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厥Jué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广东之清远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 “入声” 部。其源不一: 厥jué代词,犹“其”。李白《赠张相镐》: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畅当《薄中道中》:苍苍中条山,厥形极奇磈。 厥jué❶其。賈誼《弔屈原賦》:“遭世罔極兮,迺隕厥身。”張衡《東京賦》:“瞻仰二祖,厥庸孔肆。” 厥 厥妓乐人家的男子。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一○“官本杂剧段数”名目有:《赶厥石州》、《双厥投拜》、《双厥送》等。或作“撅丁”。明朱元亮《青楼韵语》“撅丁爱钞”,原注:“撅丁,妓家男子也。”元乔吉《私情》散曲:“老虔婆坐守行监,狠撅丁朝四暮三。”明朱有燉《烟花梦》杂剧:“禁不过鸨儿嗔,受不得撅丁骂。”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二五“院本名目”中有“撅俫家门”,“撅俫”也是“厥”或“撅丁”。 ☚ 卜儿 撅丁 ☛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厥 《说文》:“厥,发石也。”《荀子·大略》:“和之璧,井里之厥也。”厥,石。1.通“橛” jue 〔例〕 《庄子·达生》:“吾处身也,若厥株枸。”厥,当作“橛”,断木。厥通“橛”。 厥,见母、月部;橛,群母、月部。见、群旁纽双声,月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2.通“瘚” jue 〔例一〕 《释名·释疾病》:“厥逆,气从下厥起,上行入心肋也。”厥逆,属疾病,故当作“瘚逆”。厥通“瘚”。 〔例二〕 《素问·五脏生成篇》:“凝于足者为厥。”厥,即“瘚”。 厥,见母、月部;瘚,见母、月部。见母双声,月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3.通“蹶” jue [例一] 《孙膑兵法·擒庞涓》:“吾攻平陵不得而亡齐城、高唐,当术而厥。”厥,当作“蹶”,挫败。厥通“蹶”。 [例二] 《汉书·古今人表》第五等中:“吴厥由”。颜注:“即‘蹶由’。”厥由,《韩非子·说林》下作“蹶由”。 厥,见母、月部;蹶,见母、月部。见母双声,月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4.通“屈” qu [例一] 《左传·文公十一年》:“楚子、蔡侯次于厥貉。”厥貉,地名,《春秋公羊传》作“屈貉”。厥通“屈”。 [例二] 《春秋谷梁传·文公十一年》:“楚子、蔡侯次于厥貉。” 厥,见母、月部;屈,溪母、物部。见、溪旁纽双声,月、物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5.通“掘” jue [例] 《山海经·海外北经》:“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厥,挖掘。厥通“掘”。 厥,见母、月部;掘,群母、物部。见、群旁纽双声,月、物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厥 厥jué❶代词,他 (们),他(们) 的。《大雅·文王》五章:“厥作裸将,常服黼冔。”裸将,行灌祭之礼。裸,guàn。服,穿戴。黼冔,fǔxǔ,殷代的礼服与冠冕。孔《疏》: “此殷士其为裸献行礼之时,常服其殷所服黼衣而冔冕也。文王若以强服之,则当改其衣冠,令之从己;今仍服殷衣冠,明其自来自从,文王以德服之,所以强也。”《大雅·大明》三章:“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回,违迕(wǔ),指违背天意。孔《疏》:“其德不有所违,以此之故,受得四方之国来归附之。”《大雅·生民》四章:“实覃实訏,厥声载路。”郑《笺》:“覃,谓始能坐也。訏,谓张口呜呼也。是时声音则已大矣。”厥,代后稷。 ☚ 雄 尰 ☛ 厥读音j·üe(ˊ),为üe韵目,属e—ie—üe韵部。居月切,入,月韵。 上一条: 鴂 下一条: 劂 厥抉juě❶发射小石块。例:用弹弓子打~鸟。 厥tɕyɣ44麻木,失去知觉: 我的脚手冻~了。 厥, 古文作氒、 厥
