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南西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南西厢

南西厢

❶海盐崔时佩编,吴门李日华增。全名《南调西厢记》,通称李本《南西厢》。今存明万历间金陵富春堂刊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初集。这是比较早的本子,而《六十种曲》本更为通行。梁辰鱼《南西厢题词》:“崔割王腴,李夺崔席,俱堪齿冷。”今存本有些出注明“新增”。陆采《南西厢序》曾对李本《南西厢》提出批评。据《陆子馀集·天池山人陆子玄墓志铭》,陆采卒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据此,李本《南西厢》当作此年之前。有人把吴门李日华误为秀水(嘉兴)李日华,实则后者生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他在《紫桃轩杂缀》里已说明此剧非他所作。此剧根据王实甫《西厢记》杂剧(通称《北西厢》)改编,共三十六出。其中有些情节,别于他本,如长老法本姓张,乃张生族叔;张、崔二人联吟,红娘也作了一首七绝;张生跳墙,莺莺、红娘弈棋;老夫人不受郑恒之骗,以口头之约实不能作准,等等。此剧对原著保留了不少原文,但在曲牌上却是易北为南,更多的是“增损字句以就腔”。自此剧问世后,毁多誉少,说是“生吞活剥”,“截鹤续凫”,“改头换面”,“折手跛足”,见陆采《南西厢序》、祁彪佳《曲品》、凌濛初《谭曲杂札》、李渔《曲话》、李书云《西厢记演剧序》等等。可是,此剧却长期流行在舞台上,甚至“家尸户祝,居然配飨《琵琶》”。早在《金瓶梅》里,就已一再演唱此本《南西厢》。至今昆剧所演《游殿》、《闹斋》、《跳墙》、《着棋》、《佳期》诸出,皆出于此本。京剧、豫剧《红娘》,亦来自此本。
❷陆采作。全名《陆天池南西厢》。今存万历间周居易刊本(屠隆校正),收入《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沈德符《顾言杂言》:“嘉靖间,陆天池名采者”,“所撰有《王仙客明珠记》”。自序云:“余自退休之日,时缀此编。”考陆采一生未曾为官,何言“退休”,而陆粲于嘉靖十三年自永新知县致仕回家,此剧或为兄弟合作写成。自序又云:“李日华取实甫语翻为南曲,而措辞命意之妙,几失之矣。予自退休日,时缀此编,固不敢媲美前哲,然较之生吞活剥者,自谓差见一斑。”此剧共三十七折,较之王实甫《北西厢》,亦多所增改,尤其增多郑恒情节,如郑恒为崔相国奔丧,欲娶莺莺;在蒲东酒店,与张生相遇;嫖妓,使用假银;落第后,偷看张生托带的家书;真相大白,投放生池自杀,等等。汤显祖《玉茗堂批订董西厢叙》引屠隆语“南则人知有李,而不知有陆”,并谓屠“为子玄(采)称冤”。吕天成《曲品》:“天池恨日华翻改纰缪,猛然自为握管,直期与王实甫为敌。其间俊语不乏。常自诩曰:‘天与丹青手,画出人间万种情。’岂不然哉! 愿令梨园亟演之。”事实上,梨园从未演过此剧。“陆天池本太烦,不便登台”(《刻西厢定本·凡例》)。祁彪佳《曲品》:“天池以李日华《西厢》翻北为南,剽窃为词,气脉未贯,握管作此,不涉王实甫一字,但韵杂耳。”《南音三籁》云:“陆天池作《南西厢》,悉以己意自创,不袭北剧一语,志可谓悍矣,然元调在前,岂易角胜耶!”

☚ 香囊记   南琵琶 ☛

南西厢

指明代李景云、李日华等所写的南曲传奇《西厢记》,为与元代王实甫所写的杂剧《西厢记》区别,故称“南西厢”,而将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称为“北西厢”。参见 【北西厢】。

南西厢

戏曲。明陆采(1497—1537)撰。采另有《明珠记》传奇已著录。此剧虽关目一仍王实甫《西厢记》之旧,易北曲为南调,但悉以已意自创,不袭王作一语。其自序云:“李日华取实甫语翻为南曲,而措辞命意之妙,几失之矣。予自退休日时缀此编,固不敢媲美前哲,然较之生吞活剥者,自谓差见一斑。”有明万历周居易刻本,暖红室重刻本等。《古本戏曲丛刊》据周居易刻本影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