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及Jí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辛集,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晋城,江西之新余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归 “入声” 部。《姓氏考略》注其源。
❶其注引 《路史》 云: “及氏,箴姓之分 (族)。”
❷又云: “晋大夫以采 (邑) 为氏。” 望出清河。
五代时后周有及永德,将官; 明代有及宦,及河人,正德中甲戌进士(及宦,或作 “及官”); 又有及万祺。

及jí

❶追上,趕上。枚乘《七發》:“鳥不及飛,魚不及迴,默不及走。”張衡《思玄賦》:“尚前良之遺風,恫後辰而無及。”
❷至。杜篤《論都賦》:“逮及亡新,時漢之衰。”
❸繼,進而。張衡《東京賦》:“上下通情,式宴且盤。及將祀天郊,報地功。”

趁。黄庭坚《品令》(败叶霜天晓):“栽成桃李未开,便解银章归报。去取麒麟图画,要及年少。”“要及年少”就是“要趁年少”。

☚ 么麽   亡赖 ☛

及jí

❶连词,和。《召南·采蘋》二章:“于以盛之,维筐及筥。”《鲁诗》: “方底曰筐,员底曰筥。” 王先谦《集疏》: “盛(chén) 之,盛黍稷也。” 《说文》:“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 《小雅·采绿》四章:“其钓维何,维鲂及。”郑《笺》:“此美其君子之有技艺也。钓必得鲂、,鲂、,是云其多者耳。其众杂鱼乃众多矣。”《周颂·丝衣》一章:“自羊徂牛,鼐鼎及鼒。”毛《传》:“自羊徂牛,言先小后大也。大鼎谓之鼐,小鼎谓之鼒。”
❷至于,及于,达到。《小雅·雨无正》六章:“亦云可使,怨及朋友。”郑《笺》:“可使者,虽不正,从也。”孔《疏》:“我若阿谀顺旨,亦既天子云此人可使,我则怨及于朋友。朋友之道相切为善,今从君为恶,故朋友怨之。”《周颂·雍》一章:“燕及皇天,克昌厥后。”毛 《传》: “燕,安也。”郑 《笺》:“文王之德安及皇天,谓降瑞应无变异也,又能昌大其子孙。”
❸跟,同,与。《卫风·氓》六章: “及尔偕老,老死我怨。”郑《笺》:“我欲与汝俱至于老,老乎,汝反薄我,使我怨也。”偕老,白头到老。《大雅·棫朴》三章:“周王于迈,六师及之。”郑《笺》:“及,与也。与之俱进。”
❹动词,到,到达。《邶风·燕燕》一章: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孔《疏》:“己留而彼去,又稍稍更远,瞻望之不复能及,故念之泣涕如雨然也。”《鲁颂·閟宫》七章: “及彼南夷,莫不率从。”毛《传》: “南夷,荆楚也。”即南方的部族。率从,顺从。孔《疏》: “相率而从。”

☚ 丸丸   广 ☛

读音j·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其立切,入,缉韵。
❶和;与;跟。
❷到;赶到;达到。
❸乘;趁着。
❹追上;赶上。
❺比得上。
❻及。

上一条: 下一条:

〔ji〕 jas: 我走路不~他快。wel nhaob goud jex jaswudshangt.
及格〔jige〕jilgel.
及早〔jizao〕jidnzod:有了病要~治。mexjulmongbliesjidnzodzhaot.

ㄐㄧˊ0389和,与。胶辽官话。山东牟平。1936年《牟平县志》:「我和你,即我与尔,或予及汝。及,并列联词,表平连。」跟;同。闽语。福建永春〖kap4〗。明日我~汝你去泉州。用在动词后补语前,表结果或程度,相当于「得」。闽语。福建厦门〖〗。热及得要死。抓住;附着。闽语。福建厦门〖kߵip4〗。~栏杆‖~树枝。挤。粤语。广东台山、新会、开平、恩平。传递。江淮官话。江苏泰州。陈启彤《广新方言》卷二:「《说文》:『隶,~也。从又从尾省,又持尾从后及之也。』朱氏注云:『隶者手相及也。』按今谓以手传递物件曰隶,此本义也。泰州谓隶曰~。」

及ji

❶追上。《荀子·修务》:“夫骐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之。”(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怀王悔,追张仪,不~。”
❷比得上。《史记·平原君列传》:“自古贤人未有~公子者也。”《战国策·齐策一》:“徐公何能~君也?”(何:怎么。君:对人的尊称。)
❸达到。《荀子·王制》:“有君子而乱者,自古~今未尝闻也。”《战国策·赵策》:“此其近者祸~身,远者~其子孙。”(其:语气词。身:自身。其:他的。)
❹等到。《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彼众我寡,~其未济也,请击之。”(济:渡河。)《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反,市罢,遂不得履。”(反:返回。遂:于是。)《聊斋志异·促织》:“~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股:大腿。斯须:片刻。就:趋于。)贾谊《过秦论》:“~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及至:同义词连用。烈:功业。)