![]() ![]() 厥jue❶其,他的,他们的。贾谊《吊屈原赋》:“乃殒(yun)~身。(殒:丧。)苏洵《六国论》:“思~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暴:暴露。以:而。) 厥jué❶气闭;晕倒;失去知觉 厥❶晕倒:气闭:晕~︱昏~︱痰~︱惊~。 厥jué❶ 失去知觉,昏过去:晕厥│惊厥│痰厥。 厥(22次) 厥jué代词,相当于“其”。《尚书·禹贡》:“厥土黑坟。”《左传·成公十三年》:“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离骚》:“浞又贪夫厥家。”厥,其也。《文选》五臣注:“厥,其也。”金开诚校注:“厥,其,指羿。” 厥jué代词。其;他的:惟朝乾夕惕,忠于~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十七一十八·388) 厥jué厥❶其。《詩經·大雅·瞻卬》: “懿厥哲婦,爲梟爲鴟。” 鄭玄箋: “厥,其也。”《周禮·地官·鄉大夫》: “厥明,鄉老及鄉大夫群吏,獻能之書于王。” 鄭玄注:“厥, 其也。” 《周禮·冬官·氏》: “永啓厥後,兹器維則。” 鄭玄注: “厥,其也。”《儀禮·士冠禮》: “厥明夕爲期。”鄭玄注: “厥,其也。” 《儀禮·士冠禮》:“兄弟具在,以成厥德。” 鄭玄注: “厥,其。” 《儀禮·特牲饋食禮》: “厥明夕,陳鼎于門外,北面北上,有鼏。” 鄭玄注:“厥,其也。” 《禮記·學記》: “ 《兑命》曰: 敬孫務時敏,厥脩乃來,其此之謂乎!”鄭玄注: “厥,其也。” 《禮記·坊記》: “《書》 云: 厥辟不辟,忝厥祖。” 鄭玄注: “厥,其也。” 《禮記·緇衣》: “大甲曰: 毋越厥命,以自覆也。” 鄭玄注:“厥,其也。” 《尚書大傳》: “若乃六沴作見,庶不共御,六伐既侵,六極其下,禹乃辟厥德,受命休令。” 鄭玄注: “厥,其也。” (《通德堂經解》)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石部 > 雜石 > 厥 厥 jué 石。《荀子·大略》:“和之璧,井里之厥也。”楊倞注:“厥,石也。”《玉篇零卷·厂部》作“廞”。 昏、厥、睡、晕、醉;苏、醒○昏hūn(动)失去知觉:~厥|~迷不醒|~倒在地。 ○厥jué(动)失去知觉,不省人事;晕倒;气闭:痰~| 昏~|晕~|惊~。 ○睡shuì(动)睡觉:~眠|安~|~醒|入~|沉~|~眼惺忪|云髻半偏新~觉。 ○晕yūn(动)昏迷:~倒|~厥|头~目眩|转两圈不~才怪呢|差点~死过去| 一阵眩~。 ○醉zuì(动)饮酒过量,神志不清:~醺醺|~翁之意不在酒|~汉|~得不省人事|酩酊大~|如痴如~|~生梦死。 ●苏sū(动)苏醒:死而复~|~醒过来。 ●醒xǐng(动)酒醉、麻醉或昏迷后神志恢复正常状态:~酒|清~|苏~|酒醉未~。 厥jué〖副词〗 厥jué〖代词〗 厥jué❶ 石。《荀子·大略》:“和之璧,井里之~也。”(和:和氏。井里:地名。) 厥*jueD8CA 推测 推测度(亿度;拟度) 算 臆 料 猜(猜想;猜测) 推想 揣想 忖测忖度 揣测 揣摸 捉摸 著摸 着摸 逆断 侧想 悬思 悬测 另见:断定 判断 猜想 测量 估计 揣度 猜想 ☚ 推测 预测 ☛ 他 他他 彼 其(无出~右) 夫 渠 厥之 ☚ 自己 人民 ☛ 指代 指代一般指:或 某 有(~些;~的) 泛指 另见:指出 指点 代替 ☚ 指代 如此 ☛ 头部症状 头部症状头痛病:痟(痟疾) 头风 ☚ 病状 五官症状 ☛ 短 短短 促 厥 另见:距离 ︱长 ☚ 短、宽 宽 ☛ 〖厥〗 粵 kyut3〔缺〕普 jué ❶ 人稱代詞,他(們)的。蘇洵《六國論》:「思〜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指割城給秦的諸侯國。)❷ 連詞,於是,就。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左丘失明,〜有《國語》。」(左丘:左丘明。) 厥病证名。详厥证条。 厥有三种含义。 厥jué《本草纲目》 序例第1 卷神农本经名例(1)。病证名。又称厥证。出《素问·厥论》等篇。 厥jué病症名。详厥证条。 厥juéⅠ ❶ (失去知觉;不省人事;晕倒;气闭) faint;lose consciousness;fall into a coma: 昏 ~ fall to the ground in a faint 厥juésyncope; inversion; cold limbs 厥古代北方和西域民族。即突厥。为对于突厥的简称。 厥 厥jue,syncope有多意。(1)气逆,亦作厥逆。王冰云:“厥,气逆也,凌上也,倒行不顺也。”病人自觉有一股气自下而上,一直上至心胁。(2)突然昏倒、神志不清之疾。《素问·五脏生成篇》:“暴厥者,不知与人言。”(3)肢体或手足冰凉的症状。按:厥与厥病不同,后者指头痛及似心绞痛等之类的病。而厥只是一种症状。根据病原与症状分为热厥、寒厥、冷厥、气厥、阳厥、痰厥、晕厥、煎厥等等。如由于饮酒过度,饱醉入房,此时阴衰于下而发生之厥,名寒厥; 由于心肾的阳气不足,出现精神疲乏,神疲欲眠, 四末不温,脉象微细弱者,名冷厥;冷厥只是四肢发冷,无意识障碍。而阳厥则只有狂怒的精神失常;煎厥指阳气亢极,煎熬津液而致气逆之疾。厥之治疗,根据病因,辨证论治。在精神科中如悲伤过度所致之急性反应性精神病,癔症及中毒性精神病,高热中均可见厥症。 ☚ 酒熨 厥症 ☛ 109.趣談“厥”字厥,像在家裏有人跌倒,見狀者大吃一驚,實際上厥是蹶本字。 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