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卫生经济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卫生经济学health economics

系卫生领域里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依据国家总方针,遵循经济建设与发展规律,结合卫生工作特点,研究卫生事业与经济间相互关系,以及如何扩大与发展卫生事业经济,并如何使卫生经济为卫生事业发展服务。我国卫生经济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但在某些方面已有较快进展,卫生经济学对卫生事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卫生经济学

见“卫生”中的“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

经济学分支之一。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联系中,研究卫生服务、人民健康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以阐明卫生工作中的生产关系和作为社会经济现象的卫生生产力的矛盾运动,进而揭示卫生事业中的经济规律的学科。

卫生经济学health economics

是以卫生经济活动和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新兴学科。它研究卫生服务、人民健康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研究卫生事业中经济活动的原理、规律和现象,运用经济规律和法则为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卫生服务的经济效益。

卫生经济学

研究卫生保健服务、人们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运用经济学原理、方法分析研究卫生保健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揭示在卫生保健服务过程中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特点、范围和形式,正确处理卫生保健服务、人们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力求合理有效地筹集、配置卫生资源。
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为:(1)卫生事业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卫生事业管理体制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对宏观管理和微观运营机制进行研究; (3)卫生费用问题。研究有关卫生费用的来源、分配、使用及其构成、变化趋势等;(4) 医疗保健制度问题。研究医疗保险的模式、保险金的筹集方式、保险补偿方式与比例、保险金测算、与管理、运行机制等; (5) 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益评价问题。医疗卫生服务技术成本——效率与效果分析,区域和组织机构效益分析等; (6) 医疗卫生服务供求关系和收费标准(服务价格),以及医务人员报酬等分析研究。
中国卫生经济学研究始于1979年。1982年成立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会。1984年更名为中国卫生经济学会。1989年成立了中国卫生经济研究所。1991年建立了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与培训网络。

