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金史,字古良,以字行,别号南陵,清山阴人。善画人物,有无双谱四十小幅,极其工致,好事者雕行之,足与嘉兴朱宾古凌烟阁功臣图颉颃争胜。每帧皆制乐府一首,亦清丽可诵。毛奇龄(明天启三年生,清康熙五十五年卒)序云:“南陵与余同学诗,与徐仲山同学书,未为画而画精,是谱名无双而实具三绝,有画有书又有诗也。” 南陵nán líng〖名词〗 殽山有两座山陵,南边的叫“南陵”(1)。《蹇叔哭师》: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它的南陵,是夏后皋的坟墓。 南陵 南陵亦称南陵县。是汉高帝薄姬汉文帝刘恒母亲的陵县。汉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薄姬葬南陵,在南陵附近置南陵邑以奉陵寝。《咸宁县志》:“今狄寨社大康村,地名冈子上,东北去薄太后陵五里许。村人取土往往发出砖甓。相传筑有小城。以《括地志》证之,当即南陵故城。”经考古实地考察, 今西安市灞桥区狄寨乡大康村附近,发现许多西汉砖瓦残块,南陵邑遗址应在此。又《陶斋吉金录》卷六载灞桥出土“南陵大泉”残陶片,“南陵大泉乘舆水匋”陶瓮“南陵大泉第五十铜钟”等,皆为薄太后陵寝祭祀之品。 ☚ 山北 霸陵 ☛ 南陵是薄姬皇太后的墓。薄姬是文帝刘恒的母亲,因为吕后已合葬长陵。文帝只好为其母“特自起陵”,因其陵在文帝霸陵之南,所以称南陵。位于今西安市灞桥区狄寨乡鲍旗寨村西北800米。其封土为覆斗形。底部东西长140米,南北173米。顶部东西40米,南北55米,高24米。考古工作者在其陵园西墙外,发掘了20座陪葬坑。这些陪葬坑南北三排,南面两排各7座,北面一排6座。它们一般是口大底小的长方形竖穴坑。坑的大小和深浅,因随葬品的不同而各异,坑内或以条砖砌筑框栏,或置陶棺木椁等。从已经发掘的陪葬坑来看,陪葬品有动物、陶俑、陶罐等。从骨骼辨认,动物有犀牛、大熊猫、羊、狗等。许多小动物因骨骼腐朽太甚,难于辨识。大熊猫和犀牛作为陪葬品,尚属首次发现。陪葬坑中出土的陶俑,有彩绘女侍俑。陶俑的发式和服式逼真。在附近,设置了南陵色,位于陵墓西南六里。据考查,今西安灞桥区狄寨乡大康村附近发现有许多砖瓦残块,可能成为南陵邑地址所在。 南陵汉文帝母薄太后陵墓,在霸陵之南。在今陕西西安市东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