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历代帝王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历代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传为唐代画家阎立本作。绢本设色。图卷画有古代十三个帝王像,即: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绘画技巧娴熟,线条坚实如铁,用色大胆泼辣。尤其善于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把开国之主画得威武英明,而亡国之君则萎靡不振,两者对照鲜明,极有善恶兴废的涵义。今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 游春图 步辇图 ☛ 《历代帝王图》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传为唐代阎立本所作,卷式,绢本设色,51.3cm×531cm,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绘有汉代至隋代间有代表性的13个帝王像,加侍从共46人。创作上注重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有鲜明的褒贬倾向。 历代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唐代肖像画。又名《古帝王图》、《列帝图》、《十三帝图》、《古列帝图卷》、《古帝皇图卷》等。绢本,无款,重设色。纵15.3、横531厘米。自宋代富弼题识后,一直被认为是初唐画家*阎立本的作品。画面分组描绘了汉至隋之间的13位帝王: 有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蜀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每位帝王均由两个侍从扶拥,或行或坐,自成一组。每组右上角有墨笔楷书榜题。无背景和情节,只通过人物肖像的描写刻画了每位帝王不同的气质与性格。构图上有意将侍从画得矮小板滞,以突出帝王的主体形象。设色浓重,线条圆劲流畅,充分显示了初唐时期的绘画风格。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认为它是唐代郎余令所作,宋人摹本,可备一说。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 步辇图 凌烟阁功臣图 ☛ 历代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唐代肖像画。又名《古帝王图》、《列帝图》、《十三帝图》、《古列帝图卷》、《古帝皇图卷》等。绢本,无款,重设色。纵15.3、横531厘米。自宋代富弼题识后,一直被认为是初唐画家*阎立本的作品。画面分组描绘了汉至隋之间的13位帝王: 有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蜀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每位帝王均由两个侍从扶拥,或行或坐,自成一组。每组右上角有墨笔楷书榜题。无背景和情节,只通过人物肖像的描写刻画了每位帝王不同的气质与性格。构图上有意将侍从画得矮小板滞,以突出帝王的主体形象。设色浓重,线条圆劲流畅,充分显示了初唐时期的绘画风格。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认为它是唐代郎余令所作,宋人摹本,可备一说。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 步辇图 凌烟阁功臣图 ☛ 历代帝王图 087 历代帝王图无款,传为唐阎立本作,纵21厘米,绢本设色。描绘自汉昭帝刘弗至隋炀帝杨广共13个皇帝,形象神态刻画尽致,笔法线条凝重有力。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 步辇图 送子天王图 ☛ 历代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唐·阎立本作。绢本设色,纵51.3厘米、横531厘米图像卷,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图中绘有两汉、南北朝至隋代的13位帝王形象:前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倩、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加上侍从共46人。作者通过人物的面容、眼神、眉宇神态,刻画出不同的个性、气质、仪容,每个形象都寓有褒贬,以表达对前代帝王的作为和才能的评价。如对汉光武帝、魏文帝、吴主、蜀主及晋武帝画得“貌宇堂堂”,显示出“雄图内断、英谋外决”的性格;而对陈后主和隋炀帝则采取不同手法,把其画成“虚浮外貌”、“萎靡不振”的情态;前者是歌颂,后者是批判。从作品可了解作者的画技特征,健劲的线描加以深沉的设色,人物动态较为拘谨而重面部特征与神态的刻画,反映了传统的人物绘画在当时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 游春图 潇湘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