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参附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参附汤

❶《重订严氏济生方》方。人参半两,附子(炮,去脐)一两。为粗末,分作三服,每服加生姜十片,水煎,去滓,食前温服。功能回阳,益气,固脱。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手足厥冷,汗出黏冷,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或大便自利,脉微欲绝。现用于心力衰竭、创伤性休克、大失血等。见有上述症状者。实验研究:本方能提高耐缺氧能力,增加冠脉血流量,对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并对乌头碱所致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治疗作用。
❷《世医得效方》卷六方。人参、炮附子、煨肉豆蔻。为粗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七片、大枣二枚,水煎,食前服。治蛊疰痢。

参附汤decoction of radix gin seng and radix aconiti praeparata

中兽医方剂名。出自《妇人良方大全》。由附子、党参组成的汤剂。功效回阳、益气、救脱。主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症见汗出肢冷、呼吸微弱、脉微细等。

参附汤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组方药物】 人参 附子(炮,去皮、脐) 青黛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3味,取饮片,捣如麻豆大。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楮叶1片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日2夜1。
【适应病证】 肾消,饮水无度,腿膝瘦细,小便白浊。


参附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方药物】 人参15克 附子30克(炮,去皮、脐)
【制剂用法】 上药2味,为粗末,分作3服。每服以水300毫升,加生姜10片,煎至24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主要功效】 回阳,益气,救脱。
【适应病证】 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粘冷,四肢不温,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或大便自利,或脐腹疼痛,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现用于心力衰竭见有上述症状者。
【临床验证】 1.心力衰竭:以本方合生脉散治疗16例心衰(包括风心心衰、肺心心衰、心肌梗塞心衰)效果满意。以本方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8例,均达到病情缓解,疗效满意效果。经随访疗效亦较巩固(《湖南医药杂志》1983,6:50)。2.厥脱(休克):用参附注射液静滴对51例危重病人的抢救(包括感染性、创伤性、中毒性休克和晚期极度衰竭者)均获较好疗效。在46例休克及低血压状态患者中,用药后40例恢复正常,有效率为86.5%(《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2:88)。3.其他:此外本方对心律失常、慢性支气管炎、新生儿硬皮症等均有治验报告。
【方义分析】 此为回阳救逆名方。方中人参甘温大补元气;附子大辛大热,温壮元阳。二药相配,共奏回阳固脱之功。《删补名医方论》说:“补后天之气,无如人参;补先天之气,无如附子,此参附汤之所由立也,……二药相须,用之得当,则能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方之最神捷者也”。
【实验研究】 1.参附注射液对动物耐缺氧和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参附注射液能显著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能显著对抗由垂体后叶素所引起的大鼠心电图第二期ST段的下移和各种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中草药》1982,3:27)。2.对动物冠脉流量等的影响,及对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参附注射液可明显增加离体兔心的冠脉流量,使离体兔耳和大鼠后肢灌流量增加,能显著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对乌头碱所致室性或室上性多种快速心律失常有显著治疗作用。(《中成药研究》1982,6:32)。3.强心作用:本方及其单味药物均有显著的强心效应,离体兔心灌注本方后心脏收缩振幅即刻略为减小,但随后收缩幅度即增加8±5.3%,心率略有减慢(同上2)。实验还表明本方强心作用,比单味药有更明显的效果(《中成药研究》1985,10:22)。4.抗休克:实验表明本方注射液对家兔失血性休克有一定治疗作用。使血压达到最高值所需时间短,且维持时间长(《中成药研究》1984,3:28)。参附青注射液能对抗内毒素休克,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的大鼠休克有效。此外,本方还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包括室性、室上性多种快速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结性早搏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正常家兔血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性,使其血液流变性明显改善(《内蒙古药学》1985,3:12)。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转厥安产汤”(《叶氏女科诊治秘方》卷三)。本方改制为注射剂,名“参附注射液”用药方便,利于抢救;本方加青皮,并制为注射剂,名“参附青注射液”抗休克效果更佳。


