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华兹华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1770—1850Huazihuasi,William Wordsworth

英国诗人。19世纪初英国“湖畔派”和早期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出生于一个律师家庭。中学毕业后,进剑桥大学学习,受启蒙思想家卢梭“回到大自然”思想的影响。1790年去法国、瑞士、意大利徒步旅行,接触到处于革命高潮中的法国人民,开始向往革命,倾向于温和的革命派吉伦特党人。他的革命激情在早期的诗作中有所反映。1795年,华兹华斯结识诗人柯尔律治,从此,二人交往频繁,在紧密的合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合作出版了《抒情歌谣集》,1800年,这部诗集再版时,华兹华斯为它写了一篇著名的序言。这一集一序的问世引起了诗歌内容和形式上的革命,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端。
在《抒情歌谣集》中,华兹华斯力图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情趣和色彩。《早春遣句》、《我们是七个》、《昆布兰的老丐》和《丁登寺》等都是人们熟知的名篇。诗人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歌唱他们质朴的天性和辛勤的劳作。在《序言》中提出了与古典主义规范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创作原则:诗歌不仅要写伟大的历史事件,还要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诗要采用生动的民间语言;表达真率、自然的感情;要富有想象力。这些主张对后来的英诗创作影响极大。
1798年到1799年开始创作自传性长诗《序言》和组诗《露西》。《序言》共14章,描写自己从童年起的全部经历,通过回忆和感受,叙述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总结了一个诗人的成长过程,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诗篇。
1804~1807年间,华兹华斯写了大量的抒情诗,其中的《致杜鹃》、《永生的了悟颂》、《责任颂》等都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
1814年,发表长诗《远游》9章,收在诗集《隐士》内,包含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的看法。

☚ 狄更斯   拜伦 ☛
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1770~1850

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是“湖畔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生于律师家庭,父母早亡。早年受启蒙思想影响,向往卢梭“唯情论”和“返回自然说”,醉心于法国革命,中年以后思想日趋保守。
在诗歌创作上,他有波澜壮阔的心灵史诗,如自传性长诗《序曲》;有以大自然和接近自然的人为题材的抒情诗;有《丁登寺》和《不朽的征兆》这类熔清新与典雅于一炉的诗;也有精练、沉郁的十四行诗,如《寄杜桑》、《威尼斯共和国灭亡有感》等。
在诗歌理论上,1789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出版了《抒情歌谣集》。华兹华斯为这本诗集写的序成了英国消极浪漫主义的美学宣言。他主张诗歌要赞美人性和自然,谋求人与神的契合,否认艺术的社会根源,宣扬唯心主义和唯灵主义思想,1799年后,隐居于英格兰北部湖区,与柯勒律治和骚塞交往密切,共同反对资产阶级文明,维护封建宗法制度,成为湖畔派代表作家。
华兹华斯一反18世纪的诗风,在力求以最大限度的单纯来表现人类的感情、使诗的语言接近于活的口语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新诗风。

华兹华斯像

☚ 彭斯   司各特 ☛

华兹华斯1770—1850William Wordsworth

英国诗人。生于律师家庭。早年同情法国革命。1798年与柯尔律治共同出版的诗集《抒情歌谣集》和他为诗集写的再版序言,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时代。著名作品有《露茜》、《序曲》、《给杜鹃》等。歌颂宗法制农村生活,歌颂自由,谴责暴政,支持民族解放斗争。具有朴素、自然、恬静、深邃的风格。

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1770—1850Wordsworth,William

英国诗人。生于律师家庭。童年、少年时住在湖山附近,这对他后来的诗风有很大影响。童年时能成段背诵莎士比亚等诗人的诗。1787年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1790年假期徒步去法国、瑞士和意大利旅行,接触了法国大革命,结识了许多温和派的吉伦特党人。后来革命形势变化,他结交的朋友遭受镇压,他感到十分痛苦。1795年结识诗人柯尔律治,两人过从甚密。拿破仑登位以后,华兹华斯对法国革命日趋失望,政治上逐渐倒退。他站在封建立场上,憎恶和批判资本主义文明,赞美农村宗法制度,主张回到自然中去。1813年由于经济困难,谋得本郡的印花税员职务,引起原来钦佩他的雪莱的不满。1843年,被任为英国“桂冠诗人”。华兹华斯是英国消极浪漫派诗人,湖畔派的代表。他的著名诗作有与柯尔律治共同出版的《抒情歌谣集》。1800年诗集再版时,华兹华斯写了序言。这一集、一序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时代。其他重要诗歌有:长诗《序曲》、《不朽的征兆》、《孤独的收割者》等。

☚ 彭斯   司各特 ☛
000007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