参见“对外开放口岸”。 口岸 口岸经国家批准供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进出国境的港口、机场、车站等的总称,是一国对外交往的门户。口岸最早起源于沿海对外通商的港口,即通商口岸。现除包括对外开放的海港外,国际航线上的飞机场,山脉国境线上的山口,国境铁路和国际公路上对外开放的火车站、汽车站等。目前口岸有海港口岸、空港口岸、陆地口岸之分。它一般设有海关、边防检查站、卫生检疫站、商品检验站、交通工具检验机构等。在对外贸易中,港口口岸往往具有主导作用。港口的对外开放在我国有四种形式: 一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二是设立外籍船舶海面交货点;三是办理国轮承担的外贸运输业务或为远洋客轮航线服务;四是专为当地建设单位或特区旅游服务的口岸。此外还有经省、市批准设立的出口货物起运点或进出口货物装卸点。陆地口岸除铁路、公路口岸外,还有边境贸易口岸。航空口岸除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国际门户外,其余为地区性国际机场和飞行国外或香港包机的机场。 ☚ 海关 过境货物 ☛ 口岸 口岸指具备与国外通商(通邮) ,并设有外贸、海关、商检等机构的港口、机场和边境铁路、公路的车站。在我国,对外开放的省、市、自治区所设立一个或几个口岸,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如广东口岸包括广州、九龙、黄埔,湛江、汕头等地。我国在边境、沿海设立的海关机构 (包括海关、分关和支关) 已由解放初期的70多个增加到现在的400多个。 ☚ 特惠待遇 关境 ☛ 口岸por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