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籍Jí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阜平,山东之平邑,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广东之高要、吴川等地均有。汉族、满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出于伯氏。晋大夫荀林父为中行伯,孙伯黡以王父字为伯氏。司晋之典籍,故亦谓之籍氏。”此以官为氏。
❷ 《姓氏考略》注云: “上邽有籍水; 卫地有籍圃。或以地为氏。” 望出广平。
汉代有籍武、籍少公; 明代有籍贯,茶陵知州;又有籍一科,嘉靖举人,任知县。

1.jí ❶書籍。《漢書》班固《答賓戲》:“劉向司籍,辯章舊聞。”《後漢書》張衡《思玄賦》:“結典籍而爲罟兮,歐儒、墨而爲禽。”
❷簿册。班固《東京賦》:“是日也,天子受四海之圖籍。”
❸籍田。中國古代天子、諸侯徵用民力耕種的田。張衡《東京賦》:“躬三推於天田,修帝籍之千畝。”
2.jiè 通“藉”。以物襯墊。班固《答賓戲》:“徒樂枕經籍書,紆體衡門。”

读音j·ie(ˋ),为ie韵目,属e—ie—üe韵部。慈夜切,去,祃韵。通“藉”。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j·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秦昔切,入,昔韵。
❶书;书册;书籍。
❷登录的簿册。
❸籍贯;原籍。
❹姓。

上一条: 下一条:

籍接jiě

宽容;含蕴。例:他心~大,能容~人。
❍ 做事能为人着想会为~人、体~人、谅~人。
《汉书·酷吏传·义纵》:“治敢往,少温籍。”颜师古注:“言所含容也。”

{}7483小孩的衣服。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衣服》:「褯《唐韵》音籍。《玉篇》:『小儿衣也。』今昭人以~为之,或又作借。」

籍jí

❶书册
 △ 书~|典~。
❷籍贯
 △ 原~。
❸指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
 △ 国~|团~|学~。
❹姓。

❶书册:书~丨典~丨经~丨古~丨史~丨秘~。
❷登记名册:名~丨户~丨图~丨簿~。
❸出生地或家庭久居地:~贯丨祖~丨原~丨土~丨客~丨寄~。
❹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国~丨党~丨团~丨学~丨军~丨会~丨外~。
○~~(纷乱的样子,常形容众口喧哗或声名甚盛)。

籍jí

❶ 书籍,册子:典籍│史籍│户籍│簿籍。
❷ 籍贯:客籍│祖籍山东。
❸ 代表个人对国家或组织的隶属关系:国籍│学籍。
❹ 姓。

籍ji

籍贯 版籍 地籍 党籍 典籍 古籍 国籍 户籍 寄籍 经籍 军籍 客籍 落籍 秘籍 史籍 书籍 外籍 文籍 学籍 原籍祖籍 户籍本 在籍生 地籍测量 址籍管理 美籍华人

籍jí

老家;原籍:贾珍尤氏并贾蓉仍在寺中守灵,等过百日后方扶柩回~。(六四·1546)


籍jí

公家之常徭。《尚書大傳》: “故天子南面而視四星之中,知民之緩急。急則不賦籍,不舉力役。”鄭玄注: “籍,公家之常徭。” (《通德堂經解》)《尚書大傳》:“急則不賦籍。” 鄭玄注: “籍,公家之常徭。”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章牘版籍部 > 版籍 > 籍1
1  jí

簿册、書籍。《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夫士卒盡家人子,起田中從軍,安知尺籍伍符?”《史記·伯夷列傳》:“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于六藝。”《說文·竹部》:“籍,簿也。”漢·班固《答賓戲》:“劉向司籍,辨章舊聞。”

籍jí

明清故衣行谓数目九。《通俗编·识余·故衣铺》:“九: 籍。”

籍jí

〖名词〗
一、簿册(5)。《尊经阁记》: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因而用簿册记录下他家的所有财产留给子孙。《尊经阁记》: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所以,六经是我们心中的记录簿册。《尊经阁记》: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那些记载的簿册,仅仅是财产的名称和数目罢了。
二、张籍(约767—约830),唐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微和县乌江镇)。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司业或张水部(1)。《潮州韩文公庙碑》:汗流籍、湜走且僵。——使得张籍、皇甫湜汗流浃背地追赶,几乎要累得倒下来。

籍jiè

❶ 借助。《孟子·滕文公上》:“助者,~也。”《韩非子·八经》:“外不~,内不困。”
❷ 凭借。《韩非子·五蠹》:“是故乱国之俗,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仁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蜀父老为辞,而己诘难之。”
另见247页jí。


