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学无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不学无术 学:学识,学问。术:技术,技能。没有学问,没有本领。王家斌《迷昏泉·雪人》六:“他~,把饿马湖硼砂厂弄得一塌糊涂,并且侵犯当地游牧部落的利益。” 〔近义〕胸无点墨 目不识丁 才疏学浅 略识之无 〔反义〕博学多能 多才多艺 满腹经纶 学富五车 〔辨析〕“不学无术”“胸无点墨”都形容学识浅薄;“不学无术”兼指没有本事或能力,“胸无点墨”则只强调没有学问。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博学多才;不学无术 博学多才博:丰富。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例 原来是这个“秘密武器”使先生博学多才,学富五车。(梁东汉《唐兰先生轶事》)他们两人不但是博学多才的江南名士,而且是敢于批评朝政的“几社”领袖。(张习孔《夏完淳》一) 不学无术学:学问。术:技能。没有学问,没有本领。常作谓语、定语。 例 我虽不学无术,而于相传“处于才与不才之间”的不死不活或入世妙法,也还不无所知,但我不愿意“照”办。(鲁迅《集外集拾遗·报〈奇哉所谓……〉》)我最厌恶行里的同人背后骂我是个老混蛋,瞎了眼,昏了头,叫一个不学无术的三等货来做我的襄理。(曹禺《日出》第四幕)
不学无术 原作“不学亡术”。“亡”,通“无”。原意是指学问不足,所以处理问题缺少办法。语出《汉书·霍光传》:“然光不学亡术,暗(àn)于大理。” 西汉时期,霍光跟随汉武帝20多年,深受汉武帝的信任。汉武帝死后,霍光辅佐8岁的刘弗陵继位,即汉昭帝。霍光总揽朝政,排除异己。昭帝死后,他又拥立宣帝刘询。 霍光虽然对汉朝一直忠心耿耿,但是他自恃功高,十分骄傲。对比他贤能的人,常怀嫉妒之心;对于想与他争权的人,往往利用手中的大权,置其于死地。东汉史学家、《汉书》的作者班固在给霍光立传时把他与历史上有名的辅臣周公、伊尹相提并论,但同时也批评霍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意思是说霍光没有什么学问,不明大理,因此,有时处理问题拿不出恰当的办法。 《宋史·寇准传》里,也记载着一个与此有关的故事。 宋朝时,辽兵不断南侵。寇准是主张抗辽的大臣之一,并一度做到宰相。后来,主和派占了上风,寇准被排挤,降职到陕州任职。寇准有个好朋友叫张咏,在成都做官时听说寇准当了宰相,就对自己的同事说:“寇准是个奇才,只可惜他的学问稍微差一点。”当张咏任满准备回京时,寇准已经到了陕州,于是张咏便顺路去看望老朋友。 寇准热情地款待他,临别时,寇准对张咏说:“这一别,不知多少年才能再见,老朋友有什么话赠我呢?”张咏想了想,不紧不慢地说道:“《霍光传》不可不读啊!”寇准听了莫名其妙,后来仔细翻阅了《汉书·霍光传》。看到班固在赞语中说霍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这句话时,才恍然大悟,知道张咏是在规劝自己。从此,寇准学习更加刻苦、努力。 现在“不学无术”一般指既没有学问,又没有办事的本领。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不学无术;才疏学浅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 没有学问,没有才能。(学:学问。术:技术、技艺、技能。)〈例〉在现代化的社会里,不学无术、没有专长的人是很难有发展机会的。 【才疏学浅】cái shū xué qiǎn 才识不高,学问浅薄。(才:才能。疏:空虚,粗疏。浅:浅薄。)〈例〉我虽才疏学浅,但仍懂得做人要有人格。 辨析 都是直陈性成语;都有没有学问,没有知识的意思;都用作贬义;都常用于书面语;都常作谓语、定语。 “不学无术”着重于没有本事和能力;语义程度较重;不用作自谦。“才疏学浅”着重于才能差;语义程度较轻;多用作自谦。 提示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不学无术 【出处】: 《汉书·霍光传》:“然光不学无术, 暗于大理。” 【故事】: 西汉时期, 有一位大将军名叫霍光, 他是汉武帝的名将霍去病的弟弟, 很受汉武帝的信任。汉武帝死后,霍光辅佐八岁的刘弗陵(即汉昭帝) 继位, 昭帝死后, 他又拥立宣帝刘询。霍光对汉朝一直忠心耿耿, 尽心尽力, 但是他自恃功高, 十分骄傲, 不大注意学习, 办事有时缺少策略。所以《汉书》的作者班固, 在《霍光传》里, 一方面赞扬他能“匡国家,安社稷”,把他与历史上有名的辅臣周公阿衡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又指出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 【意思】:学问不足,处理问题缺少办法。原指霍光不能学古,故所行不合于道术。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古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鲁迅《集外集拾遗·报〈奇哉所谓……〉》:“我虽不学无术,而于相传‘处于才与不才之间’的不死不活或八世妙法,也还不无所知,但我不愿意照办。”徐迟《文学与科学》:“我们必须学习,不学习就不学无术,愚昧无知。”
不学无术bùxué-wúshù原作“不学亡术”。“亡”,通“无”。原意是指学问不足,所以处理问题缺少办法。语出《汉书·霍光传》:“然光不学亡术,暗(àn)于大理。” 不学无术bùxué-wúshù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释义】 不学无术谓霍光不能学古,故所行不合于道术。《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亡,通“无”。后用以泛指缺乏学问、修养。或作“不学无识”。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八《答赵王启》:“信不学无术,本分泥沉。” 《宋史·寇准传》:“张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 《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动词性,连动结构。指不学习,没有学问,没有本领,用于贬义。 不学无术(反)学富五车 真才实学 不学无术术:技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形容人没有真才实学。西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光曾任奉车都尉。昭帝死后,他废掉昌邑王拥立宣帝,从此把持朝政达二十余年,权势十分显赫。霍光对汉室忠心耿耿,为汉王朝的安定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由于他不学无术,没有多少学问,不明大理,最终为自己埋下了祸根。霍光妻子设计毒死许皇后而立自己的女儿为新皇后。霍光死后,他的妻子和儿子谋反,结果整个宗族被全部处死。(见《汉书·霍光传赞》) 不学无术 不学无术没有学问,没有本领。不、无:没有。术:技艺,引申指本领。 ☚ 不识一丁 才识过人 ☛ 无本领 无本领学无术 不文不武 ☚ 有本领 各种本领 ☛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be benighted; be ignorant and incapable (/incompetent); be wrapped in ignorance; have no real learning; ignoramus; lack knowledge and ability;not have (even) a smattering of knowledge; not study and know nothing; be unread; want of knowlege and ability; without (any)(real) learning (/knowledge) 不学无术good for nothing;be ignorant and incompetent;have neither learning nor skill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没有知识,没有本领。be ignorant and incompetent, have neither learning nor skill, ignorant and incapable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解义】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好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不学无术《辞源》源云:《汉书·六八·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亡,通无。本是说霍光不能学古,故所行不合于道术。后泛称没有学问、修养为不学无术。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没有学问,没有智术。比喻缺乏智慧,没有本领。“学”,学识;“术”,智术。《汉书·霍光传·赞》:“光为师保,虽周公阿衡,何以如此,然光不学亡术,阁于大理。”“亡”与“元”通。明·朱权《卓文君私奔相如》三:“古人云‘不学无术!大丈夫有其志,必有其用。” 不学无术霍光,是西汉名将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有一次霍去病打败匈奴后得胜回家探亲,回长安时把霍光也带进了京城。汉武帝封霍光为郎中。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学:学问。术:道术。本指不能学古,所行不合道术。后泛指没有学问或本领。《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无)术,暗于大理。”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释义】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学:学识,学问。术:技术,技能。没有学问,没有本领。王家斌《迷昏泉·雪人》六:“他~,把饿马湖硼砂厂弄得一塌糊涂,并且侵犯当地游牧部落的利益。” 没有学问,没有才能不学无术格式 直叙式。 博学多才;不学无术bó xué duō cái;bù xué wú shù博学多才博:丰富。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八斗之才bā dǒu zhī cái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术:道术。本指不能学古,所行不合道术。后泛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不学无术bùxué-wúshù《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亡:同“无”。意思是霍光没有古学根柢,行为不合道术,不明白治国的大道理。后以“不学无术”指不学习,没有学问和本领。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解释 本指霍光不向古人学习,因此所作所为不合道统。后用来形容不喜欢学习,从而缺乏学问、本领。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❶ 原指没有学问,就不能明了大的道理。《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无)术,暗于大理。”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解义】 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好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术: 技能,方法。没有学问和本领。冰心《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我曾经对校长同志诉过苦,说我这个人是~的人,没有什么‘学’可‘讲’。” 不学无术bu xue wu shu学:学问。术:技艺,技术。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不学无术 滥竽充数bù xué wú shù;làn yú chōng shù术:技能,本领;竽:簧管乐器。《韩非子·内储说上》说:齐宣王喜听吹竽。不会吹竽的南郭处士混在许多吹竽的人中间表演,冒充吹竽者。宣王死后,儿子继位,要求每人单独演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比喻没有学问、没有本领,混在行家里面充数。吕程《清宫别传》第十回:“十五阿哥说他满嘴胡诌,~,叫他滚球子。” 不学无术 胸无点墨bù xué wú shù;xiōng wú diǎn mò学:学识;墨:墨水,比喻学问。形容人没有学问技能,一点也不通文墨。《文汇读书周报》1991年2月16日:“相传,李鸿章有个远房亲戚,~,却想通过科举,平步青云。” 夸夸其谈 不学无术kuā kuā qí tán;bù xué wú shù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又没有真才实学。史中兴《用心弦弹奏的乐章》:“这是什么空气呵?练琴要偷偷的,就像做了见不得人的亏心事,怕被人发现骂他死钻技术,而那些~的人,却没有谁说他不对。” 养尊处优 不学无术yǎng zūn chǔ yōu;bù xué wú shù养:生养,生活。指地位尊贵,生活优裕,但却没有知识,没有本领。刘绍楹《杂说“家庭优势”》:“清王朝的八旗子弟,就是凭仗家庭的赫赫优势~,结果败落得不可收拾。” 不学无术bùxué-wúshù不、无:没有。学:学问。术:道术。原指没有学问,不通道术,因而不明白关系大局的道理。今指什么本领也没有。《汉书·霍光传赞》:“然(霍)光不学亡(无)术,暗于大理。” 141M【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没有学问,也没有本领。术:技术,技艺。 不学无术bùxué-wúshù〔并列〕 没有学问,没有本领。语本《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肖达《身在苍烟落照间》:“你什么也不是,要是所里搞下岗,第一个就是你这种~的大混子。”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学:学问。术:技艺。指没有学问,没有技术。形容一个人无才无能,没有修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