及;以及jí yǐjí

【同】 都是连词;都表示联合关系,所连接的诸成分中,常常前面的是主要的,后面的是次要的,也可以是前后并重;都是书面语。
【异】 “及”只能连接名词性成分;连接3项以上时,要放在最后一项的前面;不能连接小句、动词、介词短语等;“及”前不能有停顿,后面常紧跟“其”,意思是和他(他们的)。[例]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联合召开了一个扩大会议。“以及”可以连接并列的名词、动词、介词短语、小句,依据成分的具体情况而决定其在句中的位置,不一定放在最后一项的前面;“以及”前可以有停顿,后面可以跟“其他”,不能只跟单音节“其”。[例]校领导、系领导~两位教师代表先后在会上发了言。

及jí

❶赶上;趁着
 △ 望尘莫~|~早。
❷达到
 △ ~格。
❸比得上(用于否定)
 △ 我不~他。
❹表示连接,相当于“和”
 △ 北京、上海~天津。
❺姓。
【注意】笔顺为:

❶达到:~格︱~门︱~龄︱普~︱波~︱推~︱涉~︱危~︱累(lei)~︱顾~︱齿~︱惠~︱不~︱泽~枯骨︱言不~义︱爱屋~乌︱推己~人︱猝(cu)不~防︱鞭长莫~︱噬(shi)脐莫~︱过犹不~︱望尘莫~措手不~︱不可企~︱悔之不~︱力所能~︱迅雷不~掩耳︱风马牛不相~︱有过之无不~丨城门失火,殃~池鱼。
❷趁着:~早丨~时。
❸连词。和;与:~至︱书 、笔~其他。
○~第(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

及jí

❶ 赶上,趁着:来不及│及早努力。
❷ 达到:遍及│波及│危及│提及。
❸ 比得上:妹妹不及姐姐勤快。
【提示】用于否定句。
❹ 连词,和,跟,连接并列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受到军人及家属的欢迎。
❺ 姓。

(10次)
❶追及;赶上。~前王之踵武《离》 步~骤处兮《魂》
❷趁着。~行迷之未远~荣华之未落兮 ~少康之未家兮~年岁之未晏兮 ~余饰之方壮兮《离》 愿~白日之未暮也《章·思》
❸到。自明~晦《天》 眇远志之所~兮《章·悲》

及jí

❶追上;赶上。《说文》:“及,逮也。”《左传·成公二年》:“故不能推车而及。”《招魂》:“步及骤处兮。”朱熹集注:“‘步及骤处’,步行而及骤马所至之处,言走疾也。”蒋骥注:“‘步及骤处’,言从猎之士,步行而追及奔马之处也。”《离骚》:“及前王之踵武。”
❷ 到达。《仪礼·燕礼》:“宾入及庭。”《悲回风》:“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闻一多解诂:“及,届也,至也。有所之则有所至,故志与及对。”《天问》:“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❸ 趁着,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离骚》:“及行迷之未远。”奚禄诒详解:“言趁迷误欲去之路未远也。”言趁错误的道路还没有走得太远。赵逵夫《屈骚探幽》:“及,趁着。”

及ji

及第 及格 及冠 及时 及早 及至 比及 遍及 波及 触及 顾及 累(lei)及 旁及 普及 企及 涉及 提及 推及 无及以及 又及 及时雨 赶不及 赶得及 来不及 来得及 及溺呼船1及时行乐 殃及池鱼 爱屋及乌 言不及义 推己及人 由表及里 鞭长莫及 过犹不及 望尘莫及 愚不可及 迅雷不及掩耳 风马牛不相及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及ji

〈连〉连接并列的名词或名词性词语:激光被广泛运用于工业、军事、医学~通讯|这里蕴藏着煤、铁~其他矿物资源|他先后当过编辑、记者~电视节目主持人注意“及”连接的成分如果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成分应放在“及”的前面。如:总统及他的随行人员出席了欢迎会。

