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业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对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旅游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强调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增强人们珍惜资源、关爱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可以唤起人们对资源的珍惜和对自然的关爱; 还有利于促进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改善旅游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坚持保护与发展统筹协调。
坚持 “保护第一、开发服从保护、开发促进保护”,强调生态旅游的生态保护功能、生态教育功能和科学普及功能。提高生态旅游的规划水平,重视生态环境系统的独特性、敏感性和脆弱性特点,注重研究设计生态旅游项目的可行性,不断提高生态旅游良性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搞好生态旅游发展的制度建设和机制设计,综合研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原住民发展的要求,精心设计生态旅游的资源保护机制、公平参与机制、合理分配机制。保证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参与权,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使之成为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让生态旅游的发展成果惠及当地群众,推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旅游,大力推进生态旅游精品建设。坚持把实施精品建设作为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树立起生态旅游的鲜明形象,促进和推进生态旅游发展。我国有很多生态系统十分独特的地区,有许多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也有很多列入国际生物圈计划的生态保护区,这些地区由于受生态保护的严格要求,其中的部分区域可以在经过批准以后,高水准规划、建设、发展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精品。同时,为适应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生态旅游发展,建议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国家生态旅游认证标准,按照国际上发展生态旅游的要求,对我国典型的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认证,以便普及生态旅游的先进理念,树立生态旅游的鲜明独特形象。
加强生态旅游支撑体系建设,增强生态旅游的科技含量。推进生态旅游健康、有序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旅游的支撑体系建设。
❶加强生态旅游的环境整治。没有独特、完善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就失去存在基础,要按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加强生态保育,加强生态维护,加强环境修复和治理。
❷加强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的要求,在环境容量和生态承受能力范围内,完善交通、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增加生态旅游的可进入性和交通通达性。
❸加强生态旅游的安全和救援体系建设。开展生态旅游的地区一般地域比较偏,户外项目和户外活动较多,需要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设施,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建立健全医疗救护体系和紧急救援体系。
❹要加强生态旅游的科研和科普水平,提高科技含量。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在于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在于生态景区的科学性,应高度重视生态旅游的科研普及和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挖掘科学内涵、增加科普读物、增强导游词的科学性、建设科普场所等手段和方式,增加生态旅游景区的科学内涵和科技含量。
加强生态旅游教育和培训工作。正确处理好保护、建设、发展的关系,加强对生态旅游管理者、从业人员、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环保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加强生态旅游人才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生态旅游的培训工作,建立一支具备生态旅游先进理念、善于经营管理的生态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提高生态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把加强旅游者文明素质教育作为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工作,引导旅游者文明旅游,做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倡导者和实践者。通过多种方式,在生态旅游区营造珍视环境、关爱环境的浓厚氛围。通过规章制度建设,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避免游客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