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华北事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华北事变 1931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后,加紧向华北扩张。1935年先后制造河北事件、察东事件,强迫国民党政府订立《何梅协定》、《秦土协定》,夺取了冀察两省大部分主权。又指使汉奸地主武装在香河叛乱,策动华北五省“自治运动”,授意汉奸殷汝耕在通县组织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日采取妥协敷衍态度,于同年底决定成立半傀儡性的“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至此,华北危机达于极点。 华北事变 华北事变是日本妄图侵占华北,策划华北五省自治的事件。1935年4月,日本关东军司令南次郎与华北驻军司令梅津美治郎商定,使华北五省“脱离南京政府”,建立另一个“伪满洲国”。5月,日本侵略者借口中国方面破坏《塘沽协定》,向国民党政府提出武力要求,并派遣关东军入关威胁。6月至7月,日本强迫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9月,新任华北司令官多田骏发表声明,提出华北五省组织“联合自治”。10月22日,日本侵略者在河北香河指使汉奸地主武装流氓无赖暴动,占领县城,成立“县政临时委员会”,发表所谓“自治宣言”,妄图使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5省脱离中国而自治。11月25日,日本收买了一批汉奸、流氓向国民党天津当局“请愿”,要求“自治”。同日,唆使汉奸殷汝耕在通县组织所谓“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在内蒙古,日寇扶持反动王公和伪军头目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与此同时,日本帝国主义派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到保定、太原、济南等地活动,策动阎锡山、韩复榘搞华北五省自治。蒋介石既不允许华北五省自治,又摄于日本的武力威胁,派何应钦北上与宋哲元磋商,令宋哲元为冀察委员会委员长。名义上隶属国民党,实际上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势力对其有很大影响和控制。 华北事变1935年5月日本从东北调遣大批军队入关,以武力向国民党政府要求在华北五省(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山东)的统治权。国民党政府妥协退让,6月27日与日方签订“秦土协定”,7月6日与日方达成“何梅协定”,把包括平、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送给日本。10月日本又在冀东香河指使汉奸暴动占领县城。11月策划汉奸进行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使冀东22个县脱离中国政府管辖。为适应日本政府要求国民党政府于12月18日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以上事件史称“华北事变”。 华北事变 华北事变Huabei shibian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全面侵占华北而制造的一连串事件。1935年5月,日寇首先制造了河北事件。日寇借口天津两家汉奸报社社长被暗杀系中国人所为,同时借口中国方面援助热河义勇军孙永勤部进入滦东“非武装区”活动,破坏了塘沽协定,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并调动日军入关,以武力相要挟。6月初,国民党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和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开始秘密谈判。7月6日,何应钦致函梅津,接受了日本要求,使中国在河北的主权大部丧失。这就是人们通称的《何梅协定》。在河北事件纠缠未了之际,日寇在察哈尔又一手制造了张北事件。6月上旬,察哈尔驻军在张北县逮捕了在察省偷绘地图的日本特务,旋即释放。日军却以此为借口提出蛮横要求。6月27日,察哈尔省民政厅厅长秦德纯与日军特务头子土肥原达成《秦土协定》,满足了日军的要求,使中国在察哈尔的主权又大部丧失。 ☚ 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 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 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为侵占华北而蓄意制造的一系列事件的总称。5月间日本在河北挑起事端,7月压迫中国地方当局作出了屈辱的让步。6月间日本在察哈尔制造事端,逼使中国地方当局签订了“秦土协定”(国民党察哈尔民政厅长秦得纯与日军代表土肥原)。在此以前,日本向国民党政府提出要求:取消国民党在河北和平津的党部,撤退国民党驻河北的中央军和东北军,撤换日方指定的中国军政人员和禁止一切抗日活动。7月6日,国民党政府代表何应钦致函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承认了日方的要求,称为“何梅协定”。这些协定使中国在冀察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10月间日本又指使汉奸在冀东暴动,占领香河县城。后来又相继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和“冀察政务委员会”,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深重了。 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的一系列事件。包括:5月, 日本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华北统治权的要求。6月,国民党政府代表何应钦与驻华北日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谈判。7月,何应钦致函梅津,正式接受日方的要求,形成所谓《何梅协定》。按照这个协定,中国丧失了在河北和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10月, 日本侵略者指使汉奸在河北东部香河等县暴动,占据香河县城。11月, 日本侵略者唆使汉奸殷汝耕在河北通县组织“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统治22县;指使内蒙古的民族败类德王组织伪“内蒙古自治军政府”;策动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12月,国民党政府指派宋哲元等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 以满足日本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 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为侵略华北蓄意制造的一系列事件的总称。从年初起日本在华北连续制造了张北等一系列挑衅事件,以此为借口向国民党政府提出旨在控制整个华北的种种无理要求。国民党政府屈从压力,指示秦德纯、何应钦等接受日方条件,于6~7月间先后同日方达成《秦土协定》、《何梅协定》,使中国在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此后,日本又策动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10月,在河北香河指使汉奸暴动,11月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国民党政府再次妥协,于12月指派宋哲元等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满足日方“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 华北事变 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向华北扩张和国民党政府在华北丧权辱国的一连串事件。是年5月,日本关东军以武力为后盾,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将国民党中央军调出河北省、禁止抗日等无理要求。6月10日,国民党政府代表何应钦与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达成了《何梅协定》。6月23日,日本又迫使中国达成了《秦(德纯) 土(肥原贤二)协定》,使中国在河北和察哈尔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为日本图谋制造“华北国”提供了方便。10月,日本侵略者在河北省的香河指使汉奸暴动,占据县城。11月又策动汉奸进行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并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国民党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继续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2月指派宋哲元及老牌汉奸王揖唐、王克敏等16人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满足日本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 的要求。华北事变的发生,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七君子事件 一二·九运动 ☛ 华北事变1935年5月, 日本侵略者借口中国方面破坏《塘沽协定》,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在华北的各种无理要求,并调遣关东军入关进行威胁。6至7月,强迫国民党政府与之签订《秦士协定》和《何梅协定》。接着,又策动汉奸进行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妄图使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五省脱中国而“自治”,成为第二个“满洲国”。10月, 日本侵略者指使冀东数县的汉奸暴动,占领香河县城,成立“县政临时维持会”。11月,又促使汉奸殷汝耕在河北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并声明冀东二十二县脱离中国政府的统治。国民党政府却指派宋哲元组织“冀察政务委员会”,以满足日本“华北特殊化”的要求。这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事件,被称为“华北事变”。 华北事变 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地区制造的旨在实行华北政权特殊化的一系列严重事端的总称。是年5月,日本侵略军借口中国方面破坏“塘沽协定”,在长城西线重新集结重兵,企图将国民党排挤出华北地区,进而实现华北政权特殊化。7月,国民党政府代表何应钦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签订了 “何梅协定”,使中国河北、察哈尔的主权大部分丧失。11月,日本侵略军又策动汉奸进行所谓 “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并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使冀东22个县脱离国民政府的管辖。国民党当局在整个华北事变期间先后与日本签订了“秦土协定”、“何梅协定”,裁撤了军委会北平军分会,改设冀察政务委员会。华北事变使我国丧失大部分华北的主权,整个华北面临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危险,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同时,华北事变的刺激,也促使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开始改变对日政策。 ☚ 华北日报 华北政务委员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