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博峪藏族采花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博峪藏族采花节 博峪藏族采花节农历五月初五至初六,流行于博峪藏区一带的节日。相传在遥远的过去。偏辟的博峪山沟,人们用野菜猎物充饥,树叶兽皮为衣。后来,从山外来了一位叫莲芝的聪明美丽的姑娘,她教会了人们种地、纺线、织布、缝衣的本领。荒年,她拣来各种山菜让人们充饥;采来百花为乡亲们治病。当地群众都非常喜欢这位心地善良又有本领的姑娘。可是,有一年五月初五这一天,莲芝姑娘上山采花时,不幸被狂风暴雨卷下山岗一说遇到一只恶虎,使姑娘丧生。人们为了纪念她,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上山去采花,便形成了今天的采花节。富有民族特色的采花节, 大致由 “抡水”、“采花”、“祝福”三部分构成。节日活动由 “抡水”开始,初五日出前,乡亲们纷纷赶到附近的山上抡泉山,有的双手捧水痛饮,有的背水回家洗发、净身。传说这天太阳出来前的山泉水,喝了可使人消病,沐浴可以给人带来吉祥。“抡水”完毕后,各家父母都要把自己的女儿梳妆打扮起来, 给她们头顶系上叠成多层的青色新头帕,由一条三指宽的彩色锦带箍着;宽袖子的花衣裙,套穿一件又一件,有穿到七层之多的,每层都露出来一些;胸前穿着红色珠子串织的胸衣,再挂上玛银盘;耳朵吊上精制的银耳坠;头发梳成数十条细辫; 红绿裤的膝盖下面, 是洁白的 “缠子” (裹腿);脚蹬绣花鞋。当太阳从东山冉冉升起的时候,男女老少也都换上节日的盛装, 唱着歌, 吹起 “森咾” (唢呐), 放起鞭炮, 欢送上山的人们出庄。姑娘们在“噢咾(领队)的带领下,一路歌声不断,来到了百花盛开、芳草嫩绿的采花地——“刺儿坪”。他们忘记了长途跋涉的劳累,急忙支锅做饭;这时小伙子们给山峰上祭祀“花神”的地方插上新的木刀、木斧和木箭等, 以表示保护他们崇敬的 “花神”, 让“花神”永远保佑家乡风调雨顺,人畜平安。采花开始了,姑娘们一群群一伙伙结伴而行,一边唱着歌漫山遍野地游逛,一边采摘各色艳丽的花朵,并插满姑娘们的头顶。傍晚时分,人们围着篝火,吃着姑娘们做的美味佳肴,尽情地唱歌、跳舞,直至通霄达旦。第二天,当东方发出鱼肚时,人们随着悠扬动人的歌声,离开了采花坪,向山寨走去。寨民们站在寨口擂起鼓来,放起鞭炮,有的还鸣放猎枪,迎接采花姑娘进寨。人群簇拥着采花姑娘来到打麦场上,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园圈, 跳起优美的园圈舞, 开始了 “祝福”活动。节日的夜晚,整个山寨的人们又聚集在打麦场上,燃起数堆篝火,男人们喝着酒聊天,观看妇女们手拉手排成一圈圈、一队队的高歌欢舞。 ☚ 香浪节 朝格舞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