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枳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枳实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为芸香科植物枸橘、酸橙和香圆的细果。 柑果圆形而稍扁,成熟时橙黄色,果皮粗糙。野生或栽培。分布江苏、浙江、广东、贵州、四川、江西等地。 ❷ 枸橘Poncirus trifoliata(L.)Raf.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茎枝具粗大腋生棘刺,幼枝光滑无毛,骨枝老枝浑圆;3出复叶;花白色,生于二年生枝上叶腋,先叶开放;雄蕊亦多数,子房上位,花柱粗短。柑果圆球形,直径2~4厘米,熟时黄色,芳香。各地多栽培作绿篱,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❸ 香圆Citrus wilsonii Tanaka,见“香橼”条。5~6月间摘取,晒干;略大者横切成两半,晒干。 外表灰绿色或黑绿色,密被多数油点及微隆起的皱纹,并散有少数不规则的黄白色小斑点。 顶端微凸出,基部有环状果柄的痕迹。横切面中果皮光滑,淡黄棕色,厚3~7毫米,外果皮下方散有1~2列点状油室,果皮不易剥离;中央褐色,有7~12瓤囊,每瓤内含种子约10粒;中心柱径宽2~3毫米。 有强烈的香气,味苦而后微酸。主产四川、江西、浙江。 ❸ 香圆枳实:为植物香圆的幼果,呈球形、矩圆形或倒卵球形,商品多剖成二半,直径0.5~3厘米。较小的幼果表面被倒密黄白色绒毛,渐大则渐秃净而粗糙。 其它与两种相似,主产江西、四川等地。枳实:拣净杂质,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润至内无硬心,切片,晾干。 炒枳实;先将麸皮撒匀于加热的锅内,等到烟冒出时,加入枳实片,拌炒至微呈焦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枳实片50千克,用麸皮5千克)。味苦,性寒。入脾胃经。破气散痞,泻痰消积。 治胸腹胀满,胸痹,痞痛,痰澼,水肿,食积,便秘,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神农本草经》:“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名医别录》:“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内服:煎汤,3~6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涂或炒热熨。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❶ 治卒患胸痹痛:枳实捣末,宜服方寸匕,日3夜1服(《补缺肘后方》)。 为末,饭丸,米饮下(《世医得效方》)。 石上磨令滑泽,钻安柄,蜜涂、炙令暖熨之,冷更易之,取缩入止(《千金要方》)。 ❼ 治妇人阴肿坚痛:枳实150克。碎,炒,令熟,帛熨之,冷即易(《子母秘录》)。 ❽ 治小儿头疮;枳实烧灰,猪脂调涂(《圣惠方》)。据报道,治胃下垂;将枳实洗净,加2倍量的水,浸泡24小时,待发胀变软取出,剪为细块,再放原液中煮沸1.5小时,过滤,滤渣加水再煎,共煎3次,最后将滤渣挤压弃去;3次滤液,微火浓缩使成60%或132%浓度的煎剂。 每日3次,每次10~20毫升,饭前半小时服。又有用川枳实、蓖麻仁等量制成10%之溶液,行游于透入疗法,每日1次,每次10~20分钟,15天为1疗程。 枸橘和橘属植物的果皮均含挥发油,且多含黄酮甙等。川枳实含生物碱0.09%、甙类20.49%、皂甙5.86%。酸橙幼果中含维生素C23.2~60.3毫克%;其未熟果实的果皮中,含新橙皮甙5.6%~14.18%、柚皮甙1.5%~4.0%、野漆树甙和忍冬甙等黄酮甙(当果实成熟时新橙皮甙消失)。药理作用❶ 对心、血管的作用:枳壳煎液或醇提液给犬静注,有显著升压作用。 其机理是枳壳可兴奋α受体,致部分器官血管收缩;使心肌收缩加强,心输出量增加。 ❷ 对肠管的作用:三个不同产地的枳实及枳壳对小鼠和兔的离体肠管皆呈抑制;枳壳酊及其流浸膏,对小鼠离体、兔在体和离体肠管均有抑制作用。高浓度(1∶1000)对离体兔、豚鼠小肠均呈抑制,且能抑制乙酰胆碱、组织胺的作用;低浓度(1∶10000)则在暂短抑制后,可呈兴奋作用,振幅加大,频率加快。 ❹ 对子宫的作用:三个不同产地(四川、江西、湖南)的枳壳和枳实煎液,对小鼠离体子宫皆呈抑制作用;而对兔在体离体子宫皆为兴奋。枳壳酊及枳壳流浸膏对兔在体和离体子宫亦呈兴奋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