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华北联合大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华北联合大学

 简称“华北联大”。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干部学校。1938年由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青年训练班等校各一部合组于延安。次年7月后,迁往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无固定校址。初设社会科学、文艺、工人、青年四部。1940年7月增设师范部。次年2月改设法政、文艺、教育三个学院和群众工作、高中两个部。1942年11月,因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被敌人压缩,仅保留教育学院。1945年9月在张家口复校,恢复原来三个学院。次年增设外语学院,9月因国民党军队进攻撤至冀中。1947年延安平剧研究院并入后,共有五个学院。先后为革命输送了数千名专业干部。1948年8月,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
华北联合大学

华北联合大学

简称“华北联大”,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干部学校。1979年7月由陕北公学、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和鲁迅艺术学院等校挺进敌后的师生在晋察冀边区的阜平县合并成立,校长成仿吾。办学宗旨是为革命实际斗争需要培养干部。办学注意理论同实际结合,少而精。校风是“团结、前进、刻苦、坚定”。设社会科学、文艺、工人、青年4个部,1940年7月增设师范部。1941年改设教育、法政、文艺三个学院和群众工作、中学两个部,教职学工达4000多人。全校开设两类共同课程,一是政治理论课,如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国近代革命史、群众运动和基本政策。二是军事课,如军事知识、游击战术、军事演习。各院系设有关专业课程。1942年因形势变化缩编,仅保留教育学院。1945年9月迁址张家口,恢复原来的3个学院,1946年增设外国语学院,延安评剧研究院并入,共5个学院。华北联大在抗战时期共培养干部万余人,配合各个时期的战斗中心任务,一面教学,一面参加游击战争、生产劳动、宣传组织、土地改革等斗争实践,对坚持华北抗战,开展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艺等各项工作做了重要贡献。1948年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

☚ 鲁迅艺术学院   西南联合大学 ☛

华北联合大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干部学校。1939年7月由陕北公学、鲁艺、工人学校、安吴青训班的一部分在延安联合组成,后迁阜平。初设社会科学、文艺、工人、青年4个部。1940年7月增设师范部。1941年教职员多达4000人。1945年9月迁址张家口。1948年8月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

华北联合大学

136 华北联合大学

简称华北联大,是华北大学的前身。1939年夏由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工人学校和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等校的一部分合并成立。校址在敌后晋察冀边区的阜平县城南庄。校长成仿吾。设社会科学、文艺、工人、青年4部。1941年3月改设法政、文艺、教育3个学院和群众工作、中学2部。1946年又成立外国语学院。该校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干部学校。1948年8月与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

☚ 西北联合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

华北联合大学

简称“华北联大”。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干部学校。1939年7月由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校联合组成。随后挺进华北敌后,坚持抗战,开展国防教育。先后设社会科学、文艺、工人、青年、师范等部。1948年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

华北联合大学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1939年7月7日成立于延安。它由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校的部分联合组成。随后,华北联大即向敌后挺进。进入晋察冀边区的阜平。当时设社会科学部、文艺部、工人部、青年部,共有教职学员一千五百余人。成仿吾任校长兼党团书记。各个部都是短期训练班的性质,学习时间一般为四个月至六个月。1940年10月,华北联大将各部改为学院。学习时间延长为一年至两年。这所学校共培养学生八千多人,对坚持华北抗战,对晋察冀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建设,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