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卫州之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卫州之战

❶唐军反击安庆绪叛军之役。至德二年(757年)十月,唐军收复两京后,郭子仪及唐将张镐等相继收复河阳(今河南孟县西)、河内(今河南武陟西南)、河南、河东等郡县,安军已呈瓦解之势。但唐肃宗在收复两京后迟迟不组织战略追击,给安庆绪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之机。乾元元年(758年)九月,肃宗方命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淮西节度使鲁炅、兴平节度使李奂、滑濮节度使许叔冀、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郑蔡节度使季广琛、河南节度使崔光远、平卢兵马使董秦,共步骑二十万讨安庆绪。又命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泽潞节度使王思礼将所部兵助之。以宦官开府仪同三司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十月,郭子仪引兵自杏园(今河南省汲县东南)渡河,东至获嘉,破安将安太清。太清走保卫州(今河南省汲县),子仪进兵围之。于是鲁炅、季广琛、崔光远皆渡河北上,李嗣业继之,俱会子仪于卫州。及知唐军围卫州,安庆绪悉举邺之军七万人赴援。分其军为三:以崔乾佑为上军,田承嗣为下军,自将中军奔向卫州。郭子仪先击破安庆绪之援军,使善射三千人伏于垒垣之内,令之曰:“我退,贼必逐我,汝乃登垒,鼓噪而射之。”既尔引军攻之,战良久,伪退,过垒不停,安军乘胜逐至垒下,伏兵起而射之。矢如雨注,安军退走。子仪复引军追之,安庆绪大败。获其弟庆和,遂拔卫州。郭子仪等追安庆绪至邺城(今河南安阳)下。许叔冀、董秦等与庆绪复战之于愁思岗(今安阳南),又败之。前后斩首三万余级。庆绪乃入邺城固守。
❷蒙古侵金的战役。蒙古窝阔台汗二年(金正大七年,1230年)七月,窝阔台与拖雷、蒙哥统率蒙古大军进攻金之山西。十月,金将武仙领军自潞州还屯卫州(今河南延津北)抵御,蒙古先遣真定万户史天泽等统率河北蒙、汉军围攻卫州。金哀宗急调大将完颜合达、移刺蒲阿领兵十万救援卫州。完颜合达遣完颜陈和尚率领忠孝军及亲卫军三千人作先锋出击,蒙古军败退,卫州解围。

卫州之战

❶唐代唐军反击安庆绪叛军之役。乾元元年(758年)九月,唐廷派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淮西节度使鲁炅、兴平节度使李奂、滑濮节度使许叔冀、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郑蔡节度使季广琛、河南节度使崔光远、平卢兵马使董秦,共步骑20万讨安庆绪,又命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泽潞节度使王思礼将所部兵助之。以宦官开府仪同三司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十月,郭子仪引兵自杏园(今河南汲县东南)渡河,东至获嘉,破安将安太清。太清走保卫州(今河南汲县),子仪进兵围之。于是鲁炅、季广琛、崔光远皆渡河北上,李嗣业继之,俱会子仪于卫州。安庆绪举邺之军7万人赴援。郭子仪先击安庆绪之援军,使善射300人伏于垒垣之内,既尔引军诱敌。战良久, 伪退,过垒不停,安军乘胜逐至垒下,伏兵起而射之。矢如雨注,安军退走。子仪复引军追之,安庆绪大败。获其弟庆和,遂拔卫州。郭子仪等追安庆绪至邺城(今河南安阳)下。许叔冀、董秦等与庆绪复战之于愁思冈(今安阳南),又败之。前后斩首3万余级。庆绪乃入邺城固守。
❷后梁与晋之间的一次战役。龙德二年(922年)八月,后梁遣段凝与步兵都指挥使张朗乘夜率兵渡河袭击卫州。后梁军拂晓占领该城,活捉刺史李存儒。与此同时,后梁将戴思远与段凝又攻占琪门、共城、新乡等地。澶州的西部、相州的南部均为后梁所有。
❸蒙古侵金的战役。蒙古窝阔台汗二年(金正大七年,1230年)七月窝阔台与拖雷、蒙哥统率蒙古大军进攻金之山西。十月,金将武仙领军自潞州还屯卫州(今河南延津北)抵御,蒙古先遣真定万户史天泽等统率河北蒙、汉军围攻卫州。金哀宗急调大将完颜合达、移剌蒲阿领兵十万救援卫州。完颜合达遣完颜陈和尚率领忠孝军及亲卫军3000人作先锋出击,蒙古军败退,卫州解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