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厝火积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厝火积薪

 原意是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某件事物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性。作为一种计谋,是指打入对方内部,暗中凝聚力量,伺机而动,分化瓦解对方。
 赵匡胤在平定南唐的统一战争中,利用“厝火积薪”之计,除掉了南唐大将林仁肇。林仁肇经常向南唐后主李煜提议收复长江以北的土地,但总未被采纳。宋太祖了解到林仁肇在南唐的威望,感到他是一个难以对付的敌手,便私下以重金买通了林仁肇的侍从,窃取了林仁肇的画像,并特意将画像挂在厅堂内。待布置停当以后,赵匡胤便引南唐使者入屋,故意指着画像问来使:“这是何人?”来使答道:“这是敝国大将林仁肇”。赵匡胤接着又告诉使者:“仁肇要来投降,先送来这张画像为信。”使者脸露惊色,疑惧不已。赵匡胤又指着空无一人的公馆对使者说:“这房子就是为林仁肇准备的。”南唐使者回去以后,将这些情况报告了李煜。李煜不知这是宋太祖的计谋,竟用毒药把林仁肇杀害了。
 “厝火积薪”是内间术的一种,它的宗旨是利用对手内部的矛盾,来破坏对手内部的团结,使之互不信任,自相残杀,以削弱对手的力量,自己却能旁观取利。在军事、外交、政治及商业竞争中,它的运用屡见不鲜。但在施用的过程中,手段必须巧妙,方式必须灵活机动,真假相间,虚实并用,才能达到目的,出奇制胜。

“厝火积薪”的意思,出处,故事 - 可可诗词网

厝火积薪

厝: 通“措”,放置。薪: 柴草。把火放在柴草堆下面。典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西汉初年,天下初定,内有诸侯争权,外有匈奴边患。可谓内忧外患,人心浮动。著名的政治家贾谊多次向汉文帝上书陈述社会的弊端,写出了著名的《陈政事疏》,他认为当时的政治局势很不好,违背情理、伤害道义的事情更是比比皆是。他认为,那些大谈天下大治的人纯属一派胡言,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治与乱。就好比是,将火种放在堆积起来的柴草下,却又在上面睡大觉,当大火即将燃烧起来时还以为平安无事。他大声疾呼:“如今的政治形势,与之相比有何两样?!”

“厝火积薪”即源于此,比喻潜伏着极大的祸患、危机。


“厝火积薪;危如累卵”的拼音、意思、同义词、近义词-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厝火积薪;危如累卵

 【厝火积薪】cuò huǒ jī xīn 把火置于堆积的柴草之下。比喻潜藏着极大的危险。(厝:放置。薪:柴草。)〈例〉小煤窑乱开滥采,既破坏地貌浪费资源,又无异于厝火积薪,迟早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危如累卵】wēi rú lěi luǎn 形容极其危险,就像堆起来的蛋一样,随时可能倒塌下来。(累:堆。卵:蛋。)〈例〉如果一个国家毫无战争准备,一旦爆发战争,就会危如累卵。
辨析 都是比喻性成语;都有形势潜藏危险的意思;都常作谓语、宾语、定语。
“厝火积薪”着重强调隐藏着极大的祸患;多用于书面语。“危如累卵”着重强调危险到了极点的处境;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提示 “厝”不能读作“xī”,不能写作“昔”。
  • 上一篇:蹉跎岁月;虚度年华
  • 下一篇:措置裕如;应付自如

“厝火积薪”的意思、出处、故事 - 成语大全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厝火积薪

 【出处】: 《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 而寝其上, 火未及燃, 因谓之安。方今之势, 何以异此! 本末舛逆, 首尾衡决, 国制抢攘, 非甚有纪, 胡可谓治?”
【故事】: 西汉到了文帝时, 国势已较为强盛, 但也潜伏着危险。在有人向朝廷告发吴王刘濞谋反时, 贾谊写了 《治安策》 , 向汉文帝进谏:要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他以事实指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先有济北王刘兴居的叛乱, 再有淮南厉王刘长的谋反, 现又有吴王刘濞不轨。诸侯王的割据,犹如厝火积薪, 火还没有燃烧起来, 看来还很安宁。现在的形势, 就和这种情况相类似。要是不采取有力的措施, 怎么谈得上治国有方呢?
【意思】: 把火放在堆积柴草的下面。厝: 安放; 薪: 柴草。比喻隐藏着极大的危险, 潜伏着严重的祸患。
【古例】: 《贾太傅新书》卷一《数宁》:“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 因谓之安, 偷安者也。”《大宋宣和遗事》贞集:“惜朝廷群俭用事, 李邦彦辈持讲和之说, 以图偷安目前,正如寝于厝火积薪之上,火未及燃, 自谓之安; 适其势焰薰灼, 则焦头烂额而不可救矣。”
  • 上一篇:错彩镂金
  • 下一篇:打草惊蛇

