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亭
位于衡山登山大道之半,上距祝融峰顶7.5公里,下至南岳庙7.5公里,故名。始建于南齐。旧名省心亭。清同治年间改亭为玄都观。光绪四年(1878)扩建,今存其规模。第一进观门,门上方墙有道教八洞神仙与紫气东来彩塑。观门石柱刻联:“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第二进为玉皇殿,供奉玉皇神像,石柱刻联:“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殿内原有宋徽宗题“天下名山”木匾,从山后方广寺移来,毁于“文革”。第三进为三清殿,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玄都观现为省道教协会驻地。半山亭侧还有一寺。明湛若水《游南岳记》:“至一小寺焉,问之,则半山亭也,又曰旧紫盖寺也。”此寺后名半云庵,庵前石柱刻联:“半山绕群峰,插汉摩霄,勾来名士留题,雅人寄迹;晓云争万派,荡胸惬目,胜过普陀巨浪,天竺奇观。”寺前还有明万历年间摩崖刻石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