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夜Shūyè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周八士叔夜之后也。”此以名为氏。 《国语》: 楚康王时有叔夜子庄。 叔夜shū yè(字)周思兼,号莱峰,明代人,累官湖广佥事。
叔夜shū yè(字)嵇康,三国魏人,文士,“竹林七贤”之一。 叔夜 ☚ 叔美 叔原 ☛ 嵇康224—263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县西南)人。三国魏著名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与魏宗室通婚,官任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他一方面崇尚老庄,恬静寡欲,同时又刚肠疾恶,与物多忤。因反对司马氏图谋篡权,为钟会所构陷,终被司马昭所杀。著有《嵇中散集》十五卷,至宋代仅存十卷。鲁迅有辑校本《嵇康集》。 索引:嵇康,叔夜,中散。 叔夜shū yè〖名词〗 即嵇康(224—263)。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县西南)人。与魏宗通婚,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为“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诗长于四言,风格清峻,《幽愤诗》较有名。有《稽中散集》流传于世(1)。《青霞先生文集序》:叔夜之诗疑于愤。——嵇康的诗近似愤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