(同)跟 和 暨 同 与 并

及jí

❶涉及;达到:(夏金桂)先时不过挟制薛蟠,后来倚娇作媚,将~薛姨妈,后又将至薛宝钗。(七九·1980)勋业有光明日月,功名无间~儿孙。(五三·1240)
❷比得上:若论举业一道,(贾环)似高过宝玉; 若论杂学,则远不能~。(七八·1946)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稍~林黛玉者。(二九·676)三春争~初春好,虎兔相逢大梦归。(五·107)
❸来得及:尤氏秦氏未~答话,地下几个姬妾先就笑说。(七·163)未~叙谈,那长史官先就说道,“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三三·752)
❹用作动词补语,表示行为涉及的对象:(那僧)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爷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一·13)残病在身,公务繁冗,因此尚未讲~延师一事。(七·166)
❺连词。a)用于一个小句的动词前,表示另一小句动作发生的地点或时间:宝玉~到了怡红院,只见一群人在那里,王夫人在屋里坐着,一脸怒色。(七七·1903)世人都晓神们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到多时眼闭了。(一·22)b)连接并列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岫烟心性为人,竟不像邢夫人~他的父母一样,却是温厚可疼的人。(四九·1133)日间以习射为由,请了各世家弟兄~诸富贵亲友来较射。(七五·1845)

❶與也。《詩經·邶風·谷風》: “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鄭玄箋: “及,與也。” 《詩經·邶風·谷風》: “昔育恐育鞫,及爾顛覆。”鄭玄箋: “及,與也。”《詩經·衛風·氓》: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鄭玄箋: “及,與也。” 《詩經·王風·中谷》: “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鄭玄箋: “及,與也。” 《詩經·小雅·何人斯》: “及爾如貫,諒不我知。” 鄭玄箋:“及,與。” 《詩經·小雅·采菽》: “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鄭玄箋: “及,與也。”《詩經·大雅·緜》: “爰及姜女,聿來胥宇。” 鄭玄箋: “及,與。”《詩經·大雅·緜》: “周王于邁,六師及之。”鄭玄箋:“及,與也。” 《詩經·大雅·板》: “我雖異事,及爾同寮。” 鄭玄箋: “及,與。”《詩經·大雅·板》: “昊天冒旦,及爾游衍。” 鄭玄箋: “及,與也。”《詩經·大雅·桑柔》: “其何能淑,載胥及溺。” 鄭玄箋: “及,與也。” 《儀禮·士昏禮》:“主人請醴,及揖讓入。” 鄭玄注: “及,與也。”《儀禮·特牲饋食禮》: “主人降,凡賓盥出。” 鄭玄注: “及,與也。” 《禮記·王制》: “八十齊喪事弗及也。” 鄭玄注: “與,及也。”陸德明 《經典釋文》:“與言預,下及注同。”
❷至。《儀禮·燕禮》: “賓入及庭,公降一等揖之。” 鄭玄注: “及,至也。” 《儀禮·大射》: “擯者納賓,賓至庭,公降一等揖賓。” 鄭玄注:“及,至也。” 《儀禮·聘禮》: “及期夕幣。” 鄭玄注: “及,猶至也。”《儀禮·聘禮》: “及竟,張旜誓。” 鄭玄注: “及,至也。” 《儀禮·士虞禮》: “降階還及門,如出户。” 鄭玄注: “及,至也。” 《儀禮·士虞禮》: “主人及兄弟踊。” 鄭玄注: “及,至也。”《儀禮·少牢饋食禮》: “若不吉,則及遠日又筮日如初。” 鄭玄注: “及,至也。” 《禮記·曲禮下》: “諸侯及期相見曰遇。” 鄭玄注: “及,至也。” 《禮記·曾子問》:“如將冠子而未及期日。” 鄭玄注:“及,至也。” 《禮記·内則》: “夫婦之禮,唯及七十,同藏無間。” 鄭玄注: “及,猶至也。”

及jí

〖连词〗
一、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28)。《郑伯克段于鄢》:生庄公,及共叔段。——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如果有为非作歹,触犯法令和进忠言、做好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官吏评定赏罚。《方山子传》: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杰。——于是,他就在马上跟我谈论用兵的方法和古往今来成败的道理,自以为是当代杰出的人才。
二、表示转折。可译为“至于”(2)。《贾谊治安策一》:及燕梁他国皆然。——至于燕、梁等其它国家也都是这样。《游侠列传序》: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至于像季次、原宪,都是乡里人。


窥kuī

〖动词〗
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偷着察看、观察(15)。《宋人及楚人平》: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于是派司马子反登上小土山察看宋国都城的情况。《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服衣冠,窥镜。——早上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在镜中观察自己。《管晏列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晏子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他的丈夫。