卫生经济学

研究卫生领域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又称保健经济学,属应用经济学。
卫生领域一般是指救死扶伤,预防疫病,增进人体健康,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要求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的医疗服务部门。卫生事业影响着民族的繁衍、人口的发展,是保持和增强劳动者劳动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物质资料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卫生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它还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民体质提供物质技术和保证,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重要部门。
卫生经济学以卫生领域的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为阐明这些问题的特点和规律,要涉及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因此卫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较为广阔。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口(劳动力)的健康质量和数量之间,社会经济制度、家庭等社会关系与卫生保健制度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因此,卫生经济学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并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卫生、人口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我国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卫生经济的基本理论,包括卫生事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卫生事业的服务目的和经济性质,经济规律在卫生事业中发生作用的条件、特点和表现形式; 西方卫生经济的学说和流派等。(2) 经济资源在卫生事业中的最优使用与提高医疗技术的经济效果,包括卫生事业资金的来源和构成,影响卫生经济资源投入量消长的各个因素,卫生资源本身的变化规律、健康投资及其经济效益评价,医务成本及医疗收费标准,医院经济管理在医院科学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和方法等,并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考察整个卫生事业和具体医疗单位的经济管理和经济效益。(3) 卫生事业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状况和变化过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医疗劳动的性质及利益分配等。
在西方,卫生经济学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形成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十年代。1940年,美国经济学家小H.E.西格里斯特写的《医疗经济学》,首次研究健康与经济的关系。五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学界专门召开了一次医疗经济学讨论会,出现了第一代卫生经济学家。1958年,麻希金(S. J. Mashkin)在华盛顿出版的《公共卫生报告》中发表题为《卫生经济学的定义》 的论文。提出卫生经济学是研究分配于治疗疾病和增进健康的经济资源的最优使用;1962年他又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健康是一个投资》的重要文章,成为较有影响的卫生经济学家之一。六十年代以后,卫生经济学已流行西方。世界卫生组织于1968~1973年分别在莫斯科、日内瓦召开了国际卫生经济学讨论会,先后出版了《健康和疾病的经济学》论文集,《卫生经济学》小册子。西方卫生经济学中颇有影响的理论是H. E.库拉曼 (Herbert E. Klar-man)的学说。他认为,卫生经济学不仅要研究医疗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还要解决经营管理中的三大矛盾,即治疗过程中的费用与效益之间的矛盾,医疗机构里的价格与患者经济能力之间的矛盾,卫生服务领域的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七十年代以后,卫生经济学又从定性分析发展为定量研究,并引起社会学家、法学家的注意。
西方卫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当代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说。在价值理论上,它继承了“均衡价格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是根本对立的。在资本理论上,它运用和发展了当代人力资本的理论,提出了健康投资和生命财富的概念。这方面,虽有积极成分,但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力再生产理论是不同的。在计算和比较经济效果,运用最优化方法时,西方卫生经济学运用了“消费剩余”、“机会成本”和“边际分析”的概念,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果分析”,在这方面,有值得我们移植和批判地吸收的成分。
我国对卫生经济的研究,是在七十年代末开始的。1982年8月,有关教学、研究机构及实际部门,召开卫生经济学和医院经济管理学术讨论会,同年12月,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会在广州召开了成立大会和第一届年会。随后,《卫生经济》杂志开辟专栏,讲述卫生经济学知识。有的医学院已开设卫生经济学的讲座和课程。
阅读书目: 《卫生经济学概论》(《The Economics of Health-AnIntroduction》〔英〕库利斯 (J. G.Cullis)、威斯特(P. A. West)合著,北京医学院卫生经济研究会译,展望出版社1983年版 (据Oxford,Mar-tin Robertson,1979年版译);《TheEconomics of Health》Herbert E.Klarman. New York ColuobiaUniv. Pr.,1965;《Economics ofHealth Care》 Jacques van derGaag. New York,N. Y.: Praeger,1982; 《Advances in Health Eco-nomics and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R. M. Scheffler,JarPress. Inc.,1983.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是研究卫生服务、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之间辩证关系的一门科学。卫生服务、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卫生事业,进而影响人民的健康;另一方面,作为生产力要素之一的劳动力的健康,由于卫生服务而提高,从而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卫生事业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提出了开展卫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任务。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按人口平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卫生事业相应地发展。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长,发展为社会化的“卫生产业”。“卫生产业” 的形成和发展,使卫生事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总链条不可分割的一个环节,具有明显的经济性质。它不仅吸收了大量的社会经济资源,大量的社会劳动力,而且给社会提供了相当规模的、不可缺少的卫生服务。对卫生事业进行科学的经济分析,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的课题。中国卫生事业已经发展为一个初具规模的社会化事业。因此对卫生事业进行经济分析和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很有必要。
中国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❶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力再生产的理论科学地论证和计算健康投资的经济效益,使人们对卫生事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正确的认识。
❷社会经济发展与卫生事业发展的关系。卫生事业是以“保护健康,保持一切价值的源泉即劳动力本身”为目的的。它直接为社会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服务,需要从群体出发,研究和分析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约束下的最优化。
❸卫生事业的经济性质。卫生事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组成部分。卫生服务参与劳动力再生产,而劳动力再生产又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内容之一。卫生服务参与调节人类生、老、病、死的全过程,即参与调节人口生产过程。中国的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的集体福利事业。卫生事业的福利性质,就是它的经济性质。社会主义的集体福利基金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消费品分配的补充形式,它除弥补按劳分配之不足外,按照劳动者的实际需要予以满足。社会主义的集体福利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集体福利是有限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提高。二是由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的不同,劳动者享有的集体福利是有差别的。三是由于社会制度下存在商品经济,因此集体福利与商品货币关系有密切的联系。要依据社会主义集体福利的上述三个特点,调整和改善中国的医疗保健制度,妥善地处理好国家、集体、医务人员和服务对象四者利益。提供卫生服务需要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的经济资源,必须得到充分补偿,才能使卫生服务周而复始的持续进行。卫生服务要不断充实和扩大,需要有追加的投资。在中国的经济条件下,卫生服务的追加投资,不能单纯依靠国家预算,还要动员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居民团体的一部分经济资源。所以,卫生事业必须开展经济管理,进行经济核算,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和医疗成本。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要以医疗服务所消耗的劳动为基础。对卫生资源的使用情况必须进行经济评价。以社会需求和经济条件为依据,从中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地分配与合理使用卫生资源,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卫生技术现代化道路。
❹医疗卫生技术的经济合理性。要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经济分析方法对卫生服务开展费用与效果、费用与效益的分析;
❺卫生费用的理论。卫生费用是卫生专业人员在提供保健服务时消耗的经济资源。需要研究这些经济资源的筹集和组织、内容和构成。研究卫生费用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趋势,影响卫生费用消长的因素。卫生服务可以满足生存性消耗需求。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卫生服务日益用于满足享受性消费需求和发展体力与智力的消费需求。因此,要深入研究现有卫生费用实际使用情况,从现有国情出发,合理地调节和控制卫生费用发展。
❻医疗保健制度的经济合理性。社会主义的医疗保健制度是社会福利基金的一种组织形式。社会主义的医疗保健制度,要体现社会主义的集体福利原则,保护社会劳动力,有效地将国家、集体、医务人员、服务对象四者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大家都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医疗费用的合理使用。中国现行的公费、劳保、合作医疗等医疗制度需要进一步巩固与完善。费用的使用,要经济合算,公平合理。要调动医务人员和病人的积极性,共同努力经济合理地使用医疗费用。要研究能从精神上物质上鼓励医疗机构提高效率、改善效果、节省费用的补偿方式。国家对卫生机构的补偿,可以有多种方式,如按医务人员数量补贴,按床位或其他设备数量补贴,按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补贴,按目标实现程度和进度提供预算补贴等。