参附汤 《世医得效方》卷六

【组方药物】 人参 绵附(炮,去皮、脐) 肉豆蔻(微火煨裂)
【制剂用法】 上药3味,锉散。每服6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7片,大枣2枚同煎,空腹时服。
【适应病证】 下痢鲜血,滑泄不固,欲作厥状者。

参附汤

参附汤

出自《校注妇人良方》,由人参12克附子9克组成。水煎服(原方加姜,枣水煎服)。有回阳,益气,救脱之功。主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手足厥逆,大汗淋漓,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等。本方药精而力专,有上助心阳,下补肾命,中补脾土之功,能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药效迅速,为抢救垂危之良剂。临床不但用于阳气暴脱之证,对妇科崩漏、痈疡溃后以及手术后血脱亡阳者,亦有良效。对休克病人,以及心力衰竭而出现手足厥冷,冷汗不止,脉微欲绝者,亦可选用。

☚ 保元汤   酸枣仁汤 ☛
参附汤

参附汤

本方出自《世医得效方》卷八。方由人参半两,附子(炮,去皮脐)一两组成。上药作一服,姜枣水煎,徐徐服。功能回阳益气、救脱。主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出现手足厥逆,汗出粘冷,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或气短头晕,或大便自利,脐腹疼痛,或呃逆不食,脉象沉微欲绝等。
本方主治阳气暴脱所致的四逆、汗出、脉微垂危之证。《素问·生气通天论》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今阳气暴脱,危及生命,故当急救固脱,力挽垂危,故从大温大补,益气固脱而立法。方中人参甘温大补元气,附子大辛大热,温壮元阳,二药相配,具有上助心阳,下补肾命,中温脾土,共奏回阳固脱之功,用之得当,则能力救垂危。《删补名医方论》说:“补后天之气无如人参,补先天之气无如附子,此参附汤之所由立也……二药相须,用之得当,则能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方之最神捷者也”。本方为回阳益气救脱之剂,只宜于脱证,对闭证禁用。据临床报道,本方治疗心力衰竭属于心肾阳虚,阳气欲脱,脉微欲绝,或兼咳喘气短,动则尤甚,手足不温,小便不利,或见浮肿汗出,脉虚数无力,舌淡嫩等症者,有显著疗效。对休克型肺炎,辨证属脱证厥逆者,用此方大补元气,回阳固脱,在用药12~15小时后即可使休克缓解。
参附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人参、附子(炮裂,去皮脐)、青黛各半两。 上三味㕮咀如麻豆,每服二钱匕,水一盏,楮叶一片(切),煎七分,去滓温服,日二夜一。功能补气温阳,兼清虚热。主治肾消,饮水无度,腿膝瘦细,小便白浊。
人参汤(《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九) 人参、当归各等分。上药为末,以猪腰子一枚,切片,水二盅,糯米半合,葱白二根,煮取汁八分,入药三钱,煎服。功能补气养血。主治产后气血不足,发热盗汗,内热晡热等。
芪附汤(《魏氏家藏方》) 黄芪(去芦,蜜炙)、大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上药每服四钱,姜十片,水一钟,煎八分,食前温服。功能助阳固表。主治阳气虚衰,汗出不止,肢体倦怠。
独参汤(《丹溪心法》卷二) 人参(去芦)一两。㕮咀,水二钟,枣五个煎,不拘时,细细服之。功能益气固脱。适用于大失血,创伤休克、心力衰竭等危重病人,症见面色苍白,神情淡漠,肢冷汗多,脉象沉微欲绝;亦可用于虚劳气虚衰弱者。
参附益母汤(《辨证录》卷十二) 人参一两,附子一钱,益母草二钱。水煎服。功能益气回阳和血。主治产后血晕。

☚ 蛤蚧散   新定拯阳理劳汤 ☛
000043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2: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