及jí

〖动词〗
一、追上,赶上(12)。《子鱼论战》: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即使追上的是老年人,俘虏了也要抓回来,那么对于头发才花白的敌人又有什么可怜悯的呢?《屈原列传》:怀王悔,追张仪,不及。——楚怀王后悔了,派人去追张仪,但没有赶上。《泷冈阡表》: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自从我做你家媳妇,没有赶上侍奉我的婆婆。
二、到,到达(35)。《郑伯克段于鄢》: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不到黄泉,不要相见了。《子鱼论战》: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敌人受了伤还不到死,为什么不再加上一刀呢?《争臣论》: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现在虽然还不能够达到,难道阳子将来就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吗?
三、推及,涉及(8)。《臧僖伯谏观鱼》: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官吏的职守,不是君主所推及到的。《谏太宗十思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涉及到施用惩罚,就想到不要因生气而滥用刑罚。《争臣论》:而未尝一言及于政。——可是,他不曾有一句话涉及到朝政。
四、比得上,赶得上(16)。《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诸葛亮后出师表》:今陛下未及高帝。——现在陛下您不能赶得上高帝。《师说》:郯子之流,其贤不及孔子。——郯子这样一些人,他们的才能不能比得上孔子。


及jí

〖介词〗
一、介绍时间,情况。可译为“到”、“等到”(56)。《郑伯克段于鄢》: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等到庄公继承君位的时候,武姜替他请求把制地封给共叔段。《朋党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到了昭宗的时候,全部杀掉朝廷的名臣。《纵囚论》: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等到施行恩德来对待他,可以使他转化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二、介绍处所。可译为“在”、“到”等(3)。《郑伯克段于鄢》: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假若挖隧道到泉水,你们在隧道里相见。《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返回到郡里,渔人去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阅江楼记》: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内外之所及也。”——皇上一定说:“这是我用恩德感化,威力慑服,广泛深入到国内外所达到的局面啊。”
三、介绍旁及的对象。可译为“跟”、“同”、“给”等(4)。《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屈完及诸侯盟。——屈完跟诸侯订了盟约。《子鱼论战》:及楚人战于泓。——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吕相绝秦》: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我们文公率领诸侯跟秦国一起包围了郑国。
四、介绍直接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到”,有时可不译出(8)。《郑伯克段于鄢》:爱其母,施及庄公。——爱他的母亲,扩大到爱庄公。《襄王不许请隧》: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让各人有安居的地方,以此来顺应天地。《沧浪亭记》:国富兵强,垂及四世。——国家富裕,军队强大,一直传到第四代。
五、介绍可乘趁的时机。可译为“趁”、“乘”等(5)。《申胥谏许越成》:及吾犹可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趁我国还可战胜它,小蛇不打死,成为大蛇将怎么办?《触詟说赵太后》: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却不趁现在这个时候让他为国家建立功劳。《诸葛亮后出师表》:而不及早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如果不趁早打算,要靠着一个州的地方,与敌人长期相持,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六点。

及jí

❶ 追上,赶上。《左传·成公二年》:“故不能推车而~。”(及:被追上。)《屈原列传》:“怀王悔,追张仪,不~。”
❷ 比得上,赶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君美甚,徐公何能~君也!”韩愈《师说》:“今其智乃反不能~。”
❸ 到,达到。《触龙说赵太后》:“此其近者祸~身,远者~其子孙。”陶潜《桃花源记》:“~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❹ 推及,涉及,牵连。《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人之老;幼吾幼,以~人之幼。”《汉书·苏武传》:“武曰:‘事如此,此必~我。’”
❺ 来得及,顾得上。《史记·刺客列传》:“方急时,不~召下兵。”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战守迁皆不~施。”
❻ 继承。特指兄死弟继王位。《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世:父子相传。)《史记·宋微子世家》:“父死子继,兄死弟~,天下通义也。”
❼ 介词。❶ 表示利用某种情况或机会。译为“乘”“趁着”。《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彼众我寡,~其未既济也,请击之。”《触龙说赵太后》:“虽少,愿~未填沟壑而托之。”
❷ 表示事态到了某时。可译为“等到……时候”“到……时”。《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即位,为之请制。”《汉书·苏武传》:“始以强壮出,~还,须发尽白。”
❸ 表示相关的对象。可译为“跟”“同”。《诗经·卫风·氓》:“~尔偕老,老使我怨。”《左传·僖公四年》:“屈完~诸侯盟。”
❹ 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或范围。可译为“到”。《左传·隐公元年》:“爱其母,施~庄公。”(施yì:扩展。)《赤壁之战》:“烧尽北船,延~岸上营落。”
❽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以及”。《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公子书,请救求魏。”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为忠善者,宜付有司。”

*ji

BCB0
❶追上;赶上;达到:望尘莫~/~早/~时/力所能~/普~/~格。
❷比得上:我不~他。
❸〈文〉推及:老吾老以~人之老/攻其一点,不~其余。
❹连词。连接并列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工人~农民/领导~群众。
❺姓。