籍jí

❶ 名册。户口册或其他记录册。《汉书·高帝纪》:“萧何尽收秦丞相府图~文书。”顾炎武《复庵记》:“不隶于宫观之~。”
❷ 登记,记录。《鸿门宴》:“~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❸ 书籍。《史记·伯夷列传》:“夫学者载~极博,犹考信于六艺。”《汉书·艺文志》:“皆灭去其~。”
另见274页jiè。

*ji

BCAE
❶书册:古~/典~。
❷登记名册:名~/户~。
❸籍贯:我的原~是浙江。
❹个人对国家或组织的隶属关系:国~/党~。
❺<文>登记;登录:~吏民马(《汉书》)。
❻<文>征集;税赋:善用兵者,役不再~(《孙子》)/实亩实~(《诗经》)。
❼古代刑罚之一,对罪人没收家财,亲属为奴:操国事不道如嫪毒、不韦者~其门(《史记》)。
❽姓。

书(尺~;丛~;群~;字~;辞~;类~;农~;医~;旧~;老~;新~;原~;黄~;伪~;秘~;禁~) 椠 册 卷(卷秩;卷帙;长~;素卷;一~在手) 签轴 签帙 部帙 篇帙 缣缃 绨缃 缥缃 缥帙 竹素 蠹鱼 文籍
书的总称:简(简册;简策;简编;简帙;简籍;简牍;简牒;素简;觚简;篇简;编简;缃简) 编 籍(书籍;篇籍;载籍) 牒 牍(翰牍)书文 书帙 书本 书卷 书册 书策 素书 诗书 图书 篇册 篇卷 黄卷 黄书 芸编 芸帙 缃缥 缃帙 缃素 载记
书籍的美称:瑶编 银编
书籍和刊物:书刊
图书和报刊:书报
书的名称:书名
诗集选本的名称:诗钞
书卷的别称:黄妳 黄奶
许多书汇编成的一套书:丛书 丛刊 丛集 丛刻 丛编 汇编 文库
把有关的资料或著作收集编成的书:辑(辑录;专~;特~;剪~) 集录
该书因编辑排版等形式不同的本子:本(版本;善~;珍~;精~;秘~;孤~;残~;油印~)
图书经删节后印行的版本:节本
有错误的版本:误本
刻印的书本:刻本 镂本
诗的刻本:诗刻
诗作的刻本:诗印
书籍或碑帖最高的刻本或拓本:祖本
书籍文献极丰富:浩如烟海
书籍磨损残破:简断编残
书籍有文字缺漏:夏五郭公

另见:文章 作品 资料 写作

☚ 书   各种书 ☛

登记

登记

登(登录;~统) 上(~表) 注(~册) 挂(~名;~号) 籍(~吏民) 簿
登记户口:括户
 登记户籍:落户 落籍
房地产等更换物主姓名的登记:过户
记入簿籍:注册 记籍
 登记入册:簿列
 记名于名册:注名
记入账簿:记账 登账 登簿 入账 上账 落账 落帐 挂账
 记账和算账:记算
 把支出款项登上账簿:出账
记名在册,以备录用或治罪:记录
登记并没收:籍没
 籍没和充军:籍配
偷偷地登记入册:阴籍
(把有关事项写在特备的表册上:登记)

另见:书写 账本 账目

☚ 登记、开列   开列 ☛

凭借

凭借

倚(依倚;凭倚) 借 假 负 因(因缘;~人成事) 席(~胜) 介 阶(阶缘) 阻(阻恃;阻借)资 靠 赖 缘(旁缘) 籍(依籍) 翼 据杖 依乘 依隐 借托 霸柄 凭恃 凭托 凭陵 依凭 遵凭 恃赖 怙恃 据恃 凭恃 介恃
凭借着他人的宠爱:阶宠
凭依其心:凭心 凭中
凭借他物:资物
凭借着胜利的形势:乘利席胜
凭借某种事物或手段以达到某一目的:借以
凭借权势或威势使人屈服:以势压人
凭借刑法:托法
利用某一机会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凭借:借资
仗恃,凭借:负恃
假借,凭借:附托
依赖,凭借:恃凭
依托,凭借:假托
互相凭借:相假 相资
无所凭借:据虚 陵虚
 两手空空,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赤手空拳 赤手空弮 白手空拳 身无寸铁 素手空拳 只手空拳 空拳只手 空拳赤手 徒手空拳
 英雄失去凭借:蛟龙失水 蛟龙失云雨
(依靠:凭借)

另见:依靠 依据 根据 倚仗

☚ 凭借   凭借力量 ☛

名册

名册

版 籍(册籍) 牒目 录牒 名籍花名册 点名册
神仙的名册:玉牒
选用官员的名册:除书
记载师友姓名的簿册:云萍录 云萍簿
记载朝廷诸官姓名的簿籍:闺籍
寺庙中记录各家死者姓名的簿册:阴册
(登记姓名的册:名册)

