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卢作孚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卢作孚1893,一说1894—1952四川合川人 卢作孚1893—1952民族资本家。四川合川人。早年任成都《群报》、《川报》记者。1925年集股创办民生公司,任总经理,经营长江内河航运。曾任国民党政府重庆峡防局长、川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四川建设厅厅长、交通部次长、全国粮食管理局局长。1934年与马相伯、杜仲远等发起组织“中国教育助成会”,主张办流动学校,实行半工半读,普及教育。长期主持民生公司航运业务,到1947年,由最初的一艘小浅水客轮,发展到有大小船只一百四十八艘;航线由嘉陵江上的重庆至合川的九十公里,发展到长江全线及分支流,以至沿海和外国,共达数十条航线;职工达八千人。曾寓居香港。1950年回国,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52年病逝。 卢作孚
卢作孚
卢作孚 四川合川人。早年在四川从事教育、新闻工作,曾加入中国同盟会、少年中国学会。1921年任泸州道尹公署教育科长。1924年任成都民众通俗教育馆馆长。1925年后,主张实业救国,创办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任总经理,经营长江航运。1929年任国民党政府川江航务管理处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次长、全国粮食管理局长。抗战胜利后,开发远洋航运业务。1950年由香港归国,并将民生公司所属船只带回广州。旋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并继续担任民生公司总经理。1952年病逝。 卢作孚1893~1952爱国实业家,航运家。又名卢思,合川县人。清宣统二年 (1910年)加入同盟会并参加保路运动。“二次革命” 失败后,在江安、合川中学及重庆二女中任教。“五四” 运动时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历任永宁道尹公署教育科长、成都民众通俗教育馆馆长。1925年回合川,10月在上海订购浅水小客轮一艘。1926年创办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任总经理,经营长江内河航运。经过艰苦创业,惨淡经营,发展成为拥有上亿元资本、140多艘江海轮船和8000多职工的大企业,不仅从外商手中夺回川江航权,取得长江中下游航运业的优势地位,而且把航线由内河伸向远洋,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大的一家民营航业公司,为发展中国江海航运事业、抵制帝国主义列强掠夺中国内河航运权做出了贡献。1929年兼任川江航务管理处处长。1930年9月中国西部科学院在北碚成立,任院长。1940年任全国粮食局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并继任民生公司总经理。 卢作孚 198 卢作孚1893—1952近代实业家。四川合川人。早年曾参加辛亥革命,为同盟会会员,任过四川《诚报》主笔,参加了四川保路运动。1925年集资5万银元。筹办私人航运公司,购置一只小轮船“民生”号,行驶于重庆、合川之间。该公司名民生公司,自任总经理。1927年,任国民党政府川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四川省建设厅厅长。又创办江北民生机器厂、合川水电厂、三峡染织厂、川康殖业银行等企业。抗日战争期间,民生航运公司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得到发展,有轮船146艘,63000余吨,航运区域由长江内河扩大到南洋诸国和日本。历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第二部副部长兼农产、工矿、贸易调整委员会运输联合办事处主任,交通部次长,全国粮食管理局局长。1950年,从香港返回大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2年病逝。遗著有《工商管理学》。 ☚ 吴蕴初 毛泽东 ☛ 卢作孚 090 卢作孚1893—1952爱国航运实业家。又名卢思,四川合川人。小学毕业后坚持勤奋自学。辛亥革命前加入同盟会。1925年回乡,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开办合川至重庆的航运业务。1926年6月,“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重庆成立,卢作孚任总经理。公司的宗旨是: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他还在合川开办电厂和自来水厂,为居民解决照明和饮水问题。1927年至1943年间先后任峡防局局长、川江航务管理处处长、四川省建设厅厅长、国民政府交通部常务次长、全国粮食管理局局长等职,1943年辞职。这期间,仍兼任民生实业公司经理,处理公司要务。抗战期间,民生实业公司是川江航运最主要的力量,卢作孚组织民生实业公司运送军队、军工器材和工厂设备,有功于抗战,获得国民党政府授予的一等一级奖章。抗战胜利后,卢作孚又借用外资造船,发展海洋航运。航线伸展到海防、曼谷、雅加达、仰光、新加坡、加尔各达和日本、菲律宾的一些港口,成为远东航运界一支崭露头角的新军。在1925年至1949年的24年中,卢作孚经过艰苦创业,使公司从只有5万元资本、一条小船和30余名职工,发展成为拥有上亿元资本、140多艘轮船和8000多名职工的大企业,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大的一家民营航运公司。全国解放前夕,卢作孚通过各种渠道,同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1950年6月由香港回到北京,并安排民生实业公司滞留香港的船只驶回广州。