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十棗丸 十棗丸 shízǎowán 丸藥。以大棗十枚爲主藥製成,故稱。輔藥有甘遂、芫花、京大戟等。主治水飲積滯,腹水脹滿,四肢浮腫,上氣喘急。參閲元·朱震亨《丹溪心法·水腫·十棗丸》。 十枣丸《丹溪心法》卷三方。即十枣汤以枣肉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早晨服,以利为度。治水气病,四肢浮肿,上气喘急,大小便不利。方见十枣汤条。 十枣丸shí zǎo wán方剂名。《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甘遂。 【方源】《三因方》。 【组成、用法】甘遂、大戟、芫花等分,为末,以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侵晨热汤下。利去黄水为度。否则次午再服。 【功用主治】水肿喘急,大小便不通。 |