厝火积薪

比喻一触即发的危机。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 “盖企和平于均势之局,犹厝火积薪以求安也。”
●汉贾谊《新书·数宁》: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厝: 同 “措” 。放置。薪: 柴。西汉贾谊认为,朝廷当时所处的形势,正如同把火放在柴堆之下,若以为无事,这便是偷安。

厝火积薪cuòhuǒ-jīxīn

厝: 通“措”,放置。薪: 柴草。把火放在柴草堆下面。典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西汉初年,天下初定,内有诸侯争权,外有匈奴边患。可谓内忧外患,人心浮动。著名的政治家贾谊多次向汉文帝上书陈述社会的弊端,写出了著名的《陈政事疏》,他认为当时的政治局势很不好,违背情理、伤害道义的事情更是比比皆是。他认为,那些大谈天下大治的人纯属一派胡言,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治与乱。就好比是,将火种放在堆积起来的柴草下,却又在上面睡大觉,当大火即将燃烧起来时还以为平安无事。他大声疾呼:“如今的政治形势,与之相比有何两样?!”
“厝火积薪”即源于此,比喻潜伏着极大的祸患、危机。

厝火积薪cuò huǒ jī xīn

厝,通“措”,放置。把火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后用“厝火积薪”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清·洪楝园《警黄钟》五出:“前日和议虽成,戎心叵测。是厝火积薪之下,累卵层楼之上。”也作“厝薪于火”。《清史稿·诸王一》:“躬蹈四罪,而犹逞志角力,谬欲收拾人心,是厝薪于火而云安,结巢于幕而云固也。”也省作“厝火”。明·沈钦圻《咏史》:“但识凭江险,而忘厝火危。”

安然无事;厝火积薪、危在旦夕、险象环生

○安然无事ān rán wú shì

平安无事:知道大家~,这才松了口气|一直~|逃出城来,遂得~。

●厝火积薪cuò huǒ jī xīn

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今日事势,正所谓~|只图眼前安逸,不顾~之危。

●危在旦夕wēi zài dàn xī

危险就在眼前:如今入侵者势头正猛,山海关~|孤立无援,~|女孩的性命已~了 |国家~|决口越撕越大,九江~|先生身陷囹圄,~。

●险象环生xiǎn xiàng huán shēng

危险现象在周围接连发生,形容十分危急:~,祸事迫切| 内外交逼,~|南宋已经~。

厝火积薪

婉指隐藏着很大的危险。“厝”,通“措”,处置。原意把火堆积在柴草下面。也作“厝薪于火”。

字数:48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羊落虎口   厝火燎原 ☛
厝火积薪

厝火积薪

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极大的危险。厝(cuò):放置。积薪:堆积的柴。

☚ 存亡绝续   刀山火海 ☛
隐患

隐患

隐害 隐虞 阴痞 隙蠹 隙穴 瘕症 暗礁险滩
高官厚禄隐藏祸患:厚味腊毒 腊毒厚味
隐伏待发的祸患:祸机 祸枢
潜伏的、还未显现出来的祸患:无患之患
还未露出来的祸患:未形之患
隐藏着很大隐患:积薪厝火 厝薪于火 厝火积薪
隐藏在内部的严酷祸患:心腹之患 心腹之疾 心腹之忧 心腹重患 心腹大患 腹心之患 腹心之疾 腹心之病
(隐藏着的祸患:隐患)

☚ 各种祸患   忧患 ☛

危险

危险

危(危阽;危侧) 险(险危) 殆(殆危;危乎~哉) 厉 岌 悬(悬乎) 蹈海(~之危) 玄乎 重卵 累卵 掷卵 投卵(危于投卵) 艰难 摇刖 遗路
艰难危险:屯危 艰危 火山汤海
 颠困艰危:颠危
 长期艰危:积敝 积弊
容易发生危险的情况:险情(排除~)
 出现险情:出险
身居高位背后所隐藏的危险:亢极之悔
隐藏着极大的危险:积薪
 潜伏着很大危险:厝火积薪
 隐藏着很大的危险,后患无穷:积薪厝火 借火积薪
 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危机四伏
钱财多了,生命就有危险:财多命殆
官做大了有危险:处高临深
有坐牢的危险:缧绁之忧
发生危险:出险
 差点发生危险:险些 险乎 好险
遇到危险:遇险
身处风口浪尖,随时面临危险:当风秉烛
所依附的基础不牢,面临极大危险:系之苇苕
能力小的人承担重任必出危险:柱小倾大
衰弱危险:衰怠
倾斜危险:倾危
困窘危险:隘窘
 困顿危险:邅危 邅厄
 贫穷危险:贫危
动荡危险:浮危
危险可怕:凶险
(有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性:危险)

另见:危急 险地 险境 处境 冒险|平安

☚ 危险   各种危险 ☛

厝火积薪cuò huǒ jī xīn

fuel piled up under a fire; put a fire under a pile of faggots—a hidden danger
❍ 文武官员很少有人意识到那场潜伏的危机有如~,在大难临头时依然歌舞升平。Few of the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 were aware of the hidden danger which was like fuel piled up under a fire. They kept on singing and dancing to extol the good times.