能够相比

能够相比

如(莫~;自愧不~) 及(~格) 若 朋 媲(媲美;媲敌;媲配;相媲) 匹(匹比;匹配;匹敌;匹俦;为匹;相匹) 配(配享;相配;般配;配得上) 亚 逮 顶 抗(抗衡) 方比 伦比 敌耦 相当 及得上
赶上,及得上:企及
比拟,比得上:般比
可以比美的:良比
比某一事物好:登而上之
比较要好一点:好些
 比完全没有好一点:聊胜于无
比较稍强:略高一筹 一日之长
一切都比得上:无所不及
完全比得上:毫不逊色 毫无逊色

☚ 相比   不能相比 ☛

到达

到达

到(~站;初~) 之(由昆~京)如(~京) 上(~街;~阵) 就(~位) 即(~位;~席) 造(~府) 赴(~官) 迨 踵(~门) 临(~窗;照~) 及 诣(~京)阚(~中原) 至(行至) 抵(抵达;抵临) 蹙踏 开涖
通行到达:通达
直接到达:直达 直抵
提前到达:早到
平安到达:安抵
全部到达:到齐(如数到齐)
一切地方都能到达:无所不及
无论多远都能到达:无远弗届 无远不届
迅速到达:电临 速达
到达的先后次序:先来后到
不到达:不到
(到了某一地点:到达)

另见:来 去 宾客 亲自 ︱出发

☚ 到达   到某处 ☛

达到

达到

到(到达) 至(至于;至乎;~到;企至) 达(进达) 臻 几 底(终~于成) 顶 登 践 跞逮(逮至;逮及) 萃 蔇 稽 涉 放 造 由 于 之 氐 徂 彻 戾 及(及至;迨及) 极 集 詹
能达到:克臻
距离近,达得到:望其项背 望其肩背 望其肩项
达到规定的标准:及格 极格 够格 过关
达到目的:上遂 得逞 得手着手 逞志实现
借助外物以达到某种目的:利用
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捷足先登 捷足先占 捷足先得 疾走先得 疾足先得 疾足先登
能力低下的人只要勤奋做事,同样能达到目的:驽马十驾 驽马十舍
达到限额:满(~员;~座)
达到某种职位:致位
升登,达到:跻 阶
出乎意料地达到:竟至
几乎达到:几几 几及 几乎
逐渐达到:驯至 驯致
一次就达到预定的目标:一步到位 一次到位
一下子就到位:一蹴而至 一蹴而造 一蹴即至
远远达到:遐被 远达 远暨
没有地方不能达到:无所不及 穷天穷地
哪里能达到这种地步呢:曷可臻此
(到了某一阶段:达到)

另见:目的 目标 程度 境界 水平位置 达不到

☚ 达到   达到某种程度 ☛

连接1

连接1

连(连结;连络;连缀;连属;连缉;连同;连串;连缉;纚连;结连;缀连) 接(接合;接联;承接;联接;接连;交接;衽接;赴接) 联(联接;联结;联属;纚联) 结(联结;维结;链结) 维 缀(联缀) 编 续(胶~) 系 簪 钩带 错紾
连接的词:和 与(与其) 同 及(以及) 连(连同) 跟 暨 而(而且;因而;然而;既而) 或(或者) 如(如其;如果) 并(并且)虽(虽然) 既(既然) 即(即使)但(但是;不~) 因(因此;因为;因而) 要是 只要 尽管 不管 不论 于是 除非 所以 况乎
表示连贯关系:然则 然即
承接上面的意思,引出下面的话:承上接下
接连上文并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承上起下
用铰链连接:铰接
用车钩把两节车厢连接起来:挂钩
接在一起:拼接 拼拢
连接合在一起:接合
 将事物连贯在一起:串(串连)
把同类的事物连在一起:连类(~而及)
用绳子、线等绕住或套住,使分开的东西连在一起:襻(鞋~)
接在原有的事物的后面:续(~集)
编排连接:铨贯
并排连接:骈接
依次连接:鱼贯 鳞接
摊平后联结:铺著
错误地连接:串(电话~线)
(使连接在一起:连接)

另见:粘贴 缝纫

☚ 连接1   粘合 ☛

到某个时间

到某个时间

届(~时;~候) 顶(~晚结束) 暨 讫 迄(~未成功) 汔(~未见效) 到(到了;~期)及(及至) 至(投至)
到时候:及时 届时
从早到晚:永日
到天亮:达明
直到次日清晨:极晨
到最后:临了
到死:至死 抵死
到某时限停止:为止 终止
限至某时停止:截止
时期结束:终了 穷已

