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国近代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初揭示了这种主张,而后主张学西学的人多有这方面论述。如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孙家鼐1896年在《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说,“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把它付诸实践,兴办了许多洋务学堂,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声。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对这一主张作了系统的阐发。他指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实质是采用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以及政治法律和文化教育的许多办法,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纲常伦理。光绪皇帝曾称赞《劝学篇》“持论平正通达,于学术人心大有裨益”。使其“不胫而遍于海内”。20世纪初年中国制定 “癸卯学制”也以此作为立学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