☚ 医疗保健制度   卫生统计学 ☛

卫生经济学/卫生服务市场/卫生服务市场失灵/医患信息不对称/卫生资源配置/卫生总费用/卫生服务外部效应/卫生公共产品/卫生准公共产品/卫生计划/基本医疗/有管理的保健/补充性医疗保险/受益原则/蓝盾(医疗保险组织)/蓝十字(医疗保险组织)/社会健康保险/附加保费/道德风险/选择偏性/费用分担/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第三方付费/健康投入/卫生服务生产函数/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可得性/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需求模型/供方诱导需求/卫生服务供给/卫生服务供给模型/医疗服务价格/医疗服务消费价格指数/健康维持组织/卫生人力资本/卫生人力短缺/卫生人力过剩/卫生筹资/社区筹资/医生报酬方式/现收现付制/疾病诊断相关组/医疗服务成本/医疗成本核算/医疗成本控制/卫生经济学评价/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疾病负担/失能调整生命年/质量调整生命年/药物经济学/药品合理使用/老年人医疗照顾(制度)/穷人医疗救济(制度)

☚ 核时代的战争动员   卫生经济学 ☛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health economics

卫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它是应用经济学原理、概念和方法阐明和解决卫生及卫生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与问题。由于卫生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即为卫生系统在提供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卫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20世纪中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时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的经济问题。近半个世纪以来,卫生经济学有着显著的发展,为各国卫生发展和改革以及卫生经济政策的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成果。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了卫生经济特别工作组,其目标是促进会员国在制定和执行卫生政策的过程中更多地应用卫生经济学。展望卫生经济学的发展前景,卫生经济学家认为卫生经济学应在几个重点领域开展研究,包括卫生费用的发展趋势、卫生筹资、卫生保健制度、卫生经济学评价、卫生经济政策等研究。通过以上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揭示卫生领域中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规律,以便最优化地筹集、开发、分配和利用卫生资源,从而提高卫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包括抽象法、矛盾分析法以及系统分析法(如投入产出分析、供需分析等)。

☚ 卫生经济学   卫生服务市场 ☛
0000322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