☚ 时间的开始   到现在 ☛

并列

并列

并(并排) 骈 齿(齿列;齿班;齿躐;齐齿;隶齿) 比(比并;次比) 齐(齐齿;齐列;齐班) 方 同列 平列 軿列
两种事物平列:两(势不~立)
表示并列关系:或(~者;~诸) 既 也且 又 以 亦 及 而 并 将(~信~疑) 与 和 暨
等同,并列:
同列,并列:班行
并列的样子:肆肆
(平行排列:并列)

☚ 排队   排列状况 ☛

赶上

赶上

及(追及) 逮(逮及) 赶趟 趁迭 追上 撵上
赶上时机:赶点
企求赶上:企及
距离近,赶得上:望其项背 望其肩背 望其肩项
赶上别人的前进速度:望尘追迹
加紧追上最前面的:迎头赶上
振作起来,紧紧赶上去:奋起直追 振起直追
赶在最前面:当先(奋勇~)
 争着赶在别人前头:争先
赶上并超过:赶超
虽然落后在最后,只要坚持前进,最终也能赶上:不耻最后

☚ 追逐   赶不上 ☛

够(~数;~量;~用) 敷(入不~出)
够得上:及(~格) 足以
够得上,有资格:配(~称)
够一定标准:像样 正式 正经(~货)
够一定的标准或条件:够格 入流
勉强够:刚(刚刚) 仅仅
大体够:还 尚 总算
达到满足的程度:足(足够) 充(充分;充足;充融) 堪(~用) 饫 实饱(~足) 赡 盛
足够食用:足食
足够而有剩余:富余 余饶 宽绰

另见:有余 数量 程度 ︱不够

☚ 够、足   充足 ☛

及jí

其立切,入缉。
❶追上,赶上。《左传·成公二年》:“故不能推车而~。”
❷到达,达到。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宿置酒》:“相携~田家,童稚开荆扉。”
❸介词。乘,趁着。《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❹连词。与,和。《诗·豳风·七月》:“六月食郁~薁,七月亨葵~菽。”

〖及〗 粵 kap6〔劇十切〕普 jí

❶ 趕及,追上,趕上。許慎《說文解字》:「〜,逮也。」(逮:到。)李白《月下獨酌》(其一):「行樂須〜春。」
❷ 等到。姚瑩《捕鼠說》:「苟暫羈而少飼之,勿以美食,〜微飢而縱之。」(縱:放。)
❸ 接近,到,達。戴名世《南山集.鳥說》:「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之。」
❹ 趁着。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彼眾我寡,〜其未既濟也,請擊之。」(既濟:渡河。)
❺ 累及,牽連。荀況《荀子.致士》:「賞僭則利〜小人,刑濫則害〜君子。」(僭:超越本分。)
❻ 連詞,和,同。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傳以示美人〜左右。」
❼ 連詞,後來。魏禧《吾廬記》:「~其北遊山東。」

及jí

❶和,与。如:步枪及机枪。
❷达到。如:波及,普及,及格。
❸趁着。如:及时, 及早。
❹姓。

及jí

Ⅰ  ❶ (达到) reach;come up to: 目力所 ~ as far as the eye can reach;
力所能 ~ within one's power;
望尘莫 ~ so far behind that one can only see the dust of the rider ahead;too far behind to catch up;
水深 ~ 腰。 The water came up to one's waist.;The water was waist-deep.
❷ (够得上;比得上) can compare with;be comparable;be up to: 我的英语不 ~ 他。 My English cannot compare with his. 这辆自行车不 ~ 那辆好。 This bike is not so good as that one.
❸ (赶上) be in time for: 这场雪很 ~ 时。 This snow has come at the right time. Ⅱ  (连接并列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and;as well as: 工人、农民 ~ 知识分子 workers,peasants and intellectuals;
地里种着小麦、油菜 ~ 其他作物。 The fields are under wheat,rape and other crops. Ⅲ  (到) to: 由此 ~ 彼 proceed from one point to another;
由东 ~ 西 from east to west;
由近 ~ 远 from the near to the distant Ⅳ (姓氏) a surname: ~ 康 Ji Kang
◆及第 pass an imperial examination;
及锋而试 Try while the point is sharp.;Strike the iron while it is hot.;
及格 pass a test,examination,etc.;
及门第子 disciples [pupils] directly taught by a master;
及时 timely;in time;seasonable;promptly;without delay;
及时来到 arrive in the (very) nick of time;come in time;
及时行乐 enjoy pleasure in good time;
及时雨 timely rain;timely help;a friend in need;
及物动词 transitive verb;
及早 at an early date;as soon as possible;
及至 up to;until

ampersand(&)