☚ 簿册   账本 ☛

践踏2

践踏2

践(践借;践蹂;作践) 蹂(蹂若;蹂促;蹂借;蹂蹈;蹂籍) 蹍(蹍踏;蹍履) 借 籍(籍躝)作踏 轥践 轥借 轥轹 躏跞 躏蹙 躏借
触犯践踏:触蹈
侵袭践踏:陵踏
侵害践踏:侵践
欺凌践踏:陵猎 轹籍 轹蹸
 凌辱践踏:凌贱
肆意践踏:陵纵
随意践踏、杀害人民:草芥人民
(肆意摧残:践踏)

☚ 蹂躏   折磨 ☛

铺设

铺设

铺(~开;~平;~展;~摊) 布展(~开;~放) 排设 敷设
铺设坐席:设席
 铺设席褥:铺床 铺炕 设席
 所坐席位铺有多层坐垫:重坐
铺放衬垫:铺垫 铺衬
铺设路面:铺路
铺轨道:铺轨
在衣被里铺棉花:絮(~棉被)
铺在下面:籍 垫着
鸟兽铺窝:絮窝
(铺轨道、管线等:铺设)

另见:修建 安装

☚ 安装   支撑1 ☛

旧时的一种税名

旧时的一种税名

捐(捐税;租~;国~;杂~;苛~) 籍
各种税和捐:捐税 税捐
各种税和费:税费
国家规定的正税:课本
税种中规定应课税的项目:税目
 征税的名目:税名
按户分摊的税:门摊
农业税:农赋 田科
田地税:赋(赋敛;田赋) 粮(钱粮;余~) 租(租刍;租籍;租课;田租;赀租;课租) 税(税课;税租;僦税;地税;田税;贡税;夏稅;税赋;赋税;资税;土地税)银课 调敛 钱谷 谷籍 耗登 关石 地征 田课 田输
土地税和劳役税:地丁
财产税:资课
车船税:船税 舟算
商业税:市租
市场税:估(估税) 市税
 晚清起实行的一种商业税:厘税 厘捐厘金(厘金税)
(国家规定的税收种类:税种)

☚ 税种   赋税 ☛

籍贯

籍贯

籍(里籍;乡籍) 本居 贯址 乡贯
世代居住的地方:
原先的籍贯:祖籍 原籍 远籍 本籍本宗 本贯
老家,原籍:本家
在外寄居的籍贯:寄籍
邦国的籍贯:邦贯
世家望族的籍贯:本望
(一个人祖居或出生的地方:籍贯)

另见:出生 家乡 居住

☚ 安身之地   聚居地 ☛

籍jí;jiè

(一)秦昔切,入昔。
❶簿册;名册。《周礼·夏官·大司马》:“以九畿之~,施邦国之政。”
❷书籍;典籍。萧统《文选序》:“姬公之~,孔父之书。”
❸祖籍;籍贯。详“旧籍”类。
❹登记;记载。《史记·项羽本纪》:“~吏民,封府库。”
❺征收;赋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赋车,~马。”
❻通“藉”。践踏。见“凌籍”。
❼见“狼籍”。
(二)
❽通“藉”。慰藉。杜甫《送韦书记赴安西》:“白头无~在,朱绂有哀怜。”
❾通“借”。假借。《韩非子·八经》:“取资乎众,~信乎辩。”

〖籍〗 粵 zik6〔直〕普 jí

❶ 登記以備查考用的名冊、檔案。許慎《說文解字》:「〜,簿書也。」(簿【粵 bou6〔部〕普 bù】:登記事物的公文。)孟軻《孟子.萬章下》:「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
❷ 登記。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將軍:指項羽。)
❸書籍。沈括《夢溪筆談.活板》:「五代時始印五經,已後典〜皆為板本。」(已後:以後。板本:底本。)

籍jí

❶书,书册。如:书籍,古籍,经籍。
❷籍贯。如:原籍。
❸代表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如:国籍,党籍。

籍jí

 ❶ (书籍) book;record: 典 ~ ancient codes [books] and records;
古 ~ ancient books
❷ (册子) registry;roll: 户 ~ household [population] register
❸ (籍贯) native place;home town;birthplace: 回 ~ return to one's native place;
祖 ~ the land of one's ancestors
❹ (代表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 membership: 党 ~ party membership;
国 ~ nationality
❺ (姓氏) a surname: ~ 福 Ji Fu
◆籍贯 the place of one's birth or origin;native place

籍 (jí) 读藉(jiè)

