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陋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陋室唐崔沔(旧题作刘禹锡)、宋汪应辰室名。陋,谓简陋狭小。《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又《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旧题唐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按宋范浚即认为崔沔之陋室,见《香溪集》卷一六《拙懒轩记》,当代学者亦已论证。)宋汪应辰自作《陋室铭》:“颜子居陋巷,巷则陋矣。而颜子则王佐才也,陋巷非所以处之。柳子居愚溪,溪非愚也,因柳子得名,则愚溪亦非所以名之。余也无行谊之储,不见比数于前辈,世所谓愚陋之士。而是室也,仅足以容膝,其陋矣哉!余之处是室也固宜,而名之以陋也亦宜。虽然扩其所性,尊其所知,而以希颜为志,不在我乎,颜何人哉!希之即是。”(见《文定集》卷九)室名寓安贫乐道、希贤思齐之旨。 陋室邓辀,字国骖,号陋室,宋崇仁人。博学。靖康间以布衣言事不合,归隐,自号陋室。及卒,门人私谥文定。子邓虎,亦有文名。 陋室lòu shì(号)见国骖。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柳刘”。贞元九年进士,又登博学宏辞科,授太子校书,累迁监察御史。加入王叔文集团,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贬朗州司马,后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前后二十余年,始入朝为主客郎中、集贤殿学士等。又出为苏、汝、同等州刺史。开成元年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白居易尝称之为“诗豪”。晚年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著有《刘宾客文集》(又称《刘梦得文集》)四十卷。《全唐诗》编其诗为十二卷。 陋室 位于和县城内东门大街。唐代诗人刘禹锡于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任和州刺史时所建房屋,取名陋室,并因自作《陋室铭》,而闻名遐迩。《陋室铭》全文只81字,风格新丽,闲适雅淡。铭文由大书法家柳公权书并勒石成碑。后因屡遭兵焚,室与碑俱毁。原陋室由清乾隆年间知州宋恩仁重建。1902年广东金保福补书《陋室铭》碑石一方。近年来重加修葺,依山而筑,居高临下,东西走向,形如卧龙。室有9间,分主室与偏室,砖砌壁,板铺地,瓦盖脊,斗拱飞檐。院前林木扶疏,有一长达数十米的柴条石铺阶,整个建筑古朴清雅。室西有小塘,名“龙池”,碧波见底,观游鱼浮沉,历历在目,水终年不枯。 〔古诗文赏析〕 陋 室 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我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属箴铭类,多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用于规勉自己或他人。本文通过自己简陋居室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孤芳自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情趣。 起首四句用诗歌手法以山水起兴,其中的对应关系作者做了巧妙的安排,以山水兴室;以不高不深兴陋;以仙有名、龙有灵兴己之德馨。写山写水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一篇的主旨“唯吾德馨”四字。这四个字是通篇的骨干和眼目。此四字包含有两方面的意思:其一是人以有美德为本,德之馨自可忘掉室之陋;其二是一语道尽陋室增光处,唯吾德馨而已。以上是第一层,译成语体则是:山并不在于高峻,只要有仙人居住便会出名;水并不在于幽深,只要有蛟龙居住就会显灵。这一间简陋狭隘的居室,只有我高尚的品德才可以使它芳香充溢。以下八句为第二层,言吾德能使陋室馨香的原因。“苔痕”二句是陋中佳景。景色如画,使居室环境充满绿意和生机,可见景致毫不简陋。“谈笑”二句是说陋室中,交往的都是学富五车的大儒,足见人并不陋。鸿儒即学识渊博大儒;白丁即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与“鸿儒”对称。实指无文化教养的俗人。与鸿儒谈笑,足见言语不陋。“可以”以下四句是陋中雅趣,足见行事不陋。素琴,指朴素而无装饰的琴;金经,用泥金书写的佛经;丝竹,泛指乐器;案牍,文书、公文之类。第二层的意思是说:鲜苔上石阶染成一片翠绿,草色透入帘栊映得满室碧青。这里常有学问渊博的大儒促膝谈笑,从无不学无术的俗客和我来往;室中可以弹奏高雅的古琴,可以阅读深奥的金经;没有丝竹俗乐在你耳边搅扰,没有案牍公文让你劳累分神。最后四句为第三层,“南阳”三句,以古代最著名的陋室作比。“孔子云”二句引古语作结。南阳,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在南阳郡隆中(今湖北襄阳县)。庐,即刘备三顾茅庐的草房;杨雄字子云,成都人,西汉著名学者、文学家。成都少城西南有扬雄宅,又叫“草玄堂”、“玄亭”。《汉书》记载扬雄“有田一廛,有一区”,他的居处也是比较简陋的。孔子云,见《论语·子罕》:“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此外妙在只引下句,既同上文德馨呼应,又隐含君子居住其内的意思,若两句全引,反而露出自炫痕迹,文意也缺乏机趣。最后引孔子的话,说明作者效法孔子,其美德自不可估量,室虽陋实并不陋之意自明。此引语实是借用,甚巧。这一层的意思是说我的陋室好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得好: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曹丕《典论·论文》中说:“奏仪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刘禹锡的《陋室铭》虽属铭诔,却兼有奏议、书论、诗赋的表达特点,其格调典雅,结构浑成,文字清丽,却反映作者的真实情感,通篇不满百字,却千古传诵,是难得的佳篇。 (诸天寅) 〔现代散文〕 陋室,掩映在高楼瓦房之间。刘禹锡被贬出京畿,任和州刺史时就住在这里。当时屋有三间,前后皆有庭院,但与刺吏的住房标准相距甚远。刘禹锡安于现状,整日以文会友,吟诗歌赋,遂成《陋室铭》之千古绝唱。陋室历经千年,几经兴衰,至明代为极盛时期,有亭、台、楼、轩十余处。可惜后来屡遭兵乱,至近代早已面目全非。1986年,省、县两级政府开始拨款重新修葺,本已是残垣败柱的陋室,因此面目焕然一新。 陋室的外围建有空花围墙一道,一人多高,前后留有两道半圆形拱门,围墙以黑白为主色调,让人有一种回归到古代的感觉。围墙前门门庭上有行楷“陋室”二字,再细看左下角小字,知是诗人臧克家所题。围墙内即为陋室,室前青砖铺地,绿草如茵苔藓斑驳,正应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之句。陋室的三间房子为互相依附的凸形建筑,中间为正厅,两边是厢房。站在园内即可看到正厅中的刘禹锡全身塑像。踏着碧绿的台阶步入正厅,只见塑像上悬有一块“政擢贤良”的横匾。实际上刘禹锡因为刚正不阿,屡遭贬谪,郁郁不得志,所以才写成了这篇绝世之铭。从刘禹锡塑像的眼神里,仿佛能看到他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志趣。塑像旁边是一块刻有《陋室铭》全文的石碑,系安徽书法家孟繁青仿柳体书刻而成。环眼厅房四周,挂满了当代书法家的楹联、条幅以及金石家葛许光的印章条幅。两边的厢房,东厢房陈列着清时岭南人金保福补书的《陋室铭》残碑和历代文人雅士吟咏陋室的诗词碑文,以及历代所修《和州志》中有关陋室和刘禹锡事迹的记载。可惜的是碑文模糊,而老书也多有残缺。西厢是刘禹锡的停柩房,放置一具石棺,棺内有石枕。 陋室的后院是鹅卵石拼成的小径,园中老梅如虬龙盘旋,新竹似蝴蝶翻飞。顺着卵石小径,从后园门步出围墙,只见一土岗如卧龙横在面前。岗下是一池水,碧波如染,时有两三条红鲤鱼浮出水面嬉戏,别具情致。走近池旁,见一石碑半埋土中,上刻“龙池”二字。池水幽深,冷气逼人。“深水藏巨龙”,名曰“龙池”,确是不虚。上得山岗,岗上四周新植了许多花树,绿树生风,繁花芬香,眼中入翠,足下踏青,令人飘飘欲仙。山岗中建有六角亭一座,尖顶向天,六檐欲飞,亭中有石桌、石凳,供游人休憩、谈景。朝南的亭额上有“江山一览”四个字。矗立亭中,居高临下,陋室面对镇淮楼,背靠古城垣。翘首东望,可见大江滚滚东流,烟波千里,著名的采石矶、太白楼等名胜古迹近在眼前;向南远眺,凤台山形如鸡笼,奇特险峻,风光别具,半山杜村杜默当年种植的玉蝶梅似也送来缕缕清香。 而今,陋室正被辟为“历阳公园”。届时,陋室四周将花树簇拥,人来人往,不只是刘禹锡要问,当代游人更要问一句:“何陋之有”了? (赵寒松)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陋居部 > 陋室 > 陋室 陋室 lòushì 亦稱“漏屋”、“陋屋”。隱僻之居所。《荀子·儒效》:“[彼大儒者],雖隱於窮閻漏屋,人莫不貴之,道誠存也。”王先謙集解引王念孫曰:“漏讀爲陋巷之陋。《爾雅》曰:‘陋,隱也:。’《大雅·抑》篇:‘尚不愧于屋漏。’鄭箋曰:‘漏,隱也。’是陋與漏通。”《韓詩外傳》卷五引《荀子》作“窮巷陋室”,《群書治要》卷三十八引作“窮閻陋屋”。唐·劉禹錫《陋室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按“陋室”之“陋”,今人多解爲“簡陋”,此未諳古義之故。 草房、草堂、草屋、斗室、陋室、陋屋、茅寮、茅庐、茅舍、茅屋、蓬庐、蜗居、蜗庐、蜗舍、小屋、丈室;大楼、大厦、高堂、宫殿、广厦、华屋、玉堂○草房cǎo fáng(名)草屋:这女人不嫌他破旧的~,愿嫁给他。 ○草堂cǎo táng(名)茅草盖的堂屋:杜甫~|细雨霏霏,~更显冷寂。 ○草屋cǎo wū(名)屋顶用稻草、麦秸等盖的房子,大多简陋矮小:结~而居|有~数间 |久居柴门~。 ○斗室dǒu shì(名)〈书〉指极小的屋子:身居~|他把自己关在~里读书 | 住在一间~里。 ○陋室lòu shì(名)简陋的房屋:隐居穷巷~|斯是~,惟吾德馨。 ○陋屋lòu wū(名)陋室:她至今还住在租来的~里|房顶漏雨,~中无法安身。 ○茅寮máo liáo(名)草屋;茅草棚:那是三间破旧的~|打谷场后面是一排~。 ○茅庐máo lú(名)草屋:三顾~|初出~|夜宿~|唯~可以下榻。 ○茅舍máo shè(名)〈书〉茅屋:竹篱~| 山下边有一排~。 ○茅屋máo wū(名)屋顶用茅草、稻草等盖的房子,大多简陋矮小:~采椽|半山腰有间孤零零的~。 ○蓬庐péng lú(名)〈书〉茅舍,泛指简陋的房屋:生自~,长于陋巷|朝为灌园,夕偃~。 ○蜗居wō jū(名)〈书〉比喻窄小的住所:蒙君不弃,使~生光|我缩在寒冷的北京~中 |把小小的~重新布置了一遍。 ○蜗庐wō lú(名)泛指简陋的房屋:窒居~| 禹域多飞将,~腾逸民 |他不以穷居~为苦。 ○蜗舍wō shè(名)比喻简陋狭小的房舍:栖息~|~虽小可容身。 ○小屋xiǎo wū(名)小房屋:一间弄堂~|他的~成了我最向往的地方。 ○丈室zhàng shì(名)斗室,言房间狭小:何须广居处,~可容身。 ●大楼dà lóu(名)高大的楼房:县城建起一排排~|这里新盖了许多~|这座~真高啊。 ●大厦dà shà(名)高大的房屋: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林立。 ●高堂gāo táng(名)高大的厅堂,借指华屋:居于华屋~。 ●宫殿gōng diàn(名)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江头~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广厦guǎng shà(名)高大的房屋:安得~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千幢。 ●华屋huá wū(名)〈书〉壮丽的建筑:~丘墟|生存~处,零落归山丘。 ●玉堂yù táng(名)玉饰的殿堂,亦为宫殿的美称:朱阁玲珑于林间,~阴映于高隅。 陋屋 陋屋庐(衡庐;蜗庐;蓬庐;陋庐;茅庐;穷庐) 陋宇 衡门 衡荜 衡樊 衡宇 衡馆 环堵(环堵之室) 竹盖 席门 寒舍 空室 曲业 草寮 漏屋 陋室 秋室 蜗舍 蜗居 龟蜗 鸠居 结茅 结茆 粗屋 根椽片瓦 燕雀之居 ☚ 华屋 房屋的状况 ☛ 房间 房间室(房室;教~;诊~;茶~;浴~) 轩(轩居;轩除) 房头 ☚ 房间 内室 ☛ 陋室lòu shì简陋狭小的房子。刘禹锡《陋室铭》:“斯是~~,惟吾德馨。” 陋室 陋室位于县城内。唐代文学家刘禹锡于长庆四年(824)任和州刺史时建,并作传世名篇《陋室铭》。室旁有书法家柳公权所书《陋室铭》碑刻。后室碑俱毁。现存建筑系清乾隆年间知州宋思仁重建,《陋室铭》碑系岭南金保福书刻。陋室共9间,分主室与偏室。主室凸形,坐北朝南,双扇格门,砖砌墙,板铺地,瓦盖脊,斗拱飞檐,清代建筑风格。主偏室之间有一院落。室院以外,垒石为垣。室北有形似卧龙的小山,古树成荫,翠色扑人。室西有圆形小塘,名“龙池”。 ☚ 7. 和县 霸王祠 ☛ 陋室 陋室在和县城内,刘禹锡所建。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县)。曾任监察御史、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等职。诗作语言生动、风格清新,有《刘宾客集》。长庆四年(824)任和州刺史时建陋室,并作名篇《陋室铭》碑刻。后室碑俱毁。现陋室系由清乾隆知州宋思仁重建,岭南(今广东)金保福补书《陋室铭》碑一方。现存陋室有9间,分主室与偏室。主室凸形,坐北朝南,双扇格门,砖砌墙,板铺地,瓦盖脊,斗拱飞檐,清代建筑风格。主偏室之间有一院落。室院以外,垒石为垣,室北有形似卧龙的小山,古树成荫,翠色扑人;室西有圆形小塘,名“龙池”。陋室正厅塑有刘禹锡立像。该室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王荆公书堂 绩溪太平天国壁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