及jí

瓜而代|笄年华

❸ 爱屋乌|鞭不腹|猝不防|罚弗嗣|迫不待|恕己人|舔糠米|推己人|万不一|言不义|由表里|由此彼|由近

❹ 懊悔无|鞭长莫|措手不|非可企|管见所|过犹不|后悔莫|悔之不|悔之莫|力不能|力所不|力所能|莫可企|始料不|噬脐莫|望尘莫|唯恐不|惟恐不|无从企|无所不|无暇顾|愚不可|追悔不|追悔莫|追悔无

及,甲骨文作,金文作,《説文》古文作,小篆作
初文从人从又,“又”貼近 “人”後。甲骨文第三字形作後一人伸手抓住前面一人。第四字形與金文第二字形將 “人” “又”合成一體,表示以手抓住一人。金文第四字形增 “彳”爲意符,表意更加明確。本義是趕上、逮住,引申爲到達、接續等義,又用作連詞、介詞。卜辭或用逮及、到 (某時)之義。銘文或用作介詞、連詞,義爲逮及、與。又或通 “急”。
楚簡帛文作,或增从止,多有訛變。秦簡牘文作,後者古隸典型。

及jí

(金) (篆)
甲骨文、金文为人、又会意。“又”即“手”,意为用手逮住了在前面跑的人,义为赶上、达到,“及格”的“及”即用其本义。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ji
阴平:圾(垃圾)
芨(草名,可入药)
阳平:极(积极)
级(级别)
汲(汲取)
岌(岌岌可危)
笈(密笈)
忣(同“急”)
伋(人名用字)
急(急躁)

吸(呼吸)
相关链接
1.“趿”(tā),会意字,意为穿拖鞋,取木板拖鞋落地时tī tā之声。
2.“急”以“刍”为声符。“刍”,乃“及”之变形。上为“人”的变形,下为“彐”(“又”的变形,即手),与“刍”(繁体为“芻”,chú)不是一回事。

甲骨文;金文;篆jí

[人(意符)+ 又(手,聲符)→及(《説文》:“及,逮也。從又,從人。,古文及。《秦刻石》及如此。,亦古文及。,亦古文及。徐鍇曰:“及前人也。”及,像一人用手觸到前面一個人的身體,像逮住了他。引申爲到達〈波及、普及、及格、力所能及〉,駟不及舌(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又作連詞〈先生及學生〉。若以先生爲主,則“先生”放在及之前。)]
《詩經·邶風·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遠望不見倩影,淚涕難止如雨。)
[春秋] 左丘明《左傳·文公十八年》:“醫曰:‘不及秋,將死’”(不及秋,等不到秋天。)

及jí

(3画)

【提示】3画,第二笔为横折折撇; 旧字形4画,第二笔断为横折、横撇两笔。

*及jí

3画 丿部 
(1) 赶上: ~时|望尘莫~。
(2) 到;达到: 涉~|普~|~格|鞭长莫~。
(3) 比得上: 小张的力气不~小李。
(4) 〈书〉牵涉到: 不~其余|爱屋~乌。
(5) 连词。和;与: 亚洲、非洲~大洋洲|旱灾、水灾~风灾。

及()


甲骨文合集256,殷
庚寅卜, 爭, 貞𢓚及, 今三月至。

甲骨文合集11559,殷
□□卜, 㱿, 貞及今[十]二月……

保卣,殷周金文集成5415,西周早期
乙卯, 王令保及殷東或(國)五𥎦(侯)。

父鼎, 殷周金文集成2734,西周中期
白(伯)邊(及)中(仲)父伐南淮尸(夷)。
按: 此增从止。

鄭鄧叔盨,殷周金文集成4396,西周晚期
(鄭)𤼷(鄧)弔(叔)乍(作)旅盨,及子子孫孫永(寶)用。

鳧叔盨,殷周金文集成4425,西周晚期
鳧弔(叔)𠀠(其)萬年永(及)中(仲)(姬)寶用。
按: 此增从辵。 它表明“”這一形體西周已經出現。

秦公鎛,殷周金文集成269,春秋早期
公及王(姬)曰……

邿公典盤,文物1998年09期,春秋中期
寺(邿)子姜首寺公典爲其盥般(盤)。

徐王義楚觶,殷周金文集成6513,春秋晚期
及我文(考)。

中山王方壺,殷周金文集成9735,戰國晚期
(遺)(訓)(以)阤(施)及子孫。

包山楚簡·文書123,戰國
孓弗(及)。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乙7,戰國
(及)𫊟(吾)亡(無)身, 或(有)可(何)……

