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卫生事业基本情况统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卫生事业基本情况统计

卫生事业基本情况统计

卫生事业基本情况统计是对卫生事业机构、各类卫生人员和病床等进行定期、全面的调查统计,用以研究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地区分布、内部结构、各种比例、规模大小,反映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和存在问题。其主要任务是:
❶全面了解卫生事业的基本情况及发展水平,反映卫生事业对人民健康的保证程度,为制订卫生方针、政策,编制卫生事业计划,指导卫生工作提供依据;
❷对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卫生事业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检查和监督;
❸为加强卫生机构的管理提供有关数据。卫生基本情况统计的内容主要为: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及各类卫生人员数。
指标含义及分类 分以下几点。
(1) 卫生机构: 指已经开始工作的各类卫生机构。主要类别有:
❶医院。指名称为医院,设有床位,能收容病人住院的医疗机构。分为县及县以上医院、农村卫生院、城市街道卫生院三类。县及县以上医院又分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传染病院、精神病院、结核病院、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麻风病院、职业病院、肿瘤医院和其他专科医院。
❷疗养院、所。
❸门诊部、所。指设有专职卫生技术人员的各种门诊机构,不包括由不脱产卫生人员组成的城市街道卫生站和农村卫生室。
❹专科防治所、站,包括结核病、牙病、眼病、职业病、寄生虫病、血吸虫病、地方病、麻风病等专科防治所、站。
❺卫生防疫站。
❻妇幼保健所、站,包括儿童保健所及妇女保健所。
❼药品检验所、室。
❽其他卫生事业机构,包括国境卫生检疫所、急救站、输血站、精神病收容所、麻风村等。
❾医学科学研究机构。指独立的医学科研机构,不包括附设的研究所、室。
(2) 床位:指固定实有床位,包括正规床、简易床和正在消毒、修理的床位及因扩建或大修而暂时停用的床位,但不包括新生儿床、观察床、临时增设的床位、病人家属的陪侍床、接产室的待产床及库存床等。
(3) 卫生人员: 分专业卫生人员与不脱产卫生人员。
专业卫生人员按支付工资的全部固定职工进行统计。卫生事业机构中的人员,按现任职务划分,不按所学的专业划分。卫生事业机构的负责人以及在医院的医务部(处、组)和护理部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兼作卫生技术工作的,应计入“卫生技术人员中”;如专作管理工作,则应计入“管理人员”中。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及高、中等医学院校中的科研、教学人员,按所从事专业划分,不按现任职务划分。
卫生事业机构中的专业卫生人员分为四类:
❶卫生技术人员:指医疗、护理、药剂、检验等人员,包括中医师、西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护师、中药师、西药师、检验师及其他技师;中医士、西医士、护士、助产士、中药剂士、西药剂士、检验士及其他技士;护理员、中药剂员、西药剂员、检验员及其他初级卫生技术人员。
❷其他技术人员: 指原学物理、化学、数学、生物、体育等非卫生专业,现从事科研、教学、医疗器械修配、卫生宣传等技术工作的人员。
❸管理人员:指从事医疗、卫生、教学、科研等业务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政治工作、后勤工作等人员。
❹工勤人员:指勤杂人员、电工、木工、司机等。
不脱产卫生人员:包括农村的赤脚医生、卫生员、接生员,厂矿(企业)卫生员,城镇街道的群防员等。
进行卫生基本情况统计时要按卫生机构所属的部门。所有制性质及地区分组。部门与性质包括:
❶卫生部门:指卫生部及地方各级卫生厅(局)所属的卫生机构;
❷工业及其他部门:指各级工业及其他部门(如农林、铁道、邮电、公安、文化、教育、民政等)所属的卫生机构;
❸集体所有制: 指人民公社、街道举办和医生集体举办的卫生机构;
❹个体开业:指经当地市(区)、县卫生局批准的个体开业卫生技术人员。地区分组时,除按地理区域划分外,还要按城市、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等分组。
常用统计指标 包括以下几项。
(1) 反映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指标有: 各年或各个时期的实际到达数、增加数或减少数,各年或各个时期的发展速度及增长速度。


(2) 反映对居民医疗服务保证程度的指标有: 平均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及平均每千人口医师数,或平均每一张床位、每一名医师所服务的人口数。医师数包括中医师、西医师及中西医结合医师。平均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及医师数是编制卫生事业计划的重要指标之一,常按地区、城市、农村等进行比较,也可与其他国家比较。
除了计算医师外还可计算卫生技术人员、医生(即医师与医士之和)、护士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与人口之比。
(3) 反映卫生机构平均规模的指标有: 平均每个医院的床位数、工作人员数、医师数等。
(4) 反映卫生事业内部构成与比例关系的指标有: 医院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分城市与农村的比重,各科床位的构成比,各类人员的构成比,医院床位与人员之比,医生与护士之比等。
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以来,从1949年到1982年,全国卫生机构由3,670个发展到19.3万个,增长了51.7倍,医院床位由8.0万张,发展到205.4万张,增长了24.7倍。此外,还建立了大量的门诊部(所)、专科防治所(站)、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站)、药品检验所(室)、医学科学研究院(所),一个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已基本建立。
卫生队伍有了很大发展。从1949~1982年,全国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由50.5万人发展到314.3万人,增长了5.2倍,其中:西医师由3.8万人发展到55.8万人,增长了13.7倍;西医士由4.9万人发展到44.5万人,增长了8.0倍;护师、护士由3.3万人发展到56.4万人,增长了16.0倍。中医由27.6万人发展到30.3万人,仅增长了9.7%。旧中国广大农村缺医少药。1949年,全国农村只有1,400多个简陋医院,2万多张床位,32.8万名卫生技术人员。1982年,全国农村医院达57,859个(包括农村卫生院55,496个),县卫生防疫站2,104个,县妇幼保健站1893个;医院床位达122,1万张,比1949年增长了59.7倍;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达163.4万人,比1949年增长了4.0倍。另有大队卫生室60.8万个,赤脚医生134.9万人,卫生员和接生员219.7万人,县、乡(社)、村(队)三级农村医疗卫生网已经形成,中国农村缺医少药状况已基本改变。
少数民族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从1949~1982年,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卫生机构由361个发展到2.8万个,增长了77.2倍,医院及疗养院、所床位由3,310张发展到25.7万张,增长了76.7倍; 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由3,531人发展到36.9万人,增长了103.5倍,远远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三十多年来中国卫生事业虽有很大的发展,但由于人口增长快,按人口平均的医院床位数及医师人数仍很低,远不能适应人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1982年全国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医院床位数仅2.03张,中医、西医师仅0.85人。
☚ 寿命表   爱国卫生运动 ☛
000141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