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华容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华容河 华容河长江分流入洞庭湖四水之一。据历史记载,西晋太康元年(281)驻襄阳的镇南大将军杜预为军需漕运而开凿调弦口; 元代穴口淤塞,水患严重,元大德七年 (1303) 重开调弦等4穴; 元代末年又淤塞,明隆庆年间 (1570) 又疏浚南岸调弦口,形成了华容河。自湖北省石首市调弦口分长江水南流,至桃子湖入华容县境,经万庾至华容县城分为南北两支,在磨盘洲合流后至旗杆嘴注入东洞庭湖。长60.2公里,其中华容县境内长48公里。流域面积1598平方公里。1954年测定流量1650立方米/秒。在调弦口出口和下游入湖之处修建有进、排水闸和船闸,以利两岸农田灌溉之用和排除两岸农田渍水。华容县城关镇以上河段季节性通航,以南河段可通150吨级货轮。潘家渡、三岔河建有升船机埠,分别沟通华洪运河,北三干渠。 ☚ 藕池河西支 武阳溪 ☛ 华容河 华容河又名调弦河。长江中游右岸分流河道。北起湖北省石首市调关(调弦口),南流至湖南省华容县城后,原向西南流入洞庭湖,后因藕池口溃口分流,南县和大通湖一带淤成高洲并筑围垸,逼使华容河改道向东。分南北两支。北支经猪头山,南支经层山,于罐头尖汇合东流入东洞庭湖。全长75公里。调弦口为荆江入洞庭湖的“四口”之一,分流量占长江干流枝城来量的2~3%,分沙量占“四口”入湖沙量的6.9%,均较小。最大年径流量为1954年的153.9亿立方米;最大分沙量为1958年的1310万吨。1958年,华容县围垦钱粮湖,确定堵调弦口,并规定当监利水位达36米、上游水情水位上涨可能超过监利1954年实际水位36.57米时,扒开调弦口分洪入湖。后因实施下荆江裁弯工程,监利至城陵矶段长江水位壅高和30余年来泥沙淤积,河床增高,若再扒开调弦口分流,其作用已甚微。 ☚ 藕池河 洞庭湖水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