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考中
登(登榜;登庸) 发(发科;发甲;高发;发科发甲)
科举中式:第名
科场登录:题名
参加科考被录取:预选 登科(登科甲;登科第;登科录)
科举考试合格:中式 中试 中元 中第中选 中榜 朱衣点头 朱衣点额头点朱衣
科举考试中元:夺标
乡试考中:中举 乡书 领解 折挂 登贤书 领乡荐
乡贡、乡试中式:乡举
乡试中了经魁:发魁
考中秀才:掇芹
考中秀才入学做生员:采芹
科考中试得官:丽龟
秋试考中:秋捷
同榜考中:同科
科考中的甲科:鼎科
京试考中:登龙(登龙门) 获隽 龙榜 龙虎榜
考试或科举殿试被录取:金榜题名 金榜高悬 金榜挂名 名标金榜 名题金榜 挂名金榜 黄榜标名
科举制乡试或会试中以第一名被录取:魁荐
会试考中:探杏
科举考试用语。明代指乡试取中了经魁。明代科举有以五经取士之例,每经各取一名为首,称为“经魁”。乡试中每科必于五经中各取一名,列为前五名。凡取中前五名,即称“发魁”。《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此位是本县大名士,你只看他今科发解,还是发魁?”又:“(马任)明春就考了监元,至秋发魁。”参见“经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