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演义小说
一种传统的通俗小说文体。它以历史传记、民间故事、民间传说为素材,经一定的艺术加工而成文。历史小说在古典小说中就已有之。辛亥革命后,反映清朝宫廷秘史的历史演义小说开始出现,写作者大多为鸳鸯蝴蝶派成员。“五四”前后,创作风气愈演愈烈,描写范围也不断扩大,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久,创作势头有所减弱,但在三、四十年代仍有部分此类小说陆续出现。历史演义小说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以史实为依据。蔡东藩据历代史书,创作了自汉至清的七大部演义,规模宏大,且着重于历史的真实性,较少穿插遗闻轶事,被人称为通俗的历史教科书。但由于缺乏小说技法,显得文采不足,呆板滞重。杨尘因的《新华春梦记》,暴露了袁世凯窃国称帝的丑行,大多是实事,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此外,还有《清宫十三朝演义》(许啸天)、《太平天国演义》(无名氏)、《曾左彭》(徐哲身)、《红羊豪侠传》(张恂子)、《留芳记》(包天笑)等。第二类专写宫廷的艳史、秘史,大多是色情、黄色之作,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第三类为对旧小说的改编,成就不大,流传不广。但其中也有结合现实,且有一定艺术水平的,如张恨水的《水浒新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