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出2,戰國
及其見於外,則勿(物)取之也。

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24,戰國
及其爲堯臣也,甚忠。
按: 此與“秉”形近。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13,戰國
孝羕(養)父母, (以)善亓(其)新(親),乃及邦子。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19,戰國
四𣳠(海)之内(及)四𣳠(海)之外皆青(請)(貢)。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169,戰國至秦
而遺倉嗇夫及離邑倉佐主稟者各一户,以氣(餼)人。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211,西漢
其弗致事,及其人留不自致事,盈廿日,罰金各二兩……

居延新簡EPF22.195,西漢
放馬及駒, 隨放後歸止害𤎩。

居延新簡EPF22.45A,西漢
關内侯以下至宗室及列侯子娉聚(娶),各如令。

漢印文字徵
許及私印。

漢印文字徵
毋姽及印。

泰山都尉孔宙碑陽,東漢
躬忠恕以及人,兼禹湯之罪己。

元融妃盧貴蘭墓誌,東魏
而與善之言弗膺,物化之期奄及。

竇泰墓誌,北齊
及巨釁滔天,長戟内指,既等闕南之敗,遂成山北之災。

李明顯造像記,北周
願亡女阿他等,面奉慈尊,及法泉生,速成佛道。

青州勝福寺舍利塔下銘,隋
爰及庶民。

尹尊師碑,唐
及載弄之始,目光炯然,眸子轉眄,若有所見矣。

程君妻周氏墓誌,唐
及納彩閨闈, 𡣕於程氏, 峻節將菊潭爭潔, 明允共玉沼同暉。
《説文》: “及, 逮也。 从又从人。 , 古文及。 《秦刻石》及如此。 , 亦古文及。 , 亦古文及。 ”
及,从又从人,象一人從後以手逮到另一人之形,本義爲追及。殷商時期,“又”和“人” 的位置不固定, 或作, 或作。 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 多作形, “人”與“又”交叉。西周中期,曶鼎作,人形移到“又”上,另加意符“彳”。戰國文字常作, “人”在“又”上, 或加飾筆作等形。西周金文、戰國楚文字中有从人、又,从彳、从止的形體,作(郭店簡)、(上博簡)。 《説文》古文“”蓋從此二形而來。
除追及義,“及”在古文字中使用較廣,可以表示到某時間,如: “□□卜,, 貞及今[十]二月……” (《甲骨文合集》 11559)或到某一範圍, 如: “亡(無)備(服)(喪), 它(施)(及)四國。 ” (上博楚簡二《民之父母》簡13)或作連詞,與、和,如: “捕貲罪,即端以劍及兵刃刺殺之,可(何)論? ” (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簡124)

☚ 尹   秉 ☛

及jí

甲骨文金文象以又(手)抓住人腿之形。《说文》释为“逮”。读去声dài时,义为追上,赶上。读上声dǎi时,义为逮捕,抓住,逮住。现在楷书“人”和“又”变形,原印刷体有作“𠬝”的, 上象“刀”,就是“人”字变形,下还从“又”。引申为到,跟上。如:来得及|赶不及。又引申为比得上。如:我不及他。又有达到义。如:由表及里|及格。又引申为趁着,乘。如:及时|及早。转为连词,和,跟如:牡丹、芍药及其他。可组成多音词“以及”。

及★常◎常


jí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从又从人,象有手伸到一人身后捕捉之形,隶定为“及”。本义表示追赶上(一说本义表示一人以手捉到另一个人),引申为达到、趁着、比得上、推及、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等。
【辨析】
❶以“及”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jí:级、极、汲、岌、笈∣jī:圾、芨∣xī:吸∣tā:趿。
❷及/和 见148页“和”。

(jí)

从又,从人。
【按】及,《説文》:“逮也。”段玉裁注:“及前人也。”

*及giəp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逮也。 从又、人。 , 古文及。 秦刻石及如此。,亦古文及。 ,亦古文及。 (三篇下)
碰及他人之意。

☚ 𢎘   三 ☛

(1)〈动〉赶得上;比得上。
《聊·磨》二三: 李二说“……奶奶给了勾(够)吊多钱,红布白布,还许着送粮食。”王丙不觉掉下泪来,哭着说:“可怜,可怜!我怎么~你呢!”
(2) 见〖己〗
❸。
另见ji。


〈介〉于;比。用在形容性词语后,表示比较。
《聊·墙》一: 他的达强~俺达,他的达俊~俺达,他达就比俺达大。又
《蓬》一: 福禄寿三星献了一盘枣,都大~瓜,一盘梨大~胡芦,这都是仙家的宝物。
<异>给。《聊·琴》: 埋怨老夭不凑趣,一日长给十来日。参看〖起〗1
另见j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