厝火积薪cuò huǒ jī xīn

厝:放置。把火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比喻隐藏着非常大的危险。a hidden danger, put a fire under a pile of faggots, fuel piled up under a fire

厝火积薪cuò huǒ jī xīn

【解义】厝:同“措”,放置。薪:柴火。把火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比喻隐藏着极大的危险。
【例句】他把汽油放在床下面,无异于~。
【近义】累卵之危

厝火积薪

《辞源》源云:《汉书·四八·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埶,何以异此。”《注》:“厝,置也。”亦见贾谊《新书·数宁》。
按,此语之出,江苏版《成语词典》补逸云:《大宋宣和遗事》贞集:“惜朝廷群俭用事,李邦彦辈持讲和之说,以图偷安目前,正如寝于厝火积薪之上,火未及然,自谓之安;迨其势焰薫灼,则焦头烂额而不可救矣。”然,燃本字。

厝火积薪cuò huǒ jī xīn

把火放在柴禾垛下。比喻留下隐患,随时都有危险。“厝”,置,放;“积薪”,柴禾垛。《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执,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

厝火积薪

西汉文帝时,年轻的政论家贾谊因才名卓著,被汉文帝召为博士,随即又拜为太中大夫。
但是,由于贾谊锋芒太露,引起权贵周勃等人的妒忌。他们在文帝面前进谗,文帝便把他贬为长沙王太傅。
四年后,文帝又召回贾谊,拜他为自己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
当时,汉文帝虽然是皇帝,但由于同姓的诸侯王力量很大,形成地方割据,不听中央的号令,因此中央的权力大为削弱。非但如此,那些诸侯王还觎帝位,常怀不仁之心。贾谊敏锐地看到了这一弊病,向汉文帝上了一道《治安策》。
在《治安策》中,贾谊列举了前几年济北王刘兴居的叛乱,近年汉文帝的亲弟弟、淮南王刘长的谋反;以及最近吴王刘濞等不遵守朝廷法纪,暗中招纳亡命之徒,不断扩张势力,图谋不轨的事实,分析道:
“现在不少人认为天下太平,这实际上是奉承陛下。现在的形势,实际上好比把火放在堆积的干柴之下,因为火还没燃起,看起来很太平。一旦火势暴起,局面将不可收拾。”
最后,贾谊建议汉文帝及时采取措施,削弱同姓诸侯王的势力,防患于未然。汉文帝看了,感到贾谊讲得很有道理,就下令把封地最大的齐国和淮南国分成好几个小国,初步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团。
不久,梁怀王不慎坠马身亡。贾谊自感失职,十分哀伤,一年后抑郁而亡,年仅三十三岁。
后来,“厝火积薪”这一成语,用来比喻隐藏着极大的危险。

厝火积薪cuò huǒ jī xīn

厝:同“措”,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比喻潜伏着极大危险。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盖企平和于均势之局,犹~以求安也。”
〔出处〕汉· 贾谊《新书· 数宁》:“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而谓之安,偷安者也。”
〔变式〕积薪厝火 厝薪于火
〔近义〕燕巢幕上 危如累卵 岌岌可危
〔反义〕曲突徙薪 杜渐防萌 防患未然

潜伏着很大危险厝火积薪;厝薪于火;积薪厝火

格式 比喻式。
释义 厝cuò: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在柴草堆下面。
出处 《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
举例 ~,后患无穷。

厝火积薪cuòhuǒ-jīxīn

《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厝:通“措”,放置。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又有“抱火卧薪”之语,见该条。

厝火积薪cuò huǒ jī xīn

见“积薪厝火”。

1HHC【厝火积薪】cuò huǒ jī xīn

把火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比喻潜伏着极大的危机。厝:同“措”,安置。薪:柴草。

厝火积薪cuòhuǒ-jīxīn

〔述补〕 将火放在堆积的柴草下。比喻隐藏着极大的危险。清·洪楝园《警黄钟》5出:“前日和议虽成,戎心叵测。是~之下,累卵层楼之上。”
△ 用于危险情状。
【近义】危在旦夕
〖反义〗安安稳稳。
也作“厝薪于火”。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