在北京期间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后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并继续担任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1952年病逝于重庆。 ☚ 王助 凌鸿勋 ☛ 卢作孚 卢作孚1893—1952近代著名的民族航运实业家。又名卢思。四川省合川县人。麻布商贩家庭出身。仅读过完全小学, 后刻苦自修。早年曾任泸州川南道尹公署教育科长、成都通俗教育馆长和《群报》记者及《川报》主笔等。自1925年集资筹办民生实业公司开始, 由文教界转入实业界, 一直担任该公司总经理职务。此后, 锐意经营, 多方罗致人材, 在企业内部着重采取科学管理方法; 同时, 先后出任北碚峡防团务局长、川江航务管理处长、四川省建设厅长乃至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和全国粮食管理局长,并于1944年与张公权等人代表中国出席在美召开的国际通商会议, 以谋求公司外部的发展条件。遂使该公司的航运及他项实业不断发展, 并另在四十余个企业中拥有投资, 成为近代后期令人瞩目的民族资本集团。多兼任公司投资企业的董、监事, 如较大的天府煤矿公司、渝鑫钢铁厂、恒顺机器厂及大明纺织厂等, 更自任董事长。著有《中国建设与人的训练》、《工商管理》等书。解放战争后期, 卢随公司部分船只滞留香港。全国解放后, 1950年6月回国。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并补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52年初逝世。 ☚ 郭沫若 毛泽民 ☛ 卢作孚 卢作孚(1893~1952年)1893年生于四川合川县。靠自学成才 16岁便从事教育工作。担任四川《群报》记者,《川报》主笔、社长兼总编辑。因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参加同盟会。五四运动前后,发表许多揭露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文章。最初卢是“教育救国论” 的积极拥护者。1921年,应军阀杨森的邀请,以川南师范为中心,进行教育试验。1924年出任成都通俗教育馆馆长,但终以杨森倒台而使事业停顿。1925年,卢毅然辞去通俗教育馆馆长职务,选择“实业救国”道路。他认为“航业为各业之母”,开发长江发展航业,是四川摆脱落后闭塞的主要出路,因此决定创办轮船公司。1925年,卢在合川筹资2万元,向上海合兴造船厂订造一艘载重70.6吨,吃水5尺的浅水铁壳小轮“民生”号。1926年,在合川正式成立“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开辟重庆至合川间的嘉陵江航线。当时,面对外轮的激烈竞争,民族航业不断衰败。卢作孚提出川江航业要“化零为整”,一致对外。他采取各种办法陆续合并一些轮船公司。到1934年,民生公司统一了川江华轮运输业,将外轮逐出川江。到抗日战争前夕,民生公司已垄断了川江全部航运。加强公司管理体制的建设,是公司健康发展的保证。卢作孚一开始就废除买办制;实行总公司高度集权与分级管理相统一的新体制。民生公司成为旧中国最先进的资本主义航运企业。卢作孚特别重视人的教育,认为“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人的训练”,他始终抓住职工思想和业务技术的训练。坚持任人唯贤,既注意学历和专业知识,又对具有真才实学的予以重用。到解放前夕,民生公司的航线不仅遍及长江,而且还延伸到沿海、南洋群岛,船舶达到148艘,总吨位达63000吨。1949年面临大陆解放,民生公司主要江海大轮集结香港。1950年6月,卢作孚从香港回到北京参加第一届政协二次会议,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当时卢便提出公司合营的要求。同年10月,卢作孚与交通部长章伯钧签定《民生实业公司合营协议书》。1952年2月8日,卢作孚逝世。9月1日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民生公司实行公私合营。并更名为民生轮船公司。 ☚ 世界三大工业地区集装箱吞吐量 外商码头仓库业转让 ☛ 卢作孚1893—1952四川合川人。他创办的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民生公司),是解放前西南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也是旧中国较为成功的大型民族资本企业之一。他的一生,为维护川江航权和发展我国江海航运事业、抵制帝国主义列强掠夺我国内河航运权作出了贡献。1950年6月他由香港返回大陆,并安排民生公司滞留香港的船只驶回广州。曾任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并继续担任民生公司总经理。1952年病逝。 卢作孚 卢作孚四川合川人,1894年生。初级师范毕业。1919年7月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冬任川南道尹公署教育科科长。1924年任四川成都通俗教育馆馆长。1925年任江、巴、璧、合四县特组团务局局长;同年在原籍合川创立民生实业公司。1929年任川江航务管理处处长,一年后辞职,专营民生实业公司。1930年在北碚创立中国西部科学院,自任院长。1935年10月任四川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1937年冬任三民主义青年团社会服务部部长。1940年7月任行政院全国粮食管理局局长。1942年10月任交通部常务次长,1943年4月去职。抗战胜利后组建太平洋轮船公司。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去香港。1950年6月回四川,任政协委员,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民生公司总经理。1952年2月8日在重庆逝世。著有《猡猓标本图说》《中国的建设问题与人的训练》 《工商管理》 等。 ☚ 卢师谛 卢致德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