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县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领导人 领导人首脑 另见:主持 领导 管理 治理 统治 ☚ 领导人 领头人 ☛ 县官 县官令尹 知县 县尹 令长 宰官 邑宰 邑令 邑侯 铜墨 雷封 百里君 县太爷 县大夫 县正堂铜章墨绶 ☚ 州官 小官 ☛ 县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人民政府首长,由县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每届任期前后不同。1950年规定为1年,1954年规定为2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建立“革命委员会”,废县长职。1979年后恢复设立,规定每届任期3年。主要职责:主持县人民政府的工作;在本县范围内,行使法律规定的职权;代表县人民政府对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县长County executive县政府最高的行政长官。在历史上,美国的县由县行政官员委员会或托管人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为克服这种形式的县政府产生的重叠、浪费和低效率等现象,各州议会于最近二三十年间设立了县长的职务。县长是县政府的最高长官。一些州授予县长最高长官通常行使的权力。 县长 县长官名。秦汉时置。掌一县政令。(见:县令) ☚ 县令 县丞 ☛ 县长head of a county;county chief 县长head of a county;county chief 县长county magistrate;head of a county 县长xiàn zhǎng官名。秦汉时县万户以上的称令,不足万户的称长。《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民国时县的长官称县长,掌全县的政令。 县长官名。战国时期齐、秦等国置,掌本县事务。秦、汉以后万户以下的县设县长为长官,掌本县政令,汉朝秩五百石至三百石。魏、晋、南北朝、隋沿置。 县长官名。(1)汉代始置,与县令均为县的长官。汉制,县满万户,其长官称县令,不满万户,其长官称县长。魏晋南朝县置令或长,一如汉制。北朝县的长官多称县令,极少称县长。隋遂不设县长,诸县长官均以县令为称。唐宋沿之,参见“县令”。(2)国民党政府设置,为县政府的主官。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六月国民政府改北洋政府时期的县知事为县长,此后县的行政长官一直称县长,综理县政,监督所属机关及职员。参见“县政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