【籍】凭借,假借。
例1 是故乱国之俗,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辨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韩非子·五蠹》)
译文 因此乱国风俗败坏,乱国的学者则称述古代帝王的道德而假借仁义进行宣传,修饰容貌服装而进行诡辩游说,借以惑乱当代的法令,并使统治者的心疑惑不定。
例2 夫其法其方委废太半而不知返,日惟简便是趋,此民生之所以无籍,而仲景之心之所以不能别白矣。(王履《医经溯洄集·张仲景伤寒立法考》)
译文 把张仲景的方剂、治法抛弃多半而不知反省,每天治病处方只趋向简便,人们生病就因此无所依凭,而张仲景建立治法、方剂的本意也就因此不能辩别清楚了。
籍通藉。《诗·周颂·载芟》序: “春,籍田而祈社稷也。”阮元说: “唐《石经》籍作藉。……按《说文》作耤者为正字,诸书作籍者为假借字,或又用藉字为之。” (《毛诗注疏校勘记》)《左传·成公十八年》: “籍偃。” 《国语·晋语七》籍作藉。《战国策·楚策四》: “君籍之以百里势。”《韩诗外传》四籍作藉。《墨子·所染》: “中行寅染于籍秦、高强。” 《吕氏春秋·当染》籍作藉。
藉通籍。《墨子·号令》: “守必自异其人而藉之。” 《周礼·天官·甸师》: “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藉。” 《诗·周颂·载芟》孔颖达疏引藉作籍。《礼记·乐记》: “耕藉然后诸侯知所以敬。”《史记·乐书》藉作籍。《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古者什一而藉。”《文选·左太冲魏都赋》李善注引藉作籍。《列子·仲尼》:“长幼群聚而为牢藉庖厨之物。” 《释文》: “藉,本作籍。”《史记·天官书》: “兵柤骀藉。”《汉书·天文志》藉作籍。
藉,古作耤。《汉书·游侠传》: “ (郭解) 以躯耤友报仇。”颜师古注: “耤,古藉字也。藉,谓借助也。”藉同借。
古音籍、藉皆属从母铎部。

☚ 耗   接 ☛

籍jí


❹ 博通经

籍jí

(20画)

【提示】耒,起笔是横,旧字形是撇; 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位于字左时,末笔捺改点。日,中间一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籍,不要错写成藉。

*籍jí

20画 竹部 
(1) 簿书。关于贡赋、人事及户口等的档案: ~书|地~|士~。
(2) 书册: 古~|典~。
(3) 代表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 户~|党~|国~。
(4) 籍贯: 祖~|原~。

籍()


睡虎地秦墓竹簡·效律27,戰國至秦
及籍之曰: “某廥禾若干石,倉嗇夫某、佐某、史某、稟人某。”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籍賊兵。

漢印文字徵
籍憲印信。

漢印文字徵
籍莫偃。

鄭君妻墓誌,北魏
籍甚二門,風流遠尚。

趙朗墓誌,隋
夫人孫氏,其先周典籍佰厭之裔,東萊郡守玉實之女。

馬少敏墓誌,隋
編之史籍,無煩覶縷。

安思節墓誌,唐
陸大夫之籍甚,時論同歸; 郭有道之優遊,人林取憲。
按: “籍”之聲符訛作“稓”。

張時譽墓誌,唐
景福有開於我先,載籍無曠於吾祖。
《説文》: “籍, 簿書也。从竹𦔡聲。 ”
楚簡假“”爲“籍”。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簡36: “湯乃尃爲正(征)(籍), (以)正(征)𫔢(關)市。 ”

☚ 篇   篁 ☛

籍jí

小篆以来的形声字。从竹,耤(jí)声。耤从耒,昔声,是藉的本字。耒是耕田的器具。甲骨文耤字象人持耒耕种状。金文加“昔”旁表音。古代图书多用竹简,所以从竹。《说文》说籍是簿书,就是关于贡赋、人事及户口等的档案。如:户籍|国籍|党籍|学籍|籍贯。引申为书,书册。如:古籍|经籍|书籍。

籍★常◎常


jí形声,从竹,耤(jí)声,本义为书册、名册,引申为文献、书籍、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个人对国家或组织的隶属关系等。
【辨析】
籍/藉/借 见196页“藉”。

(jí)

簿書也。从竹,耤聲。耤,耤田也,今作“藉”。

隶jí

【析形】形声字。古文字形从竹,耤声。
【释义】《说文》:“簿书也。”本义是关于贡赋、人事及户口等的档案,如[户籍]、[国籍]等。引申为登记户籍等资料,又特指登记家财,予以没收,籍没。档案属于文书,故后来又用来表示一般的书籍。[籍贯]一个人先祖居住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 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meaning is related to竹 (zhú,bamboo) . It sounds like耤(jí).
【original meaning】 The files about